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沉思的诗词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塞下曲六首 李白 (节选)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始闻秋风 刘禹锡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寄陆务观 杨万里 君居东浙我江西,镜里新添几缕丝。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两相思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形容沉思的成语有哪些形容沉思的成语有:沉默寡言、默默无言、缄口不言、闭口不言、所有所思 沉默寡言 [chén mò guǎ yán] 基本释义 沉默:不出声;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出处 《旧唐书·郭子仪传》:“钊(郭子仪孙);伟姿仪;身长七尺;方口丰下;沉默寡言。” 造句 这两个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能言善辩、巧于词色,一个沉默寡言,金口难开。 默默无言 [mò mò wú yán] 基本释义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忧的我神思竭,默默无言;愁的我魂胆丧,兢兢打战。” 造句 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永久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 缄口不言 [jiān kǒu bù yán] 基本释义 缄:封闭。 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出处 《明史·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造句 问了他半天,可她始终缄口不言,让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闭口不言 [bì kǒu bù yán] 基本释义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倪大夫闭口不言。” 造句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直说得他闭口不言。 若有所思 [ruò yǒu suǒ sī] 基本释义 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出处 唐·陈鸿《长恨传》:“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 造句 有的兵马俑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 3.形容沉思的成语深思熟虑 shēn sī shú lǜ [释义] 熟:细致。反复细致地思索考虑。 [语出] 《魏书·程骏传》:“且攻难守易;则力悬百倍;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熟虑。” [正音] 熟;不能读作“shóu”。 [辨形] 虑;不能写作“虚”。 [近义] 三思而后 行深谋远虑 [反义] 不假思索 灵机一动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宾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见“深谋远虑”(859页)。 [例句] 他没抬眼皮;用平稳的显然是经过~的口吻说:“请上级考虑;派我到这个工厂去吧!" [英译] careful consider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