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合换届主题的诗句1、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论诗》 【全诗】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全诗】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 【全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怎么用一诗句形容人见多识广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离思五首》的第四首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这首再延伸一些近一步的解释是说。痴迷在你爱的大海里,陶醉在你的梦幻里,我就不会再对其它女人感兴趣。爱你没有人比得上你,你是最好的。你走之后也没有人能代替你,其他女人再美我没心思去爱,因为心里只有一个你…… 作者把亡妻和对亡妻的感情比喻为至大至美的沧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之云,相形之下,任何水或云都暗然失色,正因为他对亡妻怀有如此深厚的怀恋之情,才会对其他女子(以花从为喻)视而不见,即使看到了也非常淡漠厌倦,更不用说会有缠绵绻恋之念了,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物喻情,以典达意的手法,运用极其巧妙,含意丰富,是少有之佳作. 写到这个境界真的不容易。 元稹的这首绝句,不但取譬极高,抒情强烈,而且用笔极妙。前两句以极至的比喻写尽怀念悼亡之情,“沧海”、“巫云”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两句的“懒回顾”、“半缘君”,顿使语势舒缓下来,转为曲婉深沉的抒情。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全诗情调而言,它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又少。 3.宣传声势大,效果好怎么用诗句形容宣传声势大,效果好,可以用如下诗句形容: 1、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2、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扩展资料: 1、“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出自宋代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全文如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的解析: 这是全词的高潮所在,也是诗人感情的高潮所在。诗人作主人,请万象(天地万物)作客人,舀尽西去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浅酌的招待天地万物,这是何等气势。 2、“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句诗的作者是林则徐,意思是“大海以天际作为其岸,当我登上高山的时候我就是最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