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牡丹亭中经典诗句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 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 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 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 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 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 阳王收拷谈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 2.关于“牡丹亭”杜丽娘和柳梦梅的诗近看时很庄重,远观如同飞舞的仙子。 若能逢着一个永远相伴嫦娥的人,他会在哪里呢? 不在风雪的梅花边就在春风拂柳的时节。 丹青画作在绝妙处越是显得天然,即使不是天上的仙子,也是地上的仙客。若想知道蟾宫佳人到底在哪里,就仿若无边的春色融入柳枝梅树边。 前两句是杜丽娘梦里相会书生柳梦梅,醒后所写的诗句。 在梦里,书生拿着柳枝请小姐题诗,两人温存之后书生离去,小姐醒来看到一树梅花,醒来追梦,小姐将梦里的信息赋予诗中,猜测秀才应该是姓梅或者姓柳,表达了对书生的怀念以及渴望重逢之意。 后两句是柳梦梅见着丽娘的诗句做出的唱和,表达了柳梦梅对于自己就是丽娘梦中人的认同。同时,也为丽娘之后的死后还魂并和柳相会埋下了伏笔。 3.《游园》如何抒写杜丽娘的青春觉醒写杜丽娘为追求爱情因梦而死,死后因得到爱情而生的过程。 杜丽娘为情而死,揭露的了明代封建专制主义的重压下,青年女性被摧残的事实。为情而生,则表达了广大青年要求个性解放,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强烈呼声。 “游园”是杜丽娘冲破礼教牢笼的第一个实际行动,是杜丽娘由生到死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游园”,杜丽娘就不会受到美好春光的强烈刺激,也就不会做那样离奇的梦,不会有“寻梦”、“写真”、“诘病”和“闹病”等。 当然也有关于诘杜丽娘对春的关切之情,三春季节,春色撩人,杜丽娘因春感怀。是杜丽娘对春天的关情,也是对自己青春的关情。 4.形容痴情的诗句《蟾宫曲·春情》(元 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杜丽娘惊梦山坡羊 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 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 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传?迁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 —————————————————————————— 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很多人知道这句诗大概因为张爱玲,但少有人知道它的出处,这句诗将杜丽娘那种深闺的幽怨表现的淋漓尽致,哀叹年华逝去,良缘不得 唐婉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元稹的《遣悲怀》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拨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宅。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白居易 浪淘沙词 借问江潮与海水 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 相思始觉海非深 我的补充 2010-11-22 09:15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鹊桥仙·新婚》 红娘牵线, 姻缘天定, 并蒂莲开锦簇。 和谐琴瑟结同心, 连理树、难分两处。 柔肠百结, 佳期已许, 银汉何时可渡? 但得比翼竞飞时, 便羡煞,鸳鸯无数! 《蝶恋花》 晏几道(宋) 梦入江南烟水路, 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睡里消魂无说处, 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 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 却依缓弦歌别绪, 断肠移破秦筝柱。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白居易 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 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5.形容美丽的诗句1、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2、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3、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形容人漂亮的诗句。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4、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5、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6、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7、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 6.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这句诗句的涵义这句话赞美杜丽娘有着如花般的美貌,是一个合意的眷侣,只是流年似水,独处深闺,年华空自老去,白白辜负了这美好时光。就犹如一朵芳香四溢的花儿,却没有蝴蝶飞来寻香。 原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意思:姑娘你虽是花般美貌的如意人儿,只是这年华如流水,时光不待人,韶华易逝。到处找你不见,原来在幽深闺阁顾影自怜。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扩展资料: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牡丹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