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乡音的诗词1、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2、故乡音耗日应疏隋《杂曲歌辞·簇拍陆州》3、乡音难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4、不解乡音宋陈与义 《点绛唇·寒食今年》5、无日夜、望乡音宋刘辰翁 《绮寮怨》6、是我乡音听渐难唐元稹 《黄草峡听柔之琴二首》7、常教孙子学乡音唐元稹 《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缚戎人》8、渐听乡音认本身唐章孝标 《初及第归酬孟元翊见赠》9、乡音殊可骇唐李商隐 《昭州》10、溪南越乡音唐皮日休 《芳草渡》11、逢人渐觉乡音异唐司空图 《漫书五首》12、乡音离楚水唐郑谷 《远游》13、百种乡音元吴镇 《沁园春 题画骷髅》14、偶听故乡音清许虬 《折杨柳歌》15、乡音无伴苦思归宋苏轼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16、问俗乡音转宋陈造 《泊瓜步》17、尚爱乡音醒病耳宋范成大 《元夕》18、歌词南北混乡音宋方回 《杭正月十七夜用韵》19、渐喜乡音似宋姜特立 《出闽中四首》20、乡音近嶓岷宋李流谦 《峡中赋百韵》21、乡音渐与市人非宋林尚仁 《新昌道中》22、几见换乡音宋沈说 《征途》23、地僻乡音别宋王操 《村家》24、乡音何处吒宋王珪 《和人闻雁二首》25、乡音到耳知家近宋吴潜 《桐川道中》26、渐渐乡音别宋徐瑞 《李田道中》27、未觉乡音改宋赵蕃 《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28、乡音有异闻宋赵蕃 《早题》29、乡音一半讹宋赵师秀 《缙云县宿》30、梦里乡音近明方氏 《病中思归》31、乡音想未通明高启 《送曾主簿之平乐》32、乡音到耳是真归明高启 《归吴至枫桥》33、隔县乡音认故园明高叔嗣 《送抑之侍御谪兴国》34、形容不识识乡音明李祯 《乡人至夜话》35、乡音旋改踏京尘明刘基 《江南曲(五首)》36、不是乡音便动情明刘基 《山鹧鸪(三首)》37、乡音哑哑可怜生明沈一贯 《送客还山》38、故乡音耗若为传明施敬 《南行途中寄钱塘亲友》39、乡音隔贼几时闻明王跂 《衡州旅舍二首》40、乡音断绝愁如梦明吴国伦 《过层台驿》41、为语带乡音明屠滽 《解嘲诗(并序)》42、乡音遽不同元谢应芳 《避雨》43、乡音几处船明杨基 《湘中杂言(四首)》。 2.关于"故乡事"的古诗【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 题 】:回乡偶书 【内容】: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 题 】:回乡偶书 【内容】: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年代】:唐 【作者】:王维 【 题 】:杂诗 【内容】: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年代】:唐 【作者】:宋之问 【 题 】:渡汉江 【内容】: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年代】:唐 【作者】:刘皂 【 题 】:旅次朔方 【内容】: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3.描写很久不见特别难认出的诗句或名言1. 描写很久不见特别难认出的诗句或名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 原文: 回乡偶书二首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3. 赏析: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这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4. 作者: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4.描写乡情的古诗词【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 题 】:回乡偶书 【内容】: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 题 】:回乡偶书 【内容】: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年代】:唐 【作者】:王维 【 题 】:杂诗 【内容】: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年代】:唐 【作者】:宋之问 【 题 】:渡汉江 【内容】: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年代】:唐 【作者】:刘皂 【 题 】:旅次朔方 【内容】: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5.形容返乡心情的相关诗句《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杂 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年代】:唐 【作者】:岑参 【 题 】:逢入京使 【内容】: 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 崔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 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 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给你找了一些返乡心情还有思乡心情,希望能用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