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一个人生活得艰辛不易的诗句《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翻译:有位卖炭的老翁,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烤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所得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却担心天热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辗轧冰冻的车轮印,往市集的方向去。 牛都疲乏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老翁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休息。 前面两位轻快洒脱的骑马人是谁?是皇宫内的太监的爪牙。 他们手里拿着文书,却说是皇帝的命令,然后拉转车头,大声呵斥着牛往北面拉去。 一车炭,有非常重,宫里的使者们硬是要赶着它走,老翁可惜它,却没有办法。 宫里的使者们将半匹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当作炭的价格。 2.形容旅途非常辛苦的词语餐风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戴月披星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风尘碌碌 碌碌:辛苦忙碌的样子。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 风餐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风尘仆仆 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披星戴月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露宿风餐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沐雨栉风 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 仆仆风尘 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 雨淋日炙 炙:烤。雨里淋,太阳晒。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栉风沐雨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餐风宿水 形容旅途的辛苦。 沐露沾霜 形容饱经霜露辛苦。 沐雨经霜 谓承受雨淋霜打。形容历尽辛苦。 拖男带女 带领着男儿女儿。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难。 一路风尘 形容旅途辛苦。 雨淋日晒 雨水淋浇,太阳曝晒。亦形容露天劳作或旅途的辛苦。 爬山越岭 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3.描写旅途的诗句《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4.形容旅途十分辛苦的成语形容旅途十分辛苦的成语: 顿:困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鞍马劳倦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鞍马劳困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 鞍马劳神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仆仆风尘 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 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你索是远路风尘的故人。”清·吴趼人《痛史》第八回:“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人困马乏 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舟车劳顿 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出处:钱钟书《围城》第二章:“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5.形容旅途非常辛苦的词语餐风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形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1326331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长途跋涉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 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戴月披星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风尘碌碌 碌碌:辛苦忙碌的样子。 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风餐露宿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 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风尘仆仆 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 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披星戴月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 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露宿风餐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 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沐雨栉风 风梳发,雨洗头。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仆仆风尘 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 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雨淋日炙 炙:烤。 雨里淋,太阳晒。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栉风沐雨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 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餐风宿水 形容旅途的辛苦。 沐露沾霜 形容饱经霜露辛苦。沐雨经霜 谓承受雨淋霜打。 形容历尽辛苦。拖男带女 带领着男儿女儿。 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难。一路风尘 形容旅途辛苦。 雨淋日晒 雨水淋浇,太阳曝晒。亦形容露天劳作或旅途的辛苦。 爬山越岭 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 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6.形容旅途辛苦劳累的成语风尘仆仆、露宿风餐、人困马乏、跋山涉水、翻山越岭 一、风尘仆仆 [ fēng chén pú pú ] 【解释】: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出自】:元·尚仲贤《柳毅传书》:“你索是远路风尘的故人。” 【译文】:你是远道而来一路上奔波劳累的故乡人。 【示例】:三人拣了一家客店住下,一路上风尘仆仆,到了此时,不免早些歇息。 二、露宿风餐 [ lù sù fēng cān ] 【解释】: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出自】: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译文】:在外面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一直走了很久的路,早上带着马喝江里的水。 【示例】:他离开家后,露宿风餐地赶路,十分辛苦。 三、人困马乏 [ rén kùn mǎ fá ] 【解释】:人马都很疲乏。形容旅途劳累。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七回:“马步三军没了气力,人困马乏。” 【示例】:这支部队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已经是人困马乏,疲惫不堪了。 四、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解释】: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自】:周 孔子编订《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译文】:大丈夫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我心哀伤又忧愁 【示例】:黄金宝夹在进军的行列里;跋山涉水;越练越强。 五、翻山越岭 [ fān shān yuè lǐng ] 【解释】: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出自】:近代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示例】:李准《马小翠的故事》:“想贴个春联,往往要跑几十里,翻山越岭到山下请人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