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枯草美的七字诗句

1.描写枯草的诗词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 · 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先秦·屈原《离骚》

兮,恐美人之迟暮 —— 先秦 · 屈原《离骚》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 魏晋 · 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唐 · 王维《观猎》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汉 · 刘彻《秋风辞》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 唐 · 白居易《村夜》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魏晋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 唐 · 高适《燕歌行》

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 宋 · 孙洙《河满子·秋怨》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 清 · 曹雪芹《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 清 · 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 清 · 纳兰性德《蝶恋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56532花·又到绿杨曾折处》

参考资料

古诗词网:http://www.gushiwen.org/GuShiWen_6a83cf9452.aspx

2.描写枯草的诗词

1、枯草曾沾雨露恩

白居易

《江南遇天宝乐叟》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1323638

2、枯草被西陆

储光羲

《哥舒大夫颂德》

3、北风动枯草

刘长卿

《从军六首》

4、朔风萧萧动枯草

刘长卿

《疲兵篇》

5、枯草似无人

卢纶

《过司空曙村居》

6、枯草净无烟

卢纶

《送彭开府往云中觐使君兄》

7、细碎枯草多兰荪

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

8、石缝衔枯草

贾岛

《访李甘原居》

9、风收枯草定

许棠

《送李左丞巡边》

10、闲向斜阳嚼枯草

李家明

《咏卧牛(元宗游后苑,登台,见牛晚卧美荫。》

11、家童烧枯草

苏轼

《东坡八首(并叙)》

12、野火烧枯草

苏轼

《荆州十首》

13、天山八月霜枯草

陆游

《道室杂咏》

14、枯草霜花白

陆游

《霜月》

15、但悲鬓色成枯草

陆游

《武昌感事》

16、枯草老牛噍

陆游

《夜兴》

17、满庭枯草闭柴门

陆游

《一钱》

18、萤火出枯草

当代

钱钟书

《新岁见萤火》

19、士气欲如枯草死

方回

《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

20、萧飒枯草中

方回

《西斋秋感二十首》

21、燃枯草带硝

方回

《喜刘元煇再至用前韵二首》

22、墙头枯草半青黄

方岳

《秋热》

23、枯草生秋田

方岳

《送俞尉》

24、枯草闹风雨

黎廷瑞

《杂感六首》

25、至今山下无枯草

林季仲

《郊行感怀》

26、区区枯草宁有知

刘黻

《喜雨呈赵使君》

27、百芳变枯草

梅尧臣

《鸡冠花》

28、鹘翻枯草去

释文珦

《西风》

29、余雪沾枯草

司马光

《虎牢关》

30、寒风偃枯草

宋伯仁

《梅花喜神谱·小蕊一十六枝》

31、家僮烧枯草

苏轼

《东坡八首》

32、野火烧枯草

苏轼

《荆州十首》

33、潜发枯草萌

苏辙

《立冬闻雷》

34、柳色犹枯草正腓

王珪

《柳河馆》

35、认得打围枯草际

王镃

《胡地曲》

36、世事荣枯草短长

王镃

《暮秋寄仙洲舍弟》

37、枯草但平芜

许月卿

《挽番阳戴如曾贡士母金氏》

38、夜然枯草昼服箱

岳珂

《玉唾壶》

39、想当枯草穷秋时

赵汝譡

《遗虎皮谢》

3.冬日枯草的诗句

离情别绪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别情。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京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二、古诗词中的花鸟虫鱼 1、带“花”字的诗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唐·李白《月下独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唐·杜甫《登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带鸟的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四首》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唐·白居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3、绘虫的诗句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宋·乐雷发《秋日行村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清·黄景仁《杂感》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

——清·朱景素《樵夫词》 未悉前头花好否,且令蜂蝶作前驱。——宋·杨万里《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 南窗一枕睡初觉,蝴蝶满园如雪飞。

——明·华幼武《睡起》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4、绘鱼的诗句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清晓入池塘。——元·宋禧《即事》 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

——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 三、古诗词中的山水风光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 》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

4.形容枯草的成语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苍翠欲滴 苍翠:深绿。

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草木皆兵 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草木俱朽 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

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 出处:《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草木萧疏 萧疏:冷落,稀稀落落。花草树木都已枯萎凋谢。

形容深秋景象。 出处:《晋祠》:“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草木愚夫 旧时农民的谦称。象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

也指人对农民的蔑称。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草木知威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出处:《新唐书·张万福传》:“朕谓江淮草木亦知尔威名。” 春风化雨 化:化生和养育。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 摧枯拉朽 枯、朽:枯草朽木。

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轻而易举。

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摧朽拉枯 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出处:清·昭连《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大地春回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

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出处: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六章:“楼三室的对联,引用了古人的诗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

’横额是:‘大地春回’。” 大地回春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

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二回夹注:“阴历正月初三日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故诹吉于初四日。”

东风化雨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风兵草甲 犹言草木皆兵。 出处:《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风靡一时 风靡:草木随风倒下,引伸为很风行。形容事物在一个时期里极其盛行,象风吹倒草木一样。

出处:秦牧《幻想的彩翼》:“《牡丹亭》的故事曾经那么风靡一时,赚了不少人的热泪,就是一个例证。” 夫荣妻贵 荣: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

指丈夫光荣,妻子也随之尊贵。 出处:《仪礼·丧服》:“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矣。”

荟萃一堂 荟萃:草木繁茂,引申为杰出人物或精美东西的聚集;一堂:指在一个厅堂里。形容难逢的盛会。

绝其本根 本:草木的根。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拉枯折朽 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同“摧枯拉朽”。 拉朽摧枯 摧折枯朽的草木。

形容轻而易举。也比喻摧毁腐朽势力的强大气势。

同“摧枯拉朽”。 人非草木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同“人非木石”。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众人道:‘上复观察,小人们人非草木,岂不省的?’” 荣华富贵 荣华:草木开花,比喻兴盛或显达。

形容有钱有势。 出处:《管子·重令》:“而群臣必通外请谒,取权道,行事便辟,以贵富为荣华以相稚也,谓之逆。”

汉·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山童石烂 指山无草木,石头腐烂。

比喻不可能有的现象。 声情并茂 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伸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头童齿豁 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

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万古长春 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

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望风披靡 披靡:草木随风倒伏。

草一遇到风就倒伏了。比喻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没有交锋就溃散了。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汉书·杜周传》:“天下莫不望风而靡,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骨肉亲属莫不股粟。”

蔚然成风 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日本国内,自望族以至一般文士,摹仿唐诗蔚然成风。”。

5.很优美的七字诗句

要全诗吗?

题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只,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李白,把酒问月(非全诗)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金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非全诗)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九龄 望月怀远(非全诗)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黄梅时节家家雨,清水池塘处处蛙

燕子来时新设,梨花落后清明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画图省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何须浅碧青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形容青松的七字诗句,和硕果累累的七字诗句

1、《题流沟寺古松》

作者: 白居易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

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题子侄书院双松》

作者: 曹唐

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

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

莫教取次成闲梦,使汝悠悠十八年。

《松》

作者: 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涧松》

作者: 崔涂

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

《咏南岳径松》

作者: 狄焕

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

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

《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

作者: 杜甫

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欲存老盖千年意,为觅霜根数寸栽。

《戏题松树》

作者: 皎然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

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

《画松》

作者: 景云

画松一似真松树,且待寻思记得无

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题苏仙宅枯松》

作者: 李涉

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

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

《松》

作者: 廖匡图

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

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

直待素秋摇落日,始将凡木斗荣枯。

《庙庭偃松诗》

作者: 刘禹锡

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忽从憔悴有生意,

却为离披无俗姿。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

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

2、《山行》

作者:杜牧【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