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5个应用比喻手法的诗句,并说出所用的手法和表达的情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⑴“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⑵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 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 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 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日即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12、(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 (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 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解析】“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 “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着力写门前冷落。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 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①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 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日惊秋老:是无情的日月送来秋天,催人衰老,令人震惊。 B、相望各一涯:天各一方,遥相瞩望。 C、离怀销浊酒:离别的情怀只能借浊酒来排遣。 D、逐客已无家:亡国之人,已无家可言。 【答案】A ②“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 阅:见证。 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意思接近即可) ③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1)风格特征:沉郁悲怆或深沉凝重。 (2)简要分析:这首诗把深沉的爱国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融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了沉郁、凝重的风格。 (意思接近即可) 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答案】“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5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第14—16题。(8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 (篇名)。 (1分) 7.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 2.形容“效果”的词语有哪些【行之有效】: 之:代词,它,指办法、措施等; 效:成效,效果.实行起来有成效. 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灵丹妙药】:灵:灵验.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 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 【灵丹圣药】:灵:灵验.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 比喻幻想中的某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有效方法. 【屡试屡验】:验:有效果.多次试验,都很灵验. 【百举百全】:百:形容多;举:行动;全:完成.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百治百效】:效:效果,功用. 形容医术高明,效果很好. 【明效大验】:效、验:效果. 显着而又巨大的效验. 【着有成效】:着:显着. 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卓有成效】:卓:卓越,高超. 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卓着成效】:卓着:突出. 形容有突出的成绩或效果.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掴:用巴掌打.抽一鞭出现一条血痕,打一掌出现血印. 比喻做事有效用,立竿见影. 3.形容取得成效的成语和形容束手无策的成语,各十个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成效显著: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行之有效: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处实效功: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乐事劝功: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顿足捩耳: 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束手无措:同“束手无策”。 束手无计: 同“束手无策”。 束手无术: 同“束手无策”。 撧耳顿足: 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解释〗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就这么多了 4.有形容多种方式的词语吗【变化不穷】:指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 【变幻无穷】: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变炫无穷】:变化多种多样,没有穷尽。极言变化之多。 【俯仰异观】:俯仰:低头,抬头;异观:不同的表现。一低头,一抬头,都有不同的表现。 指霎时间出现的多种多样的姿态。 【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千形万态】:形:形状。多种多样的形状。 【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千姿万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同“千姿百态”。 【人多语乱】:乱:杂乱,多种多样。 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人多嘴杂】: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 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文无定法】:写文章没有一定的固定不变的规程。 指文章写作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