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许渊冲中国古诗词三百首

1.谁有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英译啊

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Lovesickness

Don Wang Wei

When those red berries come in springtime,flushing on your Southland branches。

Take home an armful, for my sake, as a symbol of our love.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What shall I say of the great peak? The ancient dukedoms are everywhere green,

Inspired and stirred by the breath of creation, with the twin forces balancing day and night.

The chest raw stratus, Juezi into bird.

When shall I reach the top and hold all mountains in a single glance.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Qin, 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 and the road our troops are travelling goes back three hundred miles.

Oh, 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 That never a tarta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 mountains!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Under the crescent moon a light autumn dew has chilled the robe she will not change.

And she touches a silver lute all night, afraid to go back to her empty room.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The last day, hill to the sea.

Clouds, when I look back, close behind me, mists, when I enter them, are gone.

A central peak divides the wilds and weather into many valleys.

Needing a place to spend the night, I call to a wood-cutter over the river.

2.谁有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英译

相思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Lovesickness

Don Wang Wei

When those red berries come in springtime,flushing on your Southland branches.

Take home an armful,for my sake,as a symbol of our love.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What shall I say of the great peak?The ancient dukedoms are everywhere green,

Inspired and stirred by the breath of creation,with the twin forces balancing day and night.

The chest raw stratus,Juezi into bird.

When shall I reach the top and hold all mountains in a single glance.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Qin,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and the road our troops are travelling goes back three hundred miles.

Oh,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That never a tarta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 mountains!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Under the crescent moon a light autumn dew has chilled the robe she will not change.

And she touches a silver lute all night,afraid to go back to her empty room.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The last day,hill to the sea.Clouds,when I look back,close behind me,mists,when I enter them,are gone.

A central peak divides the wilds and weather into many valleys.

Needing a place to spend the night,I call to a wood-cutter over the river.

3.许渊冲:请介绍一下关于许渊冲先生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许渊冲先生豪情满怀,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以后蒙先生多次惠赐大作,拜读之下,更知先生自诩"不是院士胜院士,遗欧赠美千首诗"乃一代大师的坦然心声,实属当之无愧, 少年才俊,崭露头角 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

他的母亲受过教育,擅长绘画,赋予了他爱好文学和追求美的天性。表叔熊适逸是翻译家,他将剧目《王宝钏》译成英文,在英国上演时引起轰动,并受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接见,使得年幼的许渊冲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立下了学好英语的志向。

他在当地最好的省立南昌二中上学时,英语就已出类拔萃,并在1938年以第7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一起呵英语 西南联大虽然在1937年9月刚刚成立,在八年抗战期间环境极为艰苦,但是由于名师荟萃,学风民主,因而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杨振宁甚至认为它可以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学。

在联大毕业的学生中,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等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在文、史、哲等社会科学领域也名家辈出,许渊冲先生就是其中之一。1939年,他在读一年级的时候,就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这是他最早的译作。

在巴黎,许渊冲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的"星期五学会",热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认识到报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234313938效祖国才是真正的出路。1951年,他与数学家吴文俊、画家吴冠中等一起回国后,被分配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任教。

历经坎坷,忍辱负重许渊冲性格豪放,心直口快而胸无城府。俗话说树大招风,言多必失,他因此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备受磨难。

早在50年代初期的"三反"运动中,他的蓬勃朝气就被说成是"个人英雄主义"和"名利思想严重",前后做了7次检讨才勉强过关。接踵而来的肃反运动更是厉害,他由于在陈纳德麾下当过翻译,差点被打成国民党特务。

他据理力争,被停职反省,批判检讨,被软禁达半年之久。幸好组织上在审查了一年之后,得出了"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膨胀",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他才得以幸免于难。

1956年,在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短暂日子里,许渊冲早年翻译的德莱顿的《一切为了爱情》得以出版。接着他又与鲍文蔚合作,把秦兆阳的《农村散记》译成法文,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可惜好景不长,鲍文蔚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许渊冲在1958年的**运动中也被批判为思想**,罪名是他主张学习外语要"少而精",被认为是反对"多快好省"的总路线。也许是个"老运动员"的缘故吧,才华横溢的许渊冲直到38岁,才遇到了理解他的照君姑娘,两人于1959年一见钟情,缔结良缘,从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至今已共度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

两年后,陈纳德上校率领美国志愿空军第一大队,来到昆明援助中国抗日。许先生和许多男同学一起报名服役,为美国空军担任翻译。

在欢迎陈纳德将军的招待会上,翻译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三民主义"一词,许渊冲当即站起来翻译到:"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陈纳德将军听懂了。许渊冲在中学时喜欢集邮,他有一张美国邮票,左边印着林肯,右边印着孙中山,上面写的就是林肯的这句话。

这是许渊冲第一次在外语口译中崭露头角。1948年,他到巴黎大学留学,得以精通法语,深入研究法国文学。

期间留法学生组团去罗马,受到教皇接见,学生中只有他懂得意大利语,于是由他代表留学生讲话,可见他在语言方面的造诣之深。 在巴黎,许渊冲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的"星期五学会",热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认识到报效祖国才是真正的出路。

1951年,他与数学家吴文俊、画家吴冠中等一起回国后,被分配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任教。 可想而知,许渊冲在十年动乱中必定是在劫难逃。

他经受了对知识分子的种种凌辱,还被补戴上"漏网右派"的帽子。所受的批判可谓荒诞之极:给美国空军当过翻译,造反派硬说他是帮美帝扔原子弹屠杀日本人民;见过罗马教皇,他就被当成国民党潜伏在大陆的最危险的特务。

他不同意当时把**诗词译成分行散文的做法,烈日下被批斗的时候,嘴里嘀咕着用韵文翻译**诗词。不料造反派竟因此污蔑他歪曲**思想,狠狠地抽了他一百鞭子,疼得他无法坐下,照君夫人只得把救生圈吹足了气给他当座垫。

1971年,他被调到洛阳外国语学院任教,完成了**诗词的翻译。但直到"**"后的1978年,他独自翻译的《**诗词四十二首》的英法格律体译本才得以出版。

诗译英法 舍我其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进修,常到书店浏览。

4.许渊冲:请介绍一下关于许渊冲先生

许渊冲----诗译英法惟一人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惟一专家。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许渊冲先生豪情满怀,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惟一人"。以后蒙先生多次惠赐大作,拜读之下,更知先生自诩"不是院士胜院士,遗欧赠美千首诗"乃一代大师的坦然心声,实属当之无愧, 少年才俊,崭露头角 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

他的母亲受过教育,擅长绘画,赋予了他爱好文学和追求美的天性。表叔熊适逸是翻译家,他将剧目《王宝钏》译成英文,在英国上演时引起轰动,并受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接见,使得年幼的许渊冲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立下了学好英语的志向。

他在当地最好的省立南昌二中上学时,英语就已出类拔萃,并在1938年以第7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一起呵英语 西南联大虽然在1937年9月刚刚成立,在八年抗战期间环境极为艰苦,但是由于名师荟萃,学风民主,因而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杨振宁甚至认为它可以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学。

在联大毕业的学生中,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等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在文、史、哲等社会科学领域也名家辈出,许渊冲先生就是其中之一。1939年,他在读一年级的时候,就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这是他最早的译作。

在巴黎,许渊冲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的"星期五学会",热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认识到报效祖国才是真正的出路。1951年,他与数学家吴文俊、画家吴冠中等一起回国后,被分配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任教。

历经坎坷,忍辱负重 许渊冲性格豪放,心直口快而胸无城府。俗话说树大招风,言多必失,他因此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备受磨难。

早在50年代初期的"三反"运动中,他的蓬勃朝气就被说成是"个人英雄主义"和"名利思想严重",前后做了7次检讨才勉强过关。接踵而来的肃反运动更是厉害,他由于在陈纳德麾下当过翻译,差点被打成国民党特务。

他据理力争,被停职反省,批判检讨,被软禁达半年之久。幸好组织上在审查了一年之后,得出了"个人英雄主义思想膨胀",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结论,他才得以幸免于难。

1956年,在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短暂日子里,许渊冲早年翻译的德莱顿的《一切为了爱情》得以出版。接着他又与鲍文蔚合作,把秦兆阳的《农村散记》译成法文,由外文出版社出版。

可惜好景不长,鲍文蔚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许渊冲在1958年的**运动中也被批判为思想**,罪名是他主张学习外语要"少而精",被认为是反对"多快好省"的总路线。也许是个"老运动员"的缘故吧,才华横溢的许渊冲直到38岁,才遇到了理解他的照君姑娘,两人于1959年一见钟情,缔结良缘,从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至今已共度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

两年后,陈纳德上校率领美国志愿空军第一大队,来到昆明援助中国抗日。许先生和许多男同学一起报名服役,为美国空军担任翻译。

在欢迎陈纳德将军的招待会上,翻译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三民主义"一词,许渊冲当即站起来翻译到:"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陈纳德将军听懂了。许渊冲在中学时喜欢集邮,他有一张美国邮票,左边印着林肯,右边印着孙中山,上面写的就是林肯的这句话。

这是许渊冲第一次在外语口译中崭露头角。1948年,他到巴黎大学留学,得以精通法语,深入研究法国文学。

期间留法学生组团去罗马,受到教皇接见,学生中只有他懂得意大利语,于是由他代表留学生讲话,可见他在语言方面的造诣之深。 在巴黎,许渊冲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的"星期五学会",热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认识到报效祖国才是真正的出路。

1951年,他与数学家吴文俊、画家吴冠中等一起回国后,被分配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任教。 可想而知,许渊冲在十年动乱中必定是在劫难逃。

他经受了对知识分子的种种凌辱,还被补戴上"漏网右派"的帽子。所受的批判可谓荒诞之极:给美国空军当过翻译,造反派硬说他是帮美帝扔原子弹屠杀日本人民;见过罗马教皇,他就被当成国民党潜伏在大陆的最危险的特务。

他不同意当时把**诗词译成分行散文的做法,烈日下被批斗的时候,嘴里嘀咕着用韵文翻译**诗词。不料造反派竟因此污蔑他歪曲**思想,狠狠地抽了他一百鞭子,疼得他无法坐下,照君夫人只得把救生圈吹足了气给他当座垫。

1971年,他被调到洛阳外国语学院任教,完成了**诗词的翻译。但直到"**"后的1978年,他独自翻译的《**诗词四十二首》的英法格律体译本才得以出版。

诗译英法 舍我其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巴黎高等社会科学院进修,常到书店浏览,发现中国的经。

5.古诗300首翻译及赏析

一、、送别

唐代: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二、翻译:

春风中的排排杨柳树,沿着护城河两岸呈现出一片绿色。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方便,应该是要分别的人儿太多。

三、赏析: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暮春时节。“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