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柳鱼图的诗句

1.有关描写山水,荷叶花,柳,鱼的诗句有那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山居秋瞑》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荷花》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人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2.关于柳的诗句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东溪种柳 【唐】白居易 野**栽植,植柳水中坻。

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 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

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 松柏不可待,(木便)楠固难移。

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 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

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 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

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 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苏州柳 【唐】白居易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五月水边柳 【唐】崔护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新柳 【唐】崔橹 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

堤上柳 【唐】戴叔伦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赋得长亭柳 【唐】戴叔伦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

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独柳 【唐】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御沟柳 【唐】杜荀鹤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咏柳二首 【唐】顾云 带露含烟处处垂,绽黄摇绿嫩参差。 长堤未见风飘絮,广陌初怜日映丝。

斜傍画筵偷舞态,低临妆阁学愁眉。 离亭不放到春暮,折尽拂檐千万枝。

闲花野草总争新,眉皱丝干独不匀。 乞取东风残气力,莫教虚度一年春。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如凭细叶留春色, 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御沟新柳 【唐】贾棱 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

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

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

御沟新柳 【唐】李观 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

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

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关门柳 【唐】李商隐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垂柳 【唐】李商隐 垂柳碧鬅茸,楼昏雨带容。思量成夜梦,束久废春慵。

梳洗凭张敞,乘骑笑稚恭。碧虚随转笠,红烛近高舂。

怨目明秋水,愁眉淡远峰。小阑花尽蝶,静院醉醒蛩。

旧作琴台凤,今为药店龙。宝奁抛掷久,一任景阳钟。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

3.描写柳树外形的诗句

1、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唐·韩溉《柳》2、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唐·陈光《长安新柳》3、亚夫营畔柳蒙蒙,隋主堤边四路通。

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唐·汪遵《杨柳》4、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唐·杜牧《新柳》5、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唐·方干《柳》6、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唐·崔护《五月水边柳》7、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

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唐·李商隐《柳》8、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

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唐·崔橹《新柳》9、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

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

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唐·李商隐《谑柳》10、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隐《柳》11、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唐·杜牧《独柳》12、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唐·韩偓《咏柳》13、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唐·韩琮《柳》14、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唐·崔橹《柳》15、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

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唐·李商隐《关门柳》16、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

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

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唐·李世民《春池柳》17、御沟回广陌,芳柳对行人。

翠色枝枝满,年光树树新。畏逢攀折客,愁见别离辰。

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嫩阴初覆水,高影渐离尘。

莫入胡儿笛,还令泪湿巾。—— 唐·李观《御沟新柳》18、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唐·李商隐《柳》19、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唐·李中《题柳》20、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唐·白居易《青门柳》21、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唐·鱼玄机《赋得江边柳》22、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唐·姚系《庭柳》23、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唐·戴叔伦《赋得长亭柳》24、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唐·戴叔伦《堤上柳》25、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唐·郑谷《柳》26、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唐·韩偓《柳》27、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唐·狄焕《题柳》28、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唐·张旭《柳》29、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唐·罗隐《柳》30、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

托根偏近日,布叶乍迎春。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

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

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唐·贾棱《御沟新柳》31、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唐·李峤《柳》3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33、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

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

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唐·杜荀鹤《御沟柳》34、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唐·裴说《柳》35、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

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

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唐。

4.描写湖边柳树的诗句有哪些

1、《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2、《青门柳》

唐代: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译文:

柳树的青色却是让人伤心的颜色,多少个离别的人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分别。

附近的关卡周围也全是送别的人,每个人都折柳来送离别的友人。

3、《新柳》

宋代: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译文:

长长的柳条轻拂着银光闪耀的池塘,那柔嫩的柳叶没有一点儿深清碧绿,只留下一树嫩绿鹅黄。

柳条虽然看着很长,可它并非延伸到了池水里,而是水中的倒影将它拉长了。

4、《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蝉的叫声凄凉而急促,傍晚时分,面对着长亭,骤雨刚停。在京都郊外设帐饯行,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想到这一去路途遥远,千里烟波渺茫,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总是为离别而伤感,更何况是在这冷清、凄凉的秋天!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

5、《柳》

唐代: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译文:

曾经追逐东风,犹如舞女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

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5.描写鱼鳜的诗句

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平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平地起风波也。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