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广东的诗句有哪些1、惠州一绝【宋·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2、岭南大雪【宋·区仕衡】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3、客居岭南【宋·张子龙】 天风吹白波,归客欲如何。 炎国逢花早,春船载雨过。 畏蛇焚瘿木,防蛊种衰荷。 洞口商人妇,时时送夜歌。 4、送人游岭南【唐·戴叔伦】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5、春日岭南 【宋·孙正平】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椀对炉薰。 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原本说岭南的荔枝甘美,传达出人们喜爱之情。 2.关于罗浮山的诗句有哪些1、《登罗浮山》宋·吴泳 要闲终是不曾闲,猛歇当头名利关。揩洗一双清净眼,稻花雨里看浮山。 2、《罗浮山人与葛篇》唐·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3、《罗浮山多有道人倚嵌岩为室仅可容膝引泉贯其》宋·陈元晋 山家境界无畦畛,住处随人意所便。涧汲岩栖忘世累,石耕略种尽天年。 4、《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唐·李德裕 龙伯钓鳌时,蓬莱一峰坼。飞来碧海畔,遂与三山隔。其下多长溪 5、《罗浮山》唐·张又新 江北重峦积翠浓,绮霞遥映碧芙蓉。不知末后沧溟上,减却瀛洲第几峰。 6、《罗浮山》宋·陈某 乾坤未失鹿,沧海欲飞灰。人已逃时去,山犹择地来。寒流清有影 7、《登西樵后即往罗浮山》宋·区仕衡 大科百丈兴翛然,东向朱明七洞天。蹑级修衢通绝巘,凿空灵罕架飞烟。 8、《次韵子瞻游罗浮山》宋·苏辙 客迷堕涧逢玉京,云行夭乔风号鸣。暗中过尽石髓滑,惊喜观阙朝霞明。 9、《舟中望罗浮山》宋·杨万里 罗浮元不是罗浮,自是道家古蓬丘。弱水只知断舟楫,葛仙夜偷来惠州。 10、《题惠州罗浮山》宋·周敦颐 红尘白日无间人,况有鱼绯击此身。关上罗浮间送目,浩然心意复吾真。 罗浮山 地理位置:中国广东省惠州博罗县的西北部 荣 誉:岭南第一山 别 名:东樵山 主 峰:飞云顶 总面积:214多平方公里 罗浮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它雄峙于岭南中南部,坐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惠州西湖。 汉代司马迁曰:“罗浮汉佐命南岳,天下十山之一”。被道教尊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被佛教称为罗浮第一禅林。 3.形容水晶的诗句有哪些1、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 2、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咏水精》 3、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4、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5、三鼓出门乌夜飞,五更还家星宿希。 6、水晶楼角几时暖?独坐待君归不归?——陈维崧《惆怅词》 7、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8、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 9、无瑕胜玉美,至洁过冰清。 1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1、魏王绮楼十二重,水晶帘箔绣芙蓉。 12、料峭东风翠幕惊,云何不饮对公荣,水晶盘莹玉鳞赪。 解释:料峭东风翠幕惊。云何不饮对公荣。水晶盘莹玉鳞赬。花影莫孤三夜月,朱颜未称唱一曲新词酒喝一杯美酒, 一样是去年的天气去年的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才能回来? 无可奈何着花儿在暮春中凋落, 似曾相识的燕子翩翩归来, 我独自徘徊在园中铺满落花的小路上五年兄。翰林子墨主人卿。 译文 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赏析 李白的这首宫怨,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表现出人的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的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主人公不禁幽独之苦,由帘外到帘内,拉下帘幕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而如果人不伴月,则又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这正是“不怨之怨”,所以才显得愁怨之深。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处一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际上则是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一词,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来主人公由于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回到室内。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的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拉下帘幕。帘幕放下来了,却更难消受这个凄苦无眠之夜,在更加无可奈何之中,却更要去隔帘望月。此时主人公的忧思不断在徘徊,直如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那种纷至沓来,这样的情思,作者用“却下”二字表达出来。“却”字直贯下句,“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反复,诗句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的手法,这是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的笔调,实际上极见功力。以月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来表达含义,引读者步入诗情的最幽微之处,所以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的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所以,这首诗体现出了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真意。以叙人事的笔调来抒情,这很常见,也很容易;以抒情的笔调来写人,这很少见,也很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写诗的人也常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非常近似,应合为一种说法。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的“矜持”与冷静。这样一来,作品才没有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漫天的诗思充满全诗,却又在字句间捉摸不到。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 4.形容江风的诗句有哪些《赠花卿》(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送人东游》(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洒慰离颜。 《横江词》(六首其一)(李白) 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 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渡江云》(张炎) 久客山阴,王菊存问予近作,书以寄之。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木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365633934、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荒州古溆,断梗疏萍,更飘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烟孤。长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致无书。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 诗句,读作:shī jù 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 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 诗经》。后发展为 五言或 七言 律诗,见于唐诗。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诗句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