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跳出世事不问世事的句子1.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2. 退傅况兼为隐伴,红尘那复举头看。 3. 吾将退而隐,尚得荣其视。 4. 更深应是枕双欹,思得臯夔事业齐。终为清时难退隐,出山甘被百禽啼。 5. 不容不辨屋三间,出好扃幽退隐闲。我蔽一言郡记取,黄扉未必似青山。 6. 林泉退隐作生涯。寂寞弃繁华。中山翠微仙子,满目泛灵砂。凝素液,混丹霞。坼瑶葩。云涛烟浪,岛外方壶,那里人家。 7. 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闲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穷达尽为身外事,浩然元气乐樵渔。 8.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9.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倚杖立去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10. 人总是想退隐乡间,海滨或者山林,你必定也对这种退隐生活十分渴望,可这种想法只是多见于最庸碌的常人,而你则有能力决定何时退隐到自己的内心。只有隐居到人的内心,一个人才能收获最多的平静和最少的烦忧。 11. 过这样一种生活:隐退。不是从闹市隐退到乡村,从广厦隐退到茅居,山林海滨之地也不是隐退的目的,隐退是为得宁静,而宁静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 12. 釆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13. 把酒言欢不问世事难料,书信谈情怎知岁月蹉跎。 14. 清幽竹林,竹叶飞舞。农家小舍,相依相伴。手拿书本,背靠大树。一人弹琴,一人吹萧。微风拂面,衣角飞舞。不问世事,笑谈人生。白首到老,永不分离。若是如此,一生足矣。 15. 退隐无山进乏媒,杜门芳草与苍苔。 2.不问世事的诗句千秋功过,几人湮没 不如清茶一杯,听雨看竹,忘却江湖世俗 不如清居幽巷,焚香读书,忘却功名利禄 不如身随黄土,安乐逝乎,忘却万里哀哭 不如江上渔火,水烟霁雾,忘却江南尘路 不如草田木屋,水车几户,忘却尘世苦楚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挣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做尘 只留香如故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憨山大师的《醒世歌》很经典的。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份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从来强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愆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种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3.关于不问世事却了然于心的诗句有哪些1.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翻译: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2.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 翻译: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3.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唐代:杜甫 翻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4.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宋代:范仲淹 翻译: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 翻译: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 翻译: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7.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宋代:陆游 翻译: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8.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翻译:宋代:辛弃疾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9.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宋代:辛弃疾 翻译: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10.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宋代:陆游 翻译: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4.形容世事变迁的句子,诗词,名言,最好标明出处及解释,也可自己想东海三为桑田。——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神仙传·麻姑》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本句大意是:大海变为农田,农田变为大海,这种变化已经反复三次。《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比喻世事变迁很大,也有简说为”沧海桑田”的,后以“人世沧桑”比喻世事巨变或多变。 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蒙古帝国大臣 耶律楚材 《鹧鸪天》 世事变迁名言 元·耶律楚材《鹧鸪天》。王气:指王朝的气运。千劫:佛家说世间一成一败叫一劫,千劫指时间久远。这两句大意是:古往争今来,代代王朝徒然地你兴我替,唯有桃李不管这些,在春风的吹拂之下,一年一度地开放。诗句通过世事的变迁,桃李的荣谢,表现了对世事、人生的慨叹。人事的兴替与自然景物的变迁浑然一体,增强了诗句的苍茫之气。这两句可用来表现世事沧桑之感。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唐代文学家 刘禹锡 《石头城》 唐·刘禹锡《石头城》。故国:故都,指金陵(石头城)。周遭:四周,指残破的城墙。空城:金陵在六朝时是繁华的都城,唐初废弃,二百余年来已成空城。这两句大意是:群山围绕故都,四周还存在残破的城墙;潮水拍打着已非京都的石头城又寂寞地落下。历史上,六朝均建都于金陵,且国祚极短。后代的文人骚客,多以金陵为题咏史怀古,总结历史教训。本诗也是如此,落笔便将读者带入苍莽悲凉的气氡之中,山川依旧,但石头城昔日的繁华已空无所有,就连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感到它的荒凉而默默退去。诗人将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有凉意的潮声中写,更显出故国的没落萧杀,人事的凄凉坎坷,诗境浑厚、深远,充满了伤感的情绪,很为时人推崇。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唐代诗人 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两句大意是:六朝文物早已不见,只有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古今相同。开元寺是宣州(今安徽宣城)的名胜,诗人任宣州团练判官时,常来此玩赏。此二句以诗人登临览景时勾起的古今联想,造成强烈的抒情气氛。六朝的繁华已成踪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天高云淡,只觉得人事沧桑,唯有自然景色,四时物候,自古至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诗人用笔淡泊,意境深远,使人萌生无限遐想,可用以抒发怀古之幽思。 5.表达世事艰难的诗句有那些啊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①。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②。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③。 注释注释 [注释] ①三人:指作者自己、明月、身影。 ②将:偕,和。 ③无情:忘情,尽情。相期:指相约。 邈:遥远。云汉:天河,此处指天上。 赏析赏析 [赏析] 我歌唱时月亮徘徊,我起舞时影子零乱。清醒之时一起欢聚,酒醉以后各自分散。 李白描写了一个以月影为伴的人酣饮歌舞的奇特场面。诗人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有情的人,和它们一同饮酒、唱歌、起舞,并且还要和月亮结成亲密无间的好友,由于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越发显出了诗人的孤独。 也抒发了作者清高、狂放不羁的情怀。这是一个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能施展才能,终生不得志的痛苦心情的流露。 全诗以动写静,以热闹写孤独,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②。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③。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④。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⑤。 高楼当此夜,汉息未应闲⑥。 注释注释 [注释]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匈奴曾困刘邦于此。 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 ⑤戍客:指戍边的兵士。 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赏析赏析 [赏析] 古乐府《关山月》传统的主题就是写征戍或远别之苦。李白此诗即叹息前方战士的苦辛和后方思妇的愁苦。 诗一开始以天山明月出没于苍茫云海起兴,由万里长风把人们带到遥远的边塞,接着写征战的激烈和战争的严酷。然后写戍客思归,闺妇怀远。 后四句,和他在《春思》中的“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有异曲同工之妙。诗的主题是反战,表现了诗人对征戍战士及其家属的无限同情。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苍茫、悲慨,感人至深。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①。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②。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③。 注释注释 [注释] ①共此时:在这个时刻都在赏月。 ②竟夕:终夜。 ③不堪:不能。 盈手:满握。梦佳期:希望能在梦中相见。 赏析赏析 [赏析] 这是抒写怀念远方之人的诗作。月夜独处,最易牵动对远方之人的思念。 诗歌从“天涯共此时”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赠”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寄托了对远人的思念。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传诵之句,背景阔大,感情深挚,意境幽远含蓄。 全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令人回味无穷。一对远隔天涯的情人,对月相思久不成寐,只觉长夜漫漫,三四两句,以“怨”字为中心,以“竟夕”呼应“遥夜”,上承开头两句。 终夜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这皎洁的明月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更难以入睡。夜已深,露已降,衣服已被润湿了。 一个“滋”字不仅有润湿之意,还有愁思滋生不已的意思。洒遍天涯的月光啊,有我满腔的情意,却又无法传送,睡吧,睡吧,让我在梦中与你相见。 诗至高潮戛然而止,只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全诗委婉曲折,情致盎然,表现了张九龄诗歌浑成自然的风格。 赠卫八处士①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②。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③。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④。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⑤。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⑥。 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⑦。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⑧。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⑨。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⑩。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注释注释 [注释] ①卫八:名不详。八是其中兄弟中的排行。 处士:隐居不仕的人。 ②动:往往。 参(shēn)与商:二星名,东西相对,此出彼没,故不相见。 ③苍:鬓发斑白。 ④热中肠:内心激动。 ⑤君子:指卫八处士。 ⑥父执:父亲真挚的朋友。 ⑦驱:差遣。 罗:张罗,摆设。 ⑧黄粱:黄小米。 ⑨累:接连。觞(shāng):酒杯。 十觞:十杯,极言主人之殷勤。 ⑩故意:故交的情意。 赏析赏析 [赏析] 朋友之间的相聚,就像参星和商星,往往实在难有机会。今夜是什么良辰吉日,让我们共同享有一盏灯烛之光。 青春年华能有几时?看岁月催人已经白发苍苍了。曾记得分别时你还未成婚,现在已经儿女满堂了。 他们彬彬有礼地招待父亲的朋友,亲切的问我来自什么地方。没有说尽所有的往事,孩子们已殷勤地摆好了酒菜。 夜色中剪来的青鲜的韭菜,散发着扑鼻的清香,又呈上新煮的黄米饭让我品尝。主人称道我们会面多么艰难,一觞觞地敬酒接连敬了十觞。 酒逢知己千杯少。我一连喝了十杯也无醉意,感谢你待故友情深意长。 明日分别后,我们将被华山阻隔。相见的日期哟,又变得多么渺茫。 宗乾元元年(758),杜甫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冬末赴洛阳。次年春又从洛阳返华州,途中遇卫八处士。 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局势动荡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