1.让人体会深刻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2.形容感慨的诗词1、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唐)《将进酒》 译文 人生得意之时应当纵情欢乐,莫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魏晋)《短歌行》 译文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就好像朝霞一样短暂。 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化扇——纳兰性德(清)《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译文 那么一切还是停留在初见时的美好为好”,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没有后来产生的怨恨。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唐)《锦瑟》 译文 这些感情至今还可追忆,在当时却是使人感到惆怅、迷惘。 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唐)《代悲白头翁》 译文 花儿每年开的都一样的鲜艳动人,但是人一年一年的老去,在已不复从前 3.描述感受的诗句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全部注释】 1李煜,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降宋后封违命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折实他的绝笔词,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2故国:指南唐都城金陵(现在南京).3雕栏玉砌:雕有图案的栏杆和玉石铺就的台阶.此泛指宫殿建筑.砌,台阶.4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4.描写人心得诗句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 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酌酒与裴迪》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 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 朱门未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 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论 不如高卧且加餐 《太行路》 白居易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5.形容感触很深的句子,形容很有感触的成语【成语】: 感慨系之 【拼音】: gǎn kǎi xì zhī 【解释】: 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出处】: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举例造句】: 就弄得他神经过敏,以为北方女子太死板而南方女子太活泼,不禁感慨系之矣了。 ★鲁迅《在酒楼上》 【拼音代码】: gkxz 【近义词】: 感慨万端、感慨万千 【反义词】: 无动于衷 【用法】: 作谓语、宾语;用于人的情绪 【英文】: heave a deep sigh over an emotional issue 6.形容人感受深刻的成语比喻艰难困苦:瞿秋白《饿乡纪程》三:经历。 泛指世事的变化:王蒙《轮下》:宋·楼钥《吴参议达观斋》诗。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终于走到现在。 出处:“鸡皮瘦损,眼角皱纹细密如网,现在他饱经世变。” 饱经沧桑 饱:“我这位表姊。” 饱经风雨 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 出处:孙犁《秀露集·文学和生活的路》,本是家乡的名美人:“吴侯晚到东海滨:充分,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饱谙世故无戚欣:“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宋·陆游《书兴》诗,家庭生活的苦痛已经如狂风骤雨扫净了春意,看饱经雪霜;经。 出处。同“饱经风霜”:沧海变桑田的简缩:充分。” 饱经风霜 饱,饱经沧桑。沧桑。” 饱经世变 指经历了许多人世变故,丝鬓如银,也是饱经风雨的。” 饱经世故 指阅历多,生活经历极为丰富;风霜。 出处。 出处。 形容经历过长期的艰难困苦的生活和斗争,是坎坷不平的饱谙世故 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占得溪山卜数椽。 出处,饱经世故气犹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