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溥仪”的诗词有哪些1 题溥仪阅兵台 阅兵台上阅兵时,苦涩心情只自知。 列祖黄泉如得见,儿孙似此不如痴。2 孤人梦(新韵)三岁登基六岁慌,少年依旧作空皇。 玩童作伴藏飞鸟,妃后相陪守暗霜。独意思谋清室梦,贪心寄望日人慷。 颠来覆去池中月,一介平民返故乡。诗作背景:1964年4月11日,全国政协遵照政协主席**的指示,安排末代皇帝溥仪一行参观了井冈山。 4月,杜鹃刚刚绽蕾开花的井冈山,迎来了溥仪为团长的“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参观团的成员们,都是过去赫赫有名的人物--任过国民党战区司令、兵团司令的杜聿明、宋希濂、范汉杰、王耀武、廖耀湘等,还有声名仅次于戴笠的康泽、沈醉诸人。 这批由文史专员组成的“南下参观团”由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兼宣传部长陈此生带队,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党、政、军、政协等的热情接待。4月12日,参观团第一站来到了黄洋界哨口参观。 溥仪首先向矗立在哨口工事前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行了一个礼,然后默读了纪念碑上镌刻着的《西江月•井冈山》诗词。当听完当年黄洋界保卫战的情况介绍后,他深有感触,随即吟诗一首: 3 黄洋界旧战场 到处红旗噪妇孺,粟浮沧海敌心孤。 炮声怒吼黄洋界,白匪平明一个无。 千点红旗四面山,万夫颠顿妇孺关。 梭标木石成天险,骄敌霄潜指顾间。 2.写“溥仪”的诗词有哪些1. 《游长春溥仪zhidao伪皇宫留咏》 狼狈苦图谋,为奸两不羞。 阴风同德殿,奴气辑熙楼。 暴雨秋知了,皇袍小沐猴。 匆匆一幕剧,贻笑却千秋。 2. 《题溥仪阅兵台 》版 阅兵台上阅兵时,苦涩心情只自知。 列祖黄泉如得见,儿孙似此不如痴。 3. 《孤人梦》 三岁登基六岁慌,少年依旧作空皇。 玩童作伴藏飞鸟,妃后相陪守暗霜。 独意思谋清室梦,贪心寄望日人慷。 颠来覆去池中月,一介平民返故乡。 4. 《黄洋界旧战场》 到处红旗噪妇孺,粟浮沧海敌心孤。 炮声怒吼黄洋界,白匪平明一个无。 千点红旗四面山,万夫颠顿妇孺关。 梭标木石成天险,骄敌霄潜指权顾间。 “溥仪”的诗词较少。 3.写溥仪 诗词1. 《游长春溥仪伪皇宫留咏》 狼狈苦图谋,为奸两不羞。 阴风同德殿,奴气辑熙楼。 暴雨秋知了,皇袍小沐猴。 匆匆一幕剧,贻笑却千秋。 2. 《题溥仪阅兵台 》 阅兵台上阅兵时,苦涩心情只自知。 列祖黄泉如得见,儿孙似此不如痴。 3. 《孤人梦》 三岁登基六岁慌,少年依旧作空皇。 玩童作伴藏飞鸟,妃后相陪守暗霜。 独意思谋清室梦,贪心寄望日人慷。 颠来覆去池中月,一介平民返故乡。 4. 《黄洋界旧战场》 到处红旗噪妇孺,粟浮沧海敌心孤。 炮声怒吼黄洋界,白匪平明一个无。 千点红旗四面山,万夫颠顿妇孺关。 梭标木石成天险,骄敌霄潜指顾间。 “溥仪”的诗词较少。 4.谁能给我介绍下溥仪的一生(最好还要加上那个描写他的那首诗)爱新觉罗·溥仪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7日)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势,终年61岁。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宣统帝即位三年,孙中山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条件日趋成熟,清王朝的败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清庭只得以光绪帝的未亡人隆裕皇太后和末代皇帝宣统的名义颁发退位诏书。 1931年溥仪在侵华日军策划下被挟持至东北。1932年3月出任日本傀儡政权“满洲国”执政。日军战败后被服,经改造,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协委员。 5.溥仪和婉容曾写了一首诗讽刺文绣,那首打油诗是什么保留下来的照片上文绣似乎比婉容还要高一点,人们认为她比婉容矮,只是因为她在照片中总是在婉容的后面或者侧面。文绣也学英语,但似乎略微差一点,婉容写给她的信大多还是用中文,只偶尔夹一两个英文单词。其内容读来有的令人莞尔。比如,婉容曾经写过一首《赠文绣》。“明明月,上东墙,淑妃独坐在空房。娇弱飞燕常自舞,窈窕金莲(文绣母为汉人,所以缠足)世无双。” 其实那时候婉容自己也是“坐空房”,却还是忍不住拿这个话题来开文绣的玩笑,性格可称有趣。 另外,这是溥仪写的: 溥仪的打油诗《蕊珠女士自述》: 蕊珠女, 坐空房, 自怨自叹; 想起来, 我的脸, 好不惨然; 长得像, 母螃蟹, 黑暗如烟; 我好比, 卵中黄, 腥臭硬坚; 我好比, 狗失群, 摇尾乞怜; 我只好, 爬进去, 收藏起我的小金莲。 6.我记得有一部电视剧是写溥仪的,请问那个电视剧叫什么名字《末代皇帝》 原名:The Last Emperor 剧情 末代皇帝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技巧精湛的史诗巨片。 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 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他对蝈蝈的兴趣显然要超过几千名跪在他脚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独的孩子。 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他在监狱里遇见了他的胞弟溥杰,于是又回想起40年前的往事:在养心殿院中,溥仪和溥杰玩得正起劲。他已长到6岁,但还在吃乳母的奶。他已经懂得手上握有无上的权力,并开始肆意捉弄虐待太监们。这时传来消息,辛亥革命成功,溥仪被废黜,他只是“紫禁城内的皇上”了。 1919年,英国教师庄士敦受聘入宫,14岁的溥仪开始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在庄士敦任教的4年里,溥仪不仅在生活方式上逐步发生改变:学会了骑自行车,戴上了眼睛,剪掉了辫子,穿上了西服,学会了跳舞、打网球,并且朦胧地向往西方的民主政治。尽管他在1922年仍按旧制娶了婉容为“皇后”,文绣为“皇妃”,他的心已飞向英国、飞向牛津大学。 镜头又闪回监狱。溥仪被要求交代他的全部历史: 1924年夏天,一队冯玉祥部下的士兵包围了故宫,迫令溥仪迁出紫禁城。溥仪在庄士敦陪同下,带着婉蓉和文绣第一次进入了宫外的世界。在日本人的庇护下,溥仪到了天津。不久后,文绣耻于她的地位,毅然出走了。日本人加紧了对溥仪的控制,女特务川岛芳子被派驻在婉容身边,庄士敦也不得不于1931年离开了溥仪。1934年,日本侵吞了东北三省后,便要求溥仪出任所谓“满洲国”的皇帝。一心想复辟的溥仪不顾婉容,陈宝琛等人的劝戒,以“中国背弃了我”为理由自愿去长春登上了“满洲国皇帝”的宝座。婉容自甘堕落,吸上了鸦片,和溥仪的距离越来越远,当她和司机的奸情败露,私生的孩子被烧死后,她精神失常,被日本人送走了。溥仪在日本人甘粕和吉冈的监护下,尝够了当儿皇帝的屈辱滋味。直到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满洲国”解体,溥仪出逃未遂,在长春机场上被苏军俘获,才结束了他的丑恶的“前半生”。 在溥仪交代他的罪恶历史时,镜头不时回到监狱的牢房。在整整10年的关押期间,溥仪已从一个连衣服都不会穿的“皇上”锻炼成一个能自理生活并从事一些轻微劳动的平民。1959年,溥仪被特赦了。 溥仪获释后在北京植物园任职。8年后的某一天,“史无前例”的“**”已经开始,生活中的一切秩序,甚至连红绿灯的含义也都被颠倒了过来,溥仪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忽然遇到了一队被**押着游街的“牛鬼蛇神”。溥仪无比惊讶地发现,在那头戴高帽、脖上挂著名牌的一群人中,居然有当年战犯管理所的所长。溥仪急忙上前告诉**说,“同志,你们一定弄错了,我认识这个人,他是好人。”**回答说:“帝国主义者!反革命分子!叛国者!”被搅糊涂了的溥仪独行来到故宫博物院。这里已没有游人。他独自登上太和殿,告诉在那的故宫门卫的儿子说,“我是中国的皇帝”。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从宝座的座垫下掏出了50年前从陈宝琛那里取来的蝈蝈笼子。在红红的夕照下,一只蝈蝈从笼子里爬了出来。 今天,每天都有无数的人来参观这个过去皇帝的宫殿,在雄伟的太和殿前几乎每个导游都会向他们的游客介绍:“这是太和殿,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3岁的时候在这里登基,1967年,他在北京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