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三国霸气的诗句

1.描写三国演义霸气的句子

霸气的句子:

1.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

2.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3. 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如探囊取物耳——刘备

4. 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后世对子龙的评价

5.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

1.出处:

罗贯中《三国演义》

2.简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3.赏析: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力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外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更是流传极广的篇章。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2.三国最有名霸气的诗

短歌行 曹操【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

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威服诸侯,师之所尊。

八方闻之,名亚齐桓。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3.三国最有名霸气的诗

短歌行 曹操

【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二】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

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

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赐与庙胙,命无下拜。

小白不敢尔,天威在颜咫尺。晋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赐圭瓒,秬鬯彤弓,卢弓矢千,虎贲三百人。

威服诸侯,师之所尊。八方闻之,名亚齐桓。

河阳之会,诈称周王,是其名纷葩。

4.三国里哪句话最霸气

三国演义里霸气的话有很多,个个让人热血沸腾。

我就举几例: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出自《三国演义》第4回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拨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提枪纵马,直取曹性。出自《三国演义》第18回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

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

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出自《三国演义》第25回云喝曰:“休闭寨门。

汝岂不知吾昔在当阳长坂时,单枪匹马,觑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今有军有将,又何惧哉!”遂拨弓弩手于寨外壕中埋伏,将营内旗枪尽皆倒偃,金鼓不鸣。云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

出自《三国演义》第71回吴国其实是三国里说豪言最少的国家,但我觉得最霸气的还是吴国。不管是吴国之祖孙坚,开国霸王孙策还是守成之主孙权……最后来一句最让我感动的话,太史慈临死之前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后人有诗赞曰:“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

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

临终言旺志,千古共嗟咨。”"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此句语出曹操《让县自鸣本志令》(又称《述志令》),为曹操于公元210年所作。

当时正值曹操赤壁打败而归,士人阶层皆借此嘲讽曹操的不可一世、妄自尊大,曹操为堵众人口遂作此文。文中曹操谈到自己如何从一普通的官宦子弟成长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其间曹操文辞朴实,语意实在,讲述了自己一步步的变化和发展。文中即有这么一句“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意思是说“假如这天下没有我,那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自称‘帝王’”所表达之意也就是“如果没了我曹操,这汉家王朝早就分崩离析了,你们(士人阶层)还在这里对我冷嘲热讽。”纵观东汉末年史实,事实也确实如此。

故此文达到了预想的效果,而后曹操的不少做法也得到了士人阶层的认同,甚至包括了不少保皇派。

5.形容三国的诗句

《历代诗·三国》

年代: 宋 作者: 杨简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

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

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观三国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桓桓鼎峙震雷音,绝唱高踪没处寻。

箫鼓一方情未畅,弓刀万里力难任。

论兵狠石宁无意,饮马黄河徒有心。

虽曰天时亦人事,谁知虑外失良金。

《读三国志》

年代: 宋 作者: 项安世

曹刘有志混华戎,无奈吴儿两炬红。

赤壁焰烧云梦泽,夷陵光照永安宫。

人间自此鼎三足,天上无由日再中。

惟有葛公心未死,夜深寒月照孤忠。

《读三国志》

年代: 唐 作者: 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奉和御制读三国志诗》

年代: 宋 作者: 夏竦

白马当涂兆,黄家得岁兴。

金符威既重,玉版事堪凭。

汉火承前运,谁龙合旧徵。

青云开后叶,下武倍兢兢。

6.三国中比较有气势的语句,可以用来做晚会开场的语句,主题是三国的

推荐2首词,尤其推荐第二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易中天说三国就用这个开头的临江仙① 《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②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③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作者】 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

正德六年(1511)进士第一,充 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因“大礼仪”廷杖削籍,远戍云南永昌卫(今 保山),卒死贬所。

天启朝追谥“文宪”。著有《升庵词》。

慎为明中叶文学 大家,命运蹭蹬,老境凄凉。其词藻丽其外,凄咽于内。

【注释】 ①此词牌名原系唐教坊曲名。《花庵词选》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之 言水仙,亦其一也。”

始见《花间集》所作词。此调体格甚多,常见一体为变 调,六十字,平韵。

又名“庭院深深”、“采莲回”、“画屏春”、“雁后归”、“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谢新恩”。 ②《廿一史弹词》: 杨慎晚年所著历史通俗说唱之作,原名《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一段相当于 一回。

此词系第三段开场词,后来清初的毛宗冈移置于《三国演义》卷首。 ③江渚:江湾。

参考资料:?fr=qrl3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 苏轼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6)公瑾当年,小乔(7)初嫁了,雄姿英发(8)。羽扇纶(guān)巾(9),谈笑间,樯橹(强虏)(10)灰飞烟灭。

故国(11)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huā)发(12)。人生(13)如梦,一尊(樽)还酹( lèi )(14)江月。

注释 (1)大江:长江。(古时“江”特指长江,“河”特指黄河)。

(2)淘:冲洗。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

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

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5)雪:比喻浪花。

(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7)小乔:乔玄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

(8)英发:英俊勃发。 (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

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

橹,一种摇船的桨。(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

自古便有樯橹与强虏之争,记得上此课时,老师也曾对这两个词进行了分析,出于不同的版本,要看编者的喜好以及个人的理解,并没有所谓的对错,这两个词用于此处皆对,所以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用,不过考试时最好根据课本。鄙人认为,有争论的东西出在考试卷上需要慎重。

现在人教是用强虏,但注释中也加入了“樯橹”的写法。)(现有教材作“樯虏”“强虏”) (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

指古战场。 (12)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a(二声),花白义。 古代没有“花”这个字,只有“华”这个字,“华”在古代有“花”这个字的义项,后来才有了“花”这个字,但在一些较早的文言文或者成语中,我们是见不到“花”字而只有“华”字。

这里作通假字“花”。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14)尊:同“樽”,酒杯。 (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7.三国里最霸气的话语是哪句

三国演义里霸气的话有很多: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出自《三国演义》第4回

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拨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提枪纵马,直取曹性。出自《三国演义》第18回

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操曰:“未可轻视。”关公起身曰:“某虽不才,愿去万军中取其首级,来献丞相。”出自《三国演义》第25回

云喝曰:“休闭寨门。汝岂不知吾昔在当阳长坂时,单枪匹马,觑曹兵八十三万如草芥?今有军有将,又何惧哉!”遂拨弓弩手于寨外壕中埋伏,将营内旗枪尽皆倒偃,金鼓不鸣。云匹马单枪,立于营门之外。出自《三国演义》第71回

吴国其实是三国里说豪言最少的国家,但我觉得最霸气的还是吴国。不管是吴国之祖孙坚,开国霸王孙策还是守成之主孙权……

最后来一句最让我感动的话,太史慈临死之前曰:“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后人有诗赞曰:

“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旺志,千古共嗟咨。”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