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专注专心”的诗句有哪些描写“专注专心”的诗句有 1.《题黄景文诗》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病叟懒亲灯久矣,得君贽卷阖还开。 专心致意刻成楮,有胆通身占断梅。 中的孟云非尔力,钻坚颜叹竭吾才。 旧时奇字今忘却,不是无人载酒来。 2.《放鹊》 年代: 宋 作者: 梅尧臣 鹊为禽之灵智兮,胡蹈机而不知。 为席皁以困束兮,固性命之将危。 喜远人之至止兮,始屡验以如期。 向何预觉兮,此何自昏。 岂专心以谋食兮,昧目前之祸根。 苟所履必虑患兮,莫若去人远以图存。 屑余秣以致死兮,诚咎尔而无耻。 维群鸣之苦伤兮,使吾心之测尔。 予测孔孟兮尔自解则艰,皁听予言兮释尔而还。 抚尔呪尔无甚顽,后谁恤尔兮拓弹方弯。 3.《逍遥咏》 年代: 宋 作者: 宋太宗 论功须是一阳初,二八调和作楷模。 固济但牢封密闭,莫教中道有差殊。 依时消息专心记,在意停腾运火徐。 日月无亏明节候,从容愿所不踌躇。 4.《入道诗十九首》 年代: 宋 作者: 王庆升 夜认长夫总一般,坎男离女共同欢。 专心直待阴阳足,却马休兵国自安。 5.《送刘道士之山阴阅藏书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章甫 拄杖横肩自如,醯鸡无瓮从渠。 著脚千岩万壑,专心琳札青书。 2.形容孩子刻苦读书的诗句有哪些一、宋代 叶采《暮春即事》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译:屋顶上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落到砚池中。 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晓得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 二、唐 颜真卿《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译: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三、唐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 若不是被来往行人赞赏的逗笑打断了思绪,我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四、宋代:朱熹《劝学诗 / 偶成》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431356636,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五、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古人在学习上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3.形容孩子上课专心开心的词语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 处 《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尚书·君陈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宵衣旰食 废寝忘食 手不释卷 持之以恒 废寝忘餐 夜以继日专心致志 乐此不疲 勤勤恳恳 勤学不辍 好学不倦 如饥似渴孜孜不懈 孜孜无倦 孜孜无怠 孳孳不息 循循善诱 水滴石穿 反义词 游手好闲 无所事事 无心进取 乐此不疲也行吧 4.描写孩子活泼可爱的诗句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儿童的诗句:“童子佩觿”(《卫风·芄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之一.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论是涉及儿童的诗句,还是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富有诗意,颇具童趣.涉及儿童的诗句,出色的有: 宋·叶绍翁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以儿童挑灯篱边捉蟋蟀的无忧无虑反衬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 宋·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 清·高鼎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拿放纸鸢上蓝天的活泼儿童来衬托春光的明媚.这些涉及儿童的诗句,在全诗中主要起衬托作用,诗中的儿童尚不能算是主角. 南宋·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儿童的心理也更为传神,儿童在诗中已成为主角.这里,诗人借儿童扑蝶、蝶戏儿童的描写,使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谓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唐·施肩吾的《**词》:“**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寥寥数语,便使一个弄巧成拙、天真烂漫的**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明·毛铉的《**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写**学小姑成婚时拜堂,既知“着新衣”,又知“羞见人”,并懂得以“双手结裙带”来掩饰自己的羞态,就使一个情窦初开而稚气未脱的**形象栩栩如生.这两首诗都是以儿童的稚态见其童心.唐·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前两句,着重写牧童的神态,突出一个“傲”字;后两句,突出一个“智”字,也即其“傲”的资本:既能驱牛耕田,又会吹笛.显然,此诗是以儿童的傲态见其智心. 唐·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农村男孩学钓鱼,突出“专心”二字,他怕“鱼惊”,专注于钓,其“侧坐”、以草隐身的形态显得天真、机灵,而“路人借问”、他“遥招手”而不应答的细节则使此儿童应急的情态更为逼真如画,个性也更为鲜明.这首诗可谓以儿童的智态见其专心. 5.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诗句有哪些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稚子弄冰》宋代:杨万里 译文: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2.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寄东鲁二稚子》唐代:李白 译文:我的娇女名叫平阳,手折花朵倚在桃树边盼我回家。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译文: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4.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唐代:杜甫 译文: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5.稚子莫喧哗,恐惊他。——《昭君怨·赋松上鸥》宋代:杨万里 译文:小孩子声音小一些,别惊动了鸥鸟。 6.形容人很专心的词语专心一志 [zhuān xīn yī zhì][出自:《荀子·性恶》:“今使途之人服术为学,专心一志,思索熟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于天地矣。”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地学习。 ] 解释: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专心致志 [zhuān xīn zhì zhì][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不由我不~搞这一套。(叶圣陶《招魂》) ] 解释: 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不知肉味 [bù zhī ròu wèi][出自:《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解释: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笃学不倦 [dǔ xué bù juàn][出自:明·方孝儒《与郑叔度书》:“中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笃学不倦,其至于古人也奚御,愿益加之意,以果所望。” ] 解释: 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笃学好古 [dǔ xué hào gǔ][出自:《三国志·吴志·孙瑜传》:“济阴人马普笃学好古,瑜厚礼之。” ] 解释: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出自: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 ] 解释: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埋头苦干 [mái tóu kǔ gàn][出自:我们从古以来,就有~的人。(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解释: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目不窥园 [mù bù kuī yuán][出自:《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董江都~,隐居求志,天人三策,伟大光明。(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况》) ] 解释: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坐不窥堂 [zùo bù kuī táng][出自:《三国志·魏郑浑传》:“张孟卓(邈)东平长者,坐不窥堂。”林教授成天在书房中看书,~,啥家务事也不干。 ] 解释: 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心无二用 [xīn wú èr yòng][出自:汉·桓谭《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自古道~。(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 解释: 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