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清照有关泉水的诗句

1.急求李清照与泉水有关的词,故事等

童年趣事

李清照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故土度过的。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古城。明镜般的大明湖,雄伟的千佛山,还有七十二处喷珠吐玉似的泉水,把古城装扮得分外娇美。传说,他家就在城西南著名的柳絮泉畔。平时,她除了和姐姐弟弟一起写字作画、吟诗填词以外,最爱到柳絮泉边游玩。

有一年夏天,气候非常炎热。一天下午,李清照做完母亲布置的功课,就向姐弟建议到外面去玩。

“姐姐,捉迷藏去!看我一下子就能把你抓住。”弟弟李hāng高兴得大声嚷嚷。

李清照听后,笑着摇了摇头。

“那就到后花园荡秋千去!比一比谁荡得又快又高。”姐姐知道李清照爱玩秋千,又出了这个主意。

李清照听后,还是笑着摇了摇头。

“那你说玩什么好呢?”姐姐和弟弟同时眨巴着眼睛问道。

李清照并不立即回答,只见她随手提起笔来。在纸上写了“划船游湖”四个字。姐弟一看,乐得拍手大叫:

“好主意!好主意!”

经过母亲同意,姐弟三人像出笼的小鸟,手拉着手跑出屋去,登上了停靠在柳絮泉边的游船。

“开船喽!”弟弟一声呐喊,李清照立即奋力划浆,船就沿着堤岸向前驶去。

这柳絮泉原是个天然池塘,和大明湖相连,周围有着形状不同的怪石,池水非常清澈明净。李清照划着划着,不顾岸边丫头们的劝告,慢慢地把船划进了水池中央。姐弟三人一面呼吸着清新芬芳的空气,一面欣赏着四周美丽的景色。过了不一会儿,太阳落山了,整个湖面变得暗淡起来。姐姐正想催促李清照赶快回去,忽然发现妹妹正对着池边的怪石出神,忙问道:

“喂,你怎么啦!”

“姐姐,我在给它们起名字呢。”李清照说着,忽然兴奋起来,“你们看,那块怪石像不像天上的仙女?我看就叫它‘怪女石’吧!”

“嗳,那边的一块真像一只大钟,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弟弟大声问道。

“就叫它‘金钟石’好啦!”李清照随口回答。

姐弟三人给岸边怪石,逐个取着名字,什么“老寿星”啦,“小骆驼”啦,真是看不完的怪石,取不尽的名字。忽然,姐姐大声惊叫起来:

“不好,天黑啦,再不回去,我们可要分不清东南西北,回不了家啦!”

“哎呀,回不了家,我们怎么办哪!姐姐,快走吧!”弟弟带着哭声对李清照说道。

眼看天色越来越昏暗,李清照也着急起来,连忙用力划动双桨。谁知因为心慌意乱,小船竟闯进了荷花丛中,把躲在里面的水鸟吓得大声惊叫,一齐“扑愣愣”地飞向夜空。姐姐和弟弟吓得变了脸色,李清照却乐得大笑起来。

后来,李清照还专门写了一首《如梦令》小词,记下了这次游湖趣事。

2.李清照在济南的哪几个泉写下过诗来赞美

趵突泉 还有百脉泉 《漱玉集》

"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经历过人生几多波折,情感伤怀体验多多的多情者,每每读到她的这些个词句,谁还能忍得住一丝心酸、几滴眼泪?

这些词,唯有女人才能吟出,唯有李清照她一人能吟出。

3.李清照写的有关趵突泉的作品

一、李清照没有写过有关趵突泉的作品,只是的词集名为《漱玉词》而出的误会。

二、解释:李清照生前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漱玉词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是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泉水清澈见底,泉水自池底涌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水石相激,淙淙有声,犹如漱玉。相传李清照早年曾在泉边洗漱。该泉自今仍在流淌,现在济南趵突泉公园内的李清照纪念堂门口。

三、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4.关于水的古诗和现代诗

古诗文: 饮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劲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归早。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沔水 诗经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鴥彼飞隼,载飞载止。 嗟我兄弟,邦人诸友。

莫肯念乱,谁无父母。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

鴥彼飞隼,载飞载扬。 念彼不迹,载起载行。

心之忧矣,不可弭忘。 鴥彼飞隼,率彼中陵。

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我友敬矣,谗言其兴。

现代文: 对湖秘语 文 / 化蝶因素 做你身边一棵树 守望 处子的宁静 我怕 怕你优柔的影 怕你清丽的水香 怕你微微如风的轻语 怕阳光灿烂在你波里 别问为什么 别问 怕看着你影的犹豫 怕在你清丽水香中的醉意 怕在你灿烂波光里的颤栗 怕你攫取了我的灵魂后说 不给你 不给你 不给你 ——引言题记(雪莱) 我已飞翔在你们黑夜的阴影之外, 人对人的嫉妒和诽谤和憎恨和伤害, 被人们误称为欢乐的各种各样不安 再也不能够触动我,给我带来磨难! 你好啊,甘冽、清明的水! 从出生那天,你似乎就有着 诗人的清高,圣者的智慧 以一颗不肯媚俗、阿谀的心儿 寓居于世 象一位哲人,你有着自己独特的 生存哲学——淡泊与宁静 不似那浮夸的世人追逐利益与虚荣 也不学那阿谀的小人攀附高贵与富有 从来,你只是给予奉献而不去索求 用自己的身体与善良,你喂养了其他生命 本以为一生就这么平稳、安详 可傲慢、狂妄的敌人——顽石啊, 却因嫉妒你的才情与高尚 发出了对你最恶毒的攻击与诽谤! 一时间,流言四起;就连 正义的风信子也被顽石的妖言谎骗! 善良纯净的水啊,风信子这位你曾 最信赖的朋友,面对顽石对你的诋毁 也垂下了正义的头颅——闭口不言! 承受着这份侮辱,你却以尊严的名义 选择了宽容—— 宽容顽石对你的诽谤与诋毁 风信子的软弱、偏袒与沉默 以及这场尊严与屈辱对抗的战争! 伟大的水啊,就请你告诉我 你是以一颗怎样博爱、仁慈的心 去包容宽赦那来自敌人的偏见与伤害 又是以怎样超凡的温柔 在一刹那,化解所有的骚动与波澜 就在乱石没入水底的那一瞬间 我听到了它绝望的嘶喊 它怎么会想到:它的傲慢、强硬 竟输于你的善良、柔软! 腐烂吧,就让那狂妄的顽石 在你温柔、善良的心底 腐烂吧! 就算它一个废物利用, 几千年之后 化作一片为世所用的泥土 从此不再—— 为 害 人 间 ! 歌词: 泉水叮咚响(作词:马金星)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跳下了山岗 走过了草地 来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 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 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 请你带上我的一颗心 绕过高山一起到海洋 泉水呀泉水你可记得他 在你身旁是我送他参军去海疆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跳下了山岗 走过了草地 来到我身旁 泉水呀泉水 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 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 请你告诉我的心上人 不要想我也不要想家乡 只要听到这泉水叮咚响 这就是我在他身边轻声歌唱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流向远方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流向远方 流向远方 流向远方……。

5.宋代著名诗人李清照而名扬四海的什么泉

闻名遐迩的“百脉泉”在梵王宫殿下,由南北两组涌泉汇成,中架拱桥相通,池内涌珠浮翠,出神入化,堪称天下奇观。

龙泉寺雄踞在百脉泉北岸,为济南地区著名佛寺,始建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现仅存大殿梵王宫。殿内,佛像金碧辉煌,壁画形象生动。

伫立梵王宫前,云蒸霞蔚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位于百脉泉与园西北处的清照园,占地18000平方米,为纪念绝代女词人李清照而兴建,建筑有吟风榭、碑廊、漱玉堂、燕寝凝香、金石苑、易安楼,园内碧瓦飞甍,楼轩巍巍,秀竹翠柏,流水淙淙,镶嵌林列着全国知名书法家的书法碑刻,琳琅满目,风格迥异,美不胜收,是一座集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于一体的园中之园。

百脉泉公园涌泉遍地,泉清水秀,历代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一代词宗”李清照的故里,就是章丘明水。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1084-1156年),著名文学家李格非之女,是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学发展史上最负盛名的女诗人。

6.关于李清照的诗词

貌似你说的应该是苏蕙的 璇玑图····

琴清流楚激弦商秦由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仁

芳廊东步阶西游王姿淑窕窈伯邵南周风兴自后妃荒经离所怀叹嗟智

兰休桃林阴翳桑怀归思广河女卫郑楚樊厉节中闱淫遐旷路伤中情怀

凋翔飞燕巢双鸠土迤逶路遐志咏歌长叹不能奋飞妄清帏房君无家德

茂流泉情水激扬眷颀其人硕兴齐商双发歌我衮衣想华饰容朗镜明圣

熙长君思悲好仇旧蕤葳粲翠荣曜流华观冶容为谁感英曜珠光纷葩虞

阳愁叹发容摧伤乡悲情我感伤情徵宫羽同声相追所多思感谁为荣唐

春方殊离仁君荣身苦惟艰生患多殷忧缠情将如何钦苍誓穹终笃志贞

墙禽心滨均深身加怀忧是婴藻文繁虎龙宁自感思岑形荧城荣明庭妙

面伯改汉物日我愁思何漫漫荣曜华雕颀孜孜伤情幽未犹倾苟难闱显

殊在者之品润乎兼苦艰是丁丽状观饰容侧君在时岩在炎在不受乱华

意诚惑步育浸集悴我生何冤充颜曜绣衣梦想劳形峻慎盛戒义消作重

感故昵飘施愆殃少章时桑诗端无终始诗仁颜贞寒嵯深兴后姬源人荣

故遗亲飘生思愆精徽盛翳风比平始璇情贤丧物岁峨虑渐孽班祸谗章

新旧闻离天罪辜神恨昭感兴作苏心玑明别改知识深微至嬖女因奸臣

霜废远微地积何遐微业孟鹿丽氏诗图显行华终凋渊察大赵婕所佞贤

冰故离隔德怨因幽元倾宣鸣辞理兴义怨士容始松重远伐氏妤恃凶惟

齐君殊乔贵其备旷悼思伤怀日往感年衰念是旧愆涯祸用飞辞姿害圣

洁子我木平根尝远叹永感悲思忧远劳情谁为独居经在昭燕辇极我配

志惟同谁均难苦离戚戚情哀慕岁殊叹时贱女怀叹网防青实汉骄忠英

清新衾阴匀寻辛凤知我者谁世异浮奇倾鄙贱何如罗萌青生成盈贞皇

纯贞志一专所当麟沙流颓逝异浮沉华英翳曜潜阳林西昭景薄榆桑伦

望微精感通明神龙驰若然倏逝惟时年殊白日西移光滋愚谗漫顽凶匹

谁云浮寄身轻飞昭亏不盈无倏必盛有衰无日不陂流蒙谦退休孝慈离

思辉光饬粲殊文德离忠体一违心意志殊愤激何施电疑危远家和雍飘

想群离散妾孤遗怀仪容仰俯荣华丽饰身将与谁为逝容节敦贞淑思浮

怀悲哀声殊乖分圣赀何情忧感惟哀志节上通神祗推持所贞记自恭江

所春伤应翔雁归皇辞成者作体下遗葑菲采者无差生从是敬孝为基湘

亲刚柔有女为贱人房幽处己悯微身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

这个

7.关于水的古诗、现代诗、名言

古诗往往是用一首诗来塑造一种意象,而现代诗往往是在一首诗中写多种意象。这确实使现代诗的表现内容丰富了,但也使得它的表达力度和意象的丰满程度远远不及古体诗。

现代诗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丢失也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了那种清新明丽,让人心旷神怡的阅读感受。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诗是对人的精神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完美阅读,而现代诗则更多了对语言的玩味和取舍。真正写到情不自禁的时候,现代诗一不小心就可能变成一场文字游戏。这也正是当今诗界和所有真正的诗人所应竭力避免的。

古诗和现代诗在语言形式上有着极大的区别。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古诗一般较短,这使它无法突破自身结构的限制寻求额外表达的可能。所以这类诗歌的作者总是尽最大可能将感情浓缩在一点,集中表达。那个时代的诗歌创作可以说是“惜墨如金”的创作。“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精神力量就是这样产生的。

绝不是说现代诗就不需要“惜墨如金”了。

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解放后现代诗经历了政治抒情诗的理想主义集体创作阶段。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经历了以舒婷、汪国真等著名诗人和“朦胧诗”为代表的创作高潮后,积累了深厚的基础和经验,随后又兴起了多种写作方法和流派。但万变不离其宗,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然而,形式上的自由并不代表表达的自由。

由于这种只需保持简单韵律的自由语言形式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它非常难以把握。现代诗可以创造几个甚至十几个意象,用以描写非常复杂的心理感受。但是对语言的过分索求和对生活的过度表现,往往使现代诗创作不知所终,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诗言志”,现代诗和古诗的相同之处便是抒发情感,这是所有诗歌的主旨和灵魂所在。无论表达感情的方式多么复杂,现代诗都不可能抛弃这一原则另辟蹊径,那样的“柳暗花明”是不存在的。

8.形容山和水的诗句.

1、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2、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3、唐李白《蜀道难》: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4、唐白居易《琵琶行》: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唐李贺《老夫采玉歌》: 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 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 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 6、唐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7、唐沈佺期《夜宿七盘岭》: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8、唐温庭筠《碧磵驿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9、唐崔涂《春夕》: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0、唐柳中庸《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细雨诗词 横 塘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范成大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声声慢》宋.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南乡子》唐. 冯延巳 细雨泣秋风,金凤花残满地红。

闲蹙黛眉慵不语,情绪,寂寞相思知几许。 玉枕拥孤衾,挹恨还同岁月深。

帘卷曲房谁共醉,憔悴,惆怅秦楼弹粉泪。 3.《采桑子》唐. 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4.《清平乐》唐. 韦庄 春愁南陌,故国音书隔。

细雨霏霏梨花白,燕拂画帘金额。 尽日相望王孙,尘满衣上泪痕。

谁向桥边吹笛,驻马西望销魂。 5.《定西番》唐. 温庭筠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 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6.《念奴娇》宋.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7.《虞美人》宋. 秦观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洄,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8.《好女儿》宋. 晏几道 绿遍西池,梅子青时。尽无端、尽日东风恶。

更霏微细雨,恼人离恨,满路春泥。 应是行云归路,有闲泪、洒相思。

想旗亭、望断黄昏月, 又依前误子,红笺香信,翠袖欢期。 9.《渔家傲》宋. 张元干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

白鸟飞来风满棹。 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 醉眼冷看城市闹。

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10.《梅雨》唐. 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山源诗词 泉水 作者:【诗经】 年代:【先秦】 体裁:【未知】 类别:【未知】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1],饮饯于祢,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

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9.谁有有关赞美水的古诗和赞美水的现代诗文和赞美水的歌词

桃花溪——张旭(唐)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0.关于李清照的诗词体会

两首《如梦令》的赏析 【如梦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1,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2 争渡, 争渡3, 惊起一滩鸥鹭。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

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

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

“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

“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

“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

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

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

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

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这首小令写法别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

同为伤春之作,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篇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

这。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