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苏轼有关读书心得的诗句

1.苏轼有哪些关于读书的诗句

1、《稼说送张琥》——宋代:苏轼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译文:我从小就有用功学习的志向,不料能早早地与您同科考中,不过您的成功,也不能说不早啊!我现在虽然想到自以为还很不够,但众人却已经胡乱地称颂我了。唉,您要摆脱这种状况而致力于学习啊!在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出来,我能告诫您的也就到此为止了。

2、《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宋代:苏轼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译文:分别十年来,你努力学习,读书破万卷,诗歌作得更好。

3、《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宋代: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译文:好书读多少遍都不多,熟读之后认真思索,自然会明白书中的真意。

4、《和董传留别》——宋代: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

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5、《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宋代:苏轼

门外东风雪洒裾。山头回首望三吴。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时平不用鲁连书。

译文:门外的东风把春雪吹洒在先生您的衣襟上,当您登上太行山头时一定会回过头来眺望三吴故乡。既然做了学官,就不应计较被派到了那艰苦的地方。

上党地势险要,历来被人称作天下之脊,先生志向远大,原来就以治理天下为己任。恰逢太平之时也是您不被重用的原因。

2.关于苏轼的诗歌的感受

第一次读到苏东坡的《江城子》时,几乎为之震撼。那样朴素的诗句背后居然有如此大的容量,那种悲怆的容量悠悠然穿过了几百年的时间,穿过了薄薄的纸背,几乎要直逼入我的骨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我想那里一定是有一种能量.那将是我所不懂的孤独的能量.

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孤独或许就在几百年前的那一晚忽然发生了,犹如火树银花一样绚烂无比,直至今日似乎依然可以触摸到那电光火石般一闪的疼痛的光芒.

此时的苏东坡,正在安徽密州做一个不大不小的官.那是在1075年,他刚刚39岁,正当所有的男人做事业的时候.虽然朝廷并不重用他,他仍然为一方老百姓做事,可是在夜深人静的晚上,他被不为人知的孤独包围着.这时他想起了故去十年的亡妻王氏,那个总是站在他的身后却又早早离开人世的女人.

几年后,苏轼被贬到湖北的黄州.在这里,他向孤独靠近了一大步,也向思考与成熟靠近了一大步.如果说他在《江城子》里的孤独是充满苦闷的"有恨无人省"的孤独,那么从他在黄州的诗句里发现,他的孤独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逐渐平静的夜里独自思考、饮酒放歌,他的孤独升华为一种"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独.

我不是苏轼,无法想象到他是何等落寞地站立在宋朝的一道荒凉的门廊之前,边叹息边写下诗句.然而,这种明晃晃的刺痛竟越过了九百多年漫长的时间的长河,在同样清冷的夜里,也慢慢地浸润了我的心.我又一次翻阅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一文,试图在他的笔下找到答案.他说:"苏东坡在黄州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法国女作家杜拉斯在她的笔下,无尽苍茫地问到:"是什么让孤独发出声响?"一时成为所有孤独的人的箴言,是什么让孤独与孤独发生碰撞,让孤独的人之间发生碰撞?女作家一边问,一边浅浅地笑,笑浮浮沉沉变幻莫测的人生、命运还有爱情,嘴角带着一丝沧桑一丝嘲讽.

我也无法回答,但是我知道,这种碰撞一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犹如寂静如水的长夜里,忽然的一记有朋自远方来的清脆的扣门声,那种撞击之声将是无与伦比的天籁之音.一千多年以前的伯牙和钟子期曾经遭遇过,相信那是他们一生中最完美的一次遭遇,一把断裂的古弦琴,一首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就是这种遭遇的见证.

全篇不见"孤独"二字,而此刻,而我,却读得满眼皆是,犹如满树秋色遍眼银花,乱影婆娑.文字的乱叶纷纷零落成泥,所有的背景一一远遁,剩下的枝骨冰冷地凸现,呈一种触目惊心的颜色,有如浮雕一般,桀傲,坚硬,它站立的姿势快要让我心折.

谁会用孤独像刀子一样雕刻自己,剔除自己,谁就会像水晶那样透明,对于有同感的人来说,却是一只温暖的手.

对于一个高贵的人格来说,孤独的尽头不是一种背影坍塌下去的过程,而是一种巍峨站立起来的姿势。

3.苏轼的与“读书”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____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2.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3.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____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4.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____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5.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____张俞《蚕妇》

6.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____刘方平《春怨》

7.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____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8.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____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9.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0.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1.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12.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____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13.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____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4.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5.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6. 从来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17. 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____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8.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____杜甫《哀江头》

19.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____高适《除夜作》

20.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____李商隐《春雨》

21.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____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22.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____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23.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____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24.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____张先《青门引·春思》

25.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____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26.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____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27.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____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28.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____高适《除夜作》

29. 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____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0.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

31.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____张籍《征妇怨》

32.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____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33.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____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34.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____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5.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____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36.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____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37.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____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

38.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____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39.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____李颀《古从军行》

4.苏轼有哪些经典的人生感悟诗词

苏轼诗:《狱中寄子由》“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

由于他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苏轼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的苏轼,苏轼狱中写了这首诀别诗! 这首诀别诗有太多的感动和伤感。

写兄弟情深,这首为之最,据说苏轼把这首诗交由狱卒转给其弟苏辙,苏辙看后十分难过,伏案而泣,随后又交还狱卒,几经周转竟传到皇帝手中,神宗皇帝读后也十分感动。或许正因如此,虽有御史强大的压力,皇帝还是给与了罪行减免,使苏东坡免遭一劫,诀别诗也并没有成为苏东坡的绝唱。

苏辙上书皇帝愿用自己的官职赎兄,兄弟之情深让人感叹!苏轼终于免了死刑被贬黄州,出狱那天见到了弟弟苏辙,苏辙把手捂在嘴上,苏轼会意,三缄其口!苏轼苏辙兄弟情深弥足珍贵诉不尽千古佳话! (自由即苏辙,) 苏轼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密州知州苏轼在乙卯正月二十日夜梦到了结发妻子王弗,醒来后苏轼和泪写下了这首千古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思绪飘向千里之外,凄凉的话语无处诉。十年间鬓发如霜,即时相遇,你好能认出我吗?也梦里你还是就是摸样,小窗旁对镜梳妆!凝望许久只是无语唯有眼泪亦然滴落千行!另人断肠!月亮把银光洒落在你的坟前。

应该是长满小松的山岗了吧! (苏轼19岁时与四川青神县进士王方之女16岁的王弗结婚,生有一子苏迈。苏轼30岁时,王弗去世,享年27岁,与他共同生活了11年。

王弗兰心蕙质。是苏轼的结发妻子,二人郎才女貌,王弗的突然离世令苏轼悲痛万分,即时有了新的妻子也难忘与王弗的恩爱之情,怎不让人感怀,怎不让人钦佩!)。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