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垂老的诗句

1.《垂老别》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对诗句的品行

《垂老别》翻译:四野的战争还没得到安平,我已经老了却得不到安宁。

子孙们在战场上尽都殉难,兵荒马乱又何需老命苟全。扔掉拐杖出门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为我流泪辛酸。

庆幸牙齿完好胃口还不减,悲伤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男儿既披戴盔甲从戎征战,也只好长揖不拜辞别长官。

听到老伴睡路上声声哀唤,严冬腊月仍然是裤薄衣单。明知道死别最后一次见面,贫贱夫妻怎么不怜她饥寒。

今朝离去永不能回返家园,犹听她再三劝我努力加餐。土门关深沟高垒防守坚严,杏园镇天险足恃偷渡实难。

形势变不比当年邺城之战,纵然是死去时间也有宽限。人生世上都有个离合悲欢,哪管你饥寒交迫衰老病残!想以前少壮年华国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蹰长吁短叹。

普天下应征入伍戒备森严,战争的烽火已弥漫了岗峦。尸骸积山一草一木变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红遍。

战火遍地何处觅人间乐园,勤王杀敌又岂敢犹豫盘桓。毅然地抛弃茅棚奔赴前线,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断肺肝!创作背景 此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

乾元元年(758年)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旋即,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城(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十分可喜。然而昏庸的唐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诸军不设统帅,只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诸军不相统属,又兼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遂在邺城大败。

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各自镇守。安庆绪、史思明几乎重又占领洛阳。

幸而郭子仪率领他的朔方军拆断河阳桥,才阻止了安史军队南下。为了扭转危局,急需补充兵力,于是在洛阳以西、潼关以东一带强行抓丁,连老汉、老妇也被迫服役。

此诗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赏析】 一开头,诗人就把老翁放在“四郊未宁静”的时代的动乱气氛中,让他吐露出“垂老不得安”的遭遇和心情,语势低落,给人以沉郁压抑之感。

他慨叹着说:“子孙都已在战争中牺牲了,剩下我这个老头,又何必一定要苟活下来!”话中饱蕴着老翁深重的悲思。战火逼近,官府要他上前线,于是老翁把拐杖一扔,颤巍巍地跨出了家门。

“投杖出门去”,笔锋一振,暗示出主人公是一个深明大义的老人,他知道在这个多难的时代应该怎样做。但是他毕竟年老力衰了,同行的战士看到这番情景,不能不为之感叹唏嘘。

“同行为辛酸”,就势跌落,从侧面烘托出这个已处于风烛残年的老翁的悲苦命运。“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牙齿完好无缺,说明还可以应付前线的艰苦生活,表现出老翁的倔强;骨髓行将榨干,又使他不由得悲愤难已。这里,语气又是一扬一跌,曲折地展示了老翁内心复杂的矛盾和变化。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作为男子汉,老翁既已披上戎装,那就义无反顾,告别长官慷慨出发了。

语气显得昂扬起来。 接下去,就出现了全诗最扣人心弦的描写:临离家门的时候,老翁原想瞒过老妻,来个不辞而别,好省去无限的伤心。

谁知走了没有几步,迎面却传来了老妻的悲啼声。他唯一的亲人已哭倒在大路旁,褴褛的单衫正在寒风中瑟瑟抖动。

这突然的发现,使老翁的心不由一下子紧缩起来。接着就展开了老夫妻间强抑悲痛、互相爱怜的催人泪下的心理描写:老翁明知生离就是死别,还得上前去搀扶老妻,为她的孤寒无靠吞声饮泣;老妻这时已哭得泪流满面,她也明知老伴这一去,十成是回不来了,但还在那里哑声叮咛:“到了前方,你总要自己保重,努力加餐呀!”这一小节细腻的心理描写,在结构上是一大跌落,把人物善良凄恻、愁肠寸断、难舍难分的情状,刻画得入木三分。

正如吴齐贤《杜诗论文》所说:“此行已成死别,复何顾哉?然一息尚存,不能恝然,故不暇悲己之死,而又伤彼之寒也;乃老妻亦知我不返,而犹以加餐相慰,又不暇念己之寒,而悲我之死也。”究其所以感人,是因为诗人把“伤其寒”、“劝加餐”这类生活中极其寻常的同情劝慰语,分别放在“是死别”、“必不归”的极不寻常的特定背景下来表现。

再加上无可奈何的“且复”,迥出人意的“还闻”,层层跌出,曲折状写,便收到了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 “土门”以下六句,用宽解语重又振起。

老翁毕竟是坚强的,他很快就意识到必须从眼前凄惨的氛围中挣脱出来。他不能不从大处着想,进一步劝慰老妻,也似乎在安慰自己:“这次守卫河阳,土门的防线还是很坚固的,敌军要越过黄河上杏园这个渡口,也不是那么容易。

情况和上次邺城的溃败已有所不同,此去纵然一死,也还早得很哩!人生在世,总不免有个聚散离合,哪管你是年轻还是年老!”这些故作通达的宽慰话语,虽然带有强自振作的意味,不能完全掩饰老翁内心的矛盾,但也道出了乱世的真情,多少能减轻老妻的悲痛。“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眼看就要分手了,老翁不禁又回想起年轻时候度过的那些太平日子,不免徘徊感叹了一阵。情思在这里稍作顿挫,为下文再掀波澜,预为铺垫。

“万国”以下六句,老翁把话头进一步引向现实,发出悲愤而又慷慨的呼声:“睁开眼看看吧。

2.求描写繁华已逝之类的诗句~

1.等待是一生最初的苍老。

2.一晃神,一转眼,我们就这样垂垂老去 。

3.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4.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5.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6.有些事一转身就一辈子。

7.在经年后,感叹,那两个少年: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8.奈何桥下的花 ,见证了谁与谁的两世繁华。

9.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我而今各在水一方,又恐相见泪染妆

10.青春,是一道明媚的忧伤

11.想念与追忆擦出的花火,是堪比烟花的寂寞。

12.等到风景看透 请你们也还在一起看细水长流

13.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过目不忘的的萤火,右手里是十年一个漫长的打坐。

—————————————————————————————————

我挑了几个符合问题的,不知道LZ满不满意

3.描写兄妹情的诗句

弟妹二首 【唐】王维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同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 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

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 除夜寄弟妹 【唐】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感怀弟妹 【唐】沈千运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拆。

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 神仙杳难准,中寿稀满百。

近世多夭伤,喜见鬓发白。 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

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 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

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

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 唯念得尔辈,时看慰朝夕。

平生兹已矣,此外尽非适。 寄江上弟妹 【唐】许棠 无成归未得,不是不谋归。

垂老登云路,犹胜守钓矶。 大荒身去数,穷海信来稀。

孤立皆难进,非关命独违。

4.描述不识民间疾苦的诗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三吏,三别” 三吏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一作却)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一作致此)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乾。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5.求形容年老体弱的诗句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李密)

万里悲秋2113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5261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杜甫)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年少君不睹。4102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江畔老人愁》)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沐浴》白居易1653 )

白发催年老回,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岁暮归南山》孟浩然 )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垂老别》杜甫)

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幽情答。(《听雨》陆游)

6.形容坎坷的诗句

1.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 亦有英姿限时命,坎坷名不登文场。

3. 坎坷一生何所用,它年湖海一渔竿。

4. 古来贤俊多坎坷,道与世违胡足诧。

5. 救死恐不及,岂复悲坎坷。

6. 多经坎坷增交谊,遂判云龙断夙因。

7. 今逢又坎坷,令子驰风尘。

8. 君亦晚坎坷,有句怨弃遗。

9. 如今三见子,坎坷为逐臣。

10. 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风尘。

11. 未信此身长坎坷,细看造物实玄微。

12. 禀生坎坷今当泰,积善初终志不移。

13. 戒奚勿躁步,世路方坎坷。

14.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5.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16.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7.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8.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9. 一生坎坷事,几折饮酒歌。

20.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21.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22. 浑浑噩噩近三十,一事无成两鬓丝。

23. 漂泊频年太坎坷,风霜历尽志难磨。

2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5.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26.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要相思无尽处。

27.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8.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9.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30. 屋漏偏遭连阴雨,破船偏遇顶头风。

31.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32.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33.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34.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35.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36. 相逢本是一场梦,分手何故太匆匆?

37.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38.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9.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飞来。

40. 月与风依久,不见去年人。

41. 最是惨将别离后,一壶漂泊在天涯。

42.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43.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44.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5. 我自流浪到天涯,君似明月在长空。

7.描写唐衰败的诗句

忆昔二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其中所描述的人民安乐、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在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戛然而止,“渔阳鼙鼓动地来”,致使“九重城阙烟尘生”——“安史之乱”爆发了,伟大的唐朝自颠峰急剧向下滑落,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幕历史大戏,至此灯光一下子黯淡了。但是,江山代有英杰出。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时代,又会有新的英雄因时依势而出,五彩眩然,英姿勃发,令人目不暇接。

早 雁

杜 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

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

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

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

水多菰米岸莓苔。

《早雁》是一首借物寓意之作。杜牧生活的晚唐社会,正是唐帝国的多事之秋。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居住在塞北的回纥奴隶主贵族军事集团,乘唐王朝腐败之机,向南骚扰,大肆屠杀掠夺,使得边地人民四处流散,无家可归。诗人看到南迁的征雁,触景兴怀,表达他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马嵬坡

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 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日圣明天子事, 景阳宫井又何人。

曲 江

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 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 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 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 若比伤春意未多。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一片伤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另外还有一些你可以参考的:

皮日休的《橡媪叹》、杜荀鹤的《山中寡妇》、聂夷中的《咏田家》、陆龟蒙的《村夜》二篇等,都揭露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以及战乱所造成的巨大灾难,语言通俗易懂,有较高的思想性。

韦庄的《古离别》、《台城》在艺术上较有成就,却流露出浓厚的凄惋感伤的末世情调。

杜甫的三吏:《石壕吏》 《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 《垂老别》都是反映人民生活的疾苦。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