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画家的诗句《金陵晚望》 高蟾(唐)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画鸡》唐寅(明)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平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贻费道人》谭用之(唐 ) 谁如南浦傲烟霞,白葛衣轻称帽纱。碧玉蜉蝣迎客酒,黄金毂辘钓鱼车。 吟歌云鸟归樵谷,卧爱神仙入画家。他日凤书何处觅,武陵烟树半桃花。 . 《范宽秋林萧寺图》 乾隆(清 ) 禅有南宗及北宗,画家笔法与之同。限于地气因殊风,北之巨擘华原翁。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 曹勋 画工作江梅,粉桧良自夸。吾侪晕澹墨,一枝才数花。 风情意自足,横斜不可加。须知自古来,画家须诗家。 . 《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 宋 戴栩 中兴断鳌四极立,黄河不动银河湿。群龙作御翊天飞,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上圣调合二能事,从此角鬐成活身。 《已亥杂诗 202》 清 龚自珍 料理空山颇费才,文心兼似画家来。矮茶密致高松独,记取先生亲手栽。 《渔家》明 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凉月雪模糊。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2.形容书画的 古诗词书出门无侣漫看书(宋·苏轼)生来不读半行书,只把黄金买身贵(唐·李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宋·文天祥)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明·佚名)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宋·陆游)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明·袁凯)百无一用是书生(清·黄景仁)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唐·罗邺)三日不书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民国·吴芳吉)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宋·黄庭坚)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闲里生忙为著书(清·袁枚)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清·陈恭尹)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宋·晁冲之)诗书焚后今犹在,到底阿房不耐烧(清·丁尧臣)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误把抄书当作诗(元·元遗山) 酒到醒时愁复来,书堪咀处味逾久(清·陶十璜)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宋·陆游)留得累人身外物,半肩行李半肩书(清·张问陶)画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高蟾)不向情田种爱根,画楼宁负美人恩(民国·林纾)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唐·韦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明·孙承宗)画图省识春风面(唐·杜甫)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明·思宗)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清·梁绍壬)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清·袁枚)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宋·苏轼)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唐·温庭筠)一生依样画葫芦(宋·陶谷)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宋·欧阳修)。 3.形容书画的诗句有哪些1、楚公画鹰鹰戴角, 杀气森森到幽朔。 ------唐·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2、峨眉高出西极天, 罗浮直与南溟连。------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3、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唐·杜甫《画鹰》4、楚公画鹰鹰戴角, 杀气森森到幽朔。------唐·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5、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 ------唐·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6、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唐·杜甫《画鹘行》7、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 ------唐·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8、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9、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青门。 ------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10、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唐·景云《画松》11、苍藓千年粉绘传, 坚贞一片色犹全。 唐·刘商《画石》12、屏风周昉画纤腰, 岁久丹青色半销。唐·杜牧《屏风绝句》13、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唐·韦庄《金陵图》。 4.形容书画的诗句有哪些唐·景云《画松》,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唐·刘商《画石》苍藓千年粉绘传, 坚贞一片色犹全。那知忽遇非常用, 不把分铢补上天。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5.赞美书画的古诗有哪些赞美书画的古诗有: 《论书绝句》王文治(清)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 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饮中八仙歌》杜甫(唐)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醉后赠张九旭》李欣(唐)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露顶据胡床,长叫两三声。 兴来洒素壁,挥毫如流星。《赠零陵僧》李焕(宋)张颠没后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传。 零陵沙门继其后,新书文字大如斗。兴来走笔如旋风,醉后耳热心更凶。 忽如斐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又如吴生画鬼神,魑魅魍魉惊本身。 钩锁相连势不绝,倔强毒蛇争屈帖。《快雪堂跋》王梦楼(清)曾闻碧海掣鲸鱼,神力苍茫运太虚。 问气古今三鼎足,杜诗韩笔与严书。其他赞美书画的词语:行云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8流水[ xíng yún liú shuǐ ] 1. 比喻诗文纯任自然,毫无拘执;2. 比喻无足轻重。 气势磅礴[qì shì páng bó]形容气势极其宏壮雄伟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笔走龙蛇[ bǐ zǒu lóng shé ]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笔精墨妙[bǐ jīng mò miào]笔触精到,着墨巧妙丰筋多力[ fēng jīn duō lì ] 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 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渴骥奔泉 [ kě jì bēn quán ]骥:骏马。 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 也比喻迫切的欲望。力透纸背[ lì tòu zhǐ bèi ] 透:穿过。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柳骨颜筋[ liǔ gǔ yán jīn ] 唐·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结构劲紧;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开张。 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 龙蛇飞动[ lóng shé fēi dòng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 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 6.描述水墨画的诗句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江上 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7.描写艺术家的诗句答:一·关于琴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应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白居易《对琴酒》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王昌龄《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8.描写画家的句子【第1句】在这个美丽富饶的杭州城,住着一位深藏不露的民间艺术家——吴景源。 祖籍杭州的吴景源,生于1961年,笔名云仲林,号道宏居士。少时即迷于书画,遍访名师,,虚心求教,获益匪浅。 后师承古人进、石田、吴伟、等古人,专攻花鸟、山水,长于人物,不拘传统而自立。笔墨苍厚、严实,自成一体…… 【第2句】我理想中的画家总是长发飘飘,穿着独特,并随时流露着艺术气息。 但是与唐壮怀老师的见面完全打破了我的理想,他穿着得体,语气温和和那始终挂在嘴角的微笑。他不只和我聊画画,还说论古今……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内心确十分崇拜,从谈话中我突然能够领悟他的“唐氏荷花”灵气的所在,以及他的绘画魅力,令我深深折服。 【第3句】徐庶之先生画集中充满着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在艰苦迁徙途中表现出牧人的豪情,如《塞外鸣驼走天涯》、《驼铃响碎万山秋》、《登得一山又一山悠悠来去有何难》;在高山密林中抒发牧人的幽情,如《凌风直上翠微巅》、《松林深处养鹿闲》、《白杨千障牧牛来》;在劳动中表现人民欢情,如《伊犁河上奶香飘》、《除却冬装为尔忙》;在牧野中表现人们的爱情,如《风景宜人情语长》等等。 徐庶之先生笔墨有情,触景生情,以情动人,一幅幅画面表现了新疆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留恋故土,乐观幽默的动人情感。同时也反映徐庶之先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艺术的涵养。 【第4句】南宋画家。僧,号牧溪,蜀(今四川)人,生卒年不详,其艺术活动主要约在13世纪60-80年代之际。 [薜居下(乾德初兵部侍郎)之后,宣和间在长沙出家,南宋理宗、度宗时为临安(今杭州)长庆寺僧,与日僧圆尔辨圆(1202—1280)同为径山无准禅师(1178—1249)之法嗣。性英爽,嗜酒。 正义爱国,敢于语伤奸相贾似道,遭追捕后,避祸于绍兴丘氏家。至元朝,在天台山万年寺圆寂。 法常既是位佛教阐扬者,又是位天才画家。工山水、佛像、人物、龙虎、猿鹤、禽鸟、树石、芦雁等,皆能随笔写成,极有生决心书,墨法蕴藉,幽淡含蓄,形简神完,回味无穷。 他继承发扬了石恪、梁楷之水墨简笔法,对沈周、徐渭、八大、“扬州八怪”等均有影响。虽在生时受冷遇,却开后世文士禅僧墨戏之先河,并对日本水墨画之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被誉为“日本画道之大恩人”。 【第5句】列 宾:俄罗斯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列宾与法国绘画巨匠莫奈,同为19世纪后期欧洲美术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级人物。他们的艺术在欧洲的东西部,各领一方风骚,影响力延伸到整个20世纪。 卢 梭 由素人画家跃居为近代朴素绘画大师的卢梭,是一位自学成功的典型画家。他的作品糅和了现实与梦想,充满了自然原始的天真活力。 【第6句】雪斋先生自幼学习文学艺术,擅长书法绘画。是著名书画家,辛亥革命后,以书画为生,早在1930年就执教于辅仁大学美术系,任教授兼系主任。 并组织“松风画会”,研究国画艺术,培育了大批人材。他擅长画山水、马、墨兰等。 书法学米芾、赵孟頫,融米赵于一体,独具一种谨严而又潇洒的神韵。他同时也是古琴家,新中国解放后不久参与组织北京古琴研究会,联络同好,切磋琴艺,使传统古乐得以流传发展。 【第7句】应野平古稀之后,依旧恪守“笔墨当随时代”,时代需要精品的创作理念,反复锤炼绘画语言,精勤探究表现形式,熔铸古今,强化个性,为丰富、完善现代水墨的笔墨技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晚年他的笔墨趋于厚重、凝练、旷逸、雄健,善以简约、拙秀的书法笔意刻画山石、树木、流泉、村居,兼用浓淡多变的墨色晕染、皴擦。 增加物象的厚度和层次感,以块面代替点、线,局部留白、虚化,表现光照与色阶,敷色或浓重,或雅澹,色墨相渗,韵致微妙,既得南派山水的秀润、清隽,又具北派山水的厚重、滋实,一画既成,喜题自作诗词,集诗、书、画于一炉,以精、气、神赋新格,终臻人画俱老之纯青之境。【第8句】贾涤非的作品,不以观念设计和理性思考见长,突出的是艺术家的直觉与生命的自发性,而这两点正是原始艺术的特徵。 所有的原始艺术最显著的共同特徵是强烈的生命力。正如亨利.摩尔所说:“这种生命力是人们对生活所作出的直率和迅疾的反应而形成的一种东西。 对这些人来说,绘画并不是一种计算或学术活动,而是一个表达强力的信念、愿望和恐惧的手段。”贾涤非创造了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以其率而强烈的情感。 自由的想象和敏感的形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纯洁的自然之门,在那爵我们对自己的生存若有所悟,增强了生活勇气与渴望。【第9句】女性对衣服和鞋子有着天生的热爱和欣赏,彭薇自然也不会例外。 她画这些鞋子衣服,最初是惊叹于它本身的美,而后惊喜于以传统的中国纸、颜料和毛笔将其展现出来的文化蕴涵。于是,彭薇画了一年时间的鞋子,又画了一年时间的服饰。 有人把彭薇的画喻作她自已的“私房画”,因为这些宣纸上的女鞋与服饰,象是古代某位大家闺秀或富家妇孺所有。尽管绣印着钟鸣鼎食、恣意耽乐的富贵景象,但是,生命如烟,而今一切复归于黯然,空留一纸繁华。 读彭薇的画,似能体味到一种隐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