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吹箫的诗句1.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 绮怀 清代: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3.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宋代: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4. 满江红·敲碎离愁 宋代: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5. 过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2.关于吹箫的诗句有哪些《满江红·敲碎离愁》 宋代: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译文: 仿佛要把我满怀的离愁敲碎似的,纱窗外,阵阵清风把翠竹摇得簌簌作响。自从他走了之后,悠扬的玉箫声也从此听不到了。我倚在高楼上苦苦思念着,有多么孤独冷清! 眼前已是暮春三月,到处飞絮落花,令人怎么能够开怀。举头望去.远处的群山一片碧绿——眼看夏天就要来了。有什么办法呢?我只有拿起他寄来的信,从头再读一遍。 倾诉相思的字句,徒然充满了信纸。可是相思之情,何时才能得到满足?哎,是什么东西滴落衣襟上?那是满把的泪水啊!但愿漫山遍野的芳草,不至于让他迷失道路。 讨厌的是簇簇垂杨,却老是遮断我眺望的视线。最凄苦的时刻,就是月亮在苍茫的暮色中升起来时,我还倚着栏杆守候着、守候着,却不知守候什么。 2、《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3、《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宋代: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译文: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 《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 明诚既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 ?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4、《过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译文: 我自创的新调,音韵是如此和谐美妙;小红轻轻地唱着,我为她伴奏,吹着洞箫。 一曲唱完,小船已摇过了吴江县城;回望经过的水路,轻烟绿波,还有那一座座美丽的石桥。 5、《长安古意》 唐代:卢照邻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译文: 楼阁上的仕女与别人相对望而不知对方是谁,路上相逢又会知晓对方? 问她们可曾吹箫,她们答说曾经学习舞蹈度过花样年华。 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就是死了也心甘情愿;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厮守在一起,愿做凡人不羡慕神仙。 比目和鸳鸯真是值得羡慕,只是君看不见他们成双结对。 3.关于吹箫的诗句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绮怀 清代: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宋代:李清照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满江红·敲碎离愁 宋代:辛弃疾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过垂虹 宋代:姜夔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4.古诗中描写吹箫的诗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苏轼《赤壁赋》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 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汉乐府《七日夜女歌》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掩银屏,垂翠袖。 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纳兰容若《鬓云松令》。 5.有关吹萧古诗最佳答案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萧? 【诗文解释】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远远流消,秋天快要过去了,草木还没有凋落。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 【词语解释】 二十四桥:扬州名桥二十四。 【诗文赏析】 扬州之盛,唐世艳称,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首诗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不衰。韩绰不知何人,杜牧集中赠他的诗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哭韩绰》,看来两人友情甚笃。 这首诗当作于诗人离开江南之后。诗人想念友人,很关心友人近期的状况,充满了深厚的情意。 这首诗意境优美,风调悠扬。 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6.古诗中描写吹箫的诗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汉乐府《七日夜女歌》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纳兰容若《鬓云松令》 7.描写吹箫的诗词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赤壁赋》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汉乐府《七日夜女歌》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纳兰容若《鬓云松令》九月秋凉兮 四野飞霜 日月征战兮 终归刘邦白发老母兮 盼断肝肠 妻子何堪兮 独守空房弟兄想见兮 跺足拭掌 姐妹思念兮 雨泪千行故交好友兮 登门看望 窗兄窗弟兮 问短问长何不思故兮 各奔家乡 居家团圆兮 永得安康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苏轼《赤壁赋》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风骖不驾缨,翼人立中庭。 箫管且停吹,展我叙离情。【汉乐府《七日夜女歌》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8.有关箫的诗句1、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秋风辞》两汉:刘彻 译文:吹起箫来打起鼓,欢乐过头哀伤多。 2、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 译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3、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忆秦娥·箫声咽》唐代:李白 译文:玉箫的声音悲凉呜咽,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秦家的楼上正挂着一弦明月。 4、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宫中行乐词八首》唐代:李白 译文:羌笛之声如龙吟出水,箫管之声如凤鸣下空。 5、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登峨眉山》唐代:李白 译文:我在云间吹奏玉箫,在山石上弹起宝瑟。 9.搜集箫的诗句,有哪些1.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徐志摩《再别康桥》 2.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箫默。 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三千流水三千恨,一箫一人一片天。 5.四面楚歌起,垓下箫声诀 6.飞雨吹枰近黄昏,轻衣缦舞做俗尘, 玉箫吹断且共酒,幽轩坐隐月照魂。 7.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 8.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苏轼《前赤壁赋》 9.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10.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1.箫来天霜,琴生海波——袁枚《随园诗话》 12.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 13.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鲍照《采菱歌》 14.咏怀 阮籍 驾言发魏都,南向望吹台。 箫管有遗音,梁王安在哉? 战士食糟糠,贤者处篙莱, 歌舞曲未终,秦兵已得末, 夹林非吾有,朱宫生尘埃, 军败华阳下,身竟为土灰。 15. 感怀 曾瑞 溪边倦客停兰棹, 楼上何人品玉箫? 哀声幽怨满江皋, 声渐悄, 遣我闷无聊。 16.梅梢月 张弘范 西风落叶长安, 夕阳老雁关山。 今古别离最难。 故人何处? 玉箫明月空闲。 17.《漫感》: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18.一岸江风送柳笛,两园春雨带箫笙。 19.潇潇风,漫漫途,寒铠铁骨,踏破箫音过塞关。一路黄沙风万里,故土只在云天处。 从此胡笳柳笛声,不带箫音过玉门。 20.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21仙人凤咽琼箫,怅断魂送远,《九辩》难招。 22.不知如血残阳里,谁家箫声泣秋风 23.三叠阳关渭城酒,二分明月广陵箫。 24.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传说是李白大人写的《忆秦娥》 25.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 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 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惜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26.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柳永《望海潮》 27.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是元夜。——蒋捷《女冠子》 28.天阔云闲,无处觅箫声。 ——卢祖皋《江城子》 29.风消绛蜡,露浥红葩,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0.一天幽怨欲谁谙?词客如云气正酣。 我有箫心吹不得,落花风里别江南 31.年华风柳共飘潇,酒醒天涯问六朝。 猛忆玉人明月下,悄无人处学吹箫。 32鹧鸪天 月冷箫寒醉千杯,一声桔梗泪轻垂. 痴心自古情为冢,不尽愁肠爱相随. 东流水,雁南飞. 从来天意几人回. 多少相思无寻处,便到天涯梦不归. 33.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34.倚怀 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星河入望遥。 似此星辰肺昨夜,为谁风露立终宵。 缠绵相思抽残茧,婉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来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希望没打错字) 35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 ——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 36宛转莺声隔水听,又寻残梦过长亭。 别般滋味说痴情。 已分琴箫成合曲,哪堪离散似飘萍。 愁丝新向鬓边生。 37从此琴箫隔玉关。 冷烛西窗君独守,哪堪秋夜雨潺潺! 湘水珠云各一天,敢因迢递误前缘。知音不必愁箫史,会绾龙车到日边。 莫将恩怨说相思,锦瑟瑶琴聚有时。篱菊也知人寂寞,临风先发向南枝。 金缕曲·秋夜怀人 38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39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40气塞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也差不多了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