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两个东西很像,外形上很像的成语中华成语大词典 毫无二致 【拼音】:háo wú èr zhì 【解释】: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毫无二致。” 【示例】: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实在是~。 ★郭沫若《屈原研究》 【近义词】:一模一样 【反义词】:天差地别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完全一样 【英文】:just the same 【日文】:少も违わない 2.形容两个事物差不多的成语大同小异、相差无几、如出一辙、千篇一律、一模一样 一、大同小异 【解释】: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译文】:大同与小异同,这就是小异同;万物都同完全不同,这就叫做大同异。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用于比较 【近义词】如出一辙、求同存异、小异大同、云泥之别、并行不悖、神肖酷似、相差无几 【反义词】天悬地隔、天差地别、迥然不同、天渊之别、迥乎不同、天壤之别、大相径庭 二、相差无几 【解释】: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出自】:先秦·李耳《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译文】:只有他和阿,从生到死相去几何?好的和坏,相去怎么样? 【近义词】八九不离十、未达一间、不相上下、并无二致、大同小异 【反义词】截然不同、天壤之别、大相径庭 三、如出一辙 【解释】:辙:车轮碾轧的痕迹。好像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出自】: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一:“此四人之过,如出一辙。” 【译文】:这四个人的过错,如出一辙。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言论和行动等 【近义词】如同一口、大同小异、千篇一律、一模一样、别有风味、墨守成规 【反义词】背道而驰、独出心裁、独辟蹊径、别具一格、不拘一格、众口难调、独具匠心 四、千篇一律 【解释】: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出自】: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 【译文】:张公虽然又千篇,还是一种风格而已。“宋.苏轼《答王学校书》:“现在考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也满足的。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照猫画虎、如出一辙、千人一面、老生常谈、规行矩步、如法泡制、一成不变 五、一模一样 【解释】:样子完全相同。 【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今日抬头一看,却见他黄着脸、秃着头,就和前日梦里揪他的师姑一模一样,不觉就懊恼起来。” 【示例】:这两件衣服从颜色到款式虽然~,但质量却有很大差别。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或物 【近义词】如出一辙、大同小异、毫无二致、毫发不爽、千篇一律、一模二样 3.有哪些形容“相似”的诗句1.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宋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释义: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明代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释义: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代: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释义:春去夏来,花开花谢,亘古如斯,唯有伤心的人、痛心的事,令我愁肠百结,一想到这些,还没有开口我就泪如雨下。 5.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代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释义:年年岁岁繁花依旧,岁岁年年看花之人却不相同。 6.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唐代赵嘏《江楼旧感 / 江楼感旧》 释义: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唐代李白《将进酒》 释义: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释义: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9.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释义: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10.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代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释义: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4.从下面几个食物中,选两个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它们1.我要赞美(荷花),因为它(高洁)。我选用古人的诗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我要赞美(梅花),因为它(清幽)。我选用古人的诗句是(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唔 另外的话 借用另两位的吧 问主方便点 赞美(竹子),因为它(坚韧),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赞美(梅花),因为它(高洁),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我要赞美(松树 ),因为它( 高洁 )。我选用古人的诗句是(要是松高洁,待到雪花时 。 ) 2.我要赞美( 兰花 ),因为它( 幽香 )。我选用古人的诗句是(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5.形容相似的诗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木春。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昔我往兮,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去年元月夜,花市灯如昼。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夜,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年携手处,游遍芳丛。 6.形容对两个东西喜欢的程度一样的成语一视同仁 yī shì tóng rén 【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结构】联合式。 【用法】形容平等待人;不分亲疏厚薄。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正音】视;不能读作“sì”。 【辨形】仁;不能写作“人”。 【近义词】天公地道、等量齐观、相提并论 【反义词】另眼相看、厚此薄彼 【例句】厂长在会上说:“只要认真工作;努力钻研技术;职工无论年龄、职务~;都可得到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