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人虽贫穷到满足的诗句

1.求形容人贫困的诗词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形容人穷的诗句

《诗经》中有一部分就是关于劳动人民的诗歌,比如我们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还有一首也是比较出名的,《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还有杜甫的“三吏”“三别”,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的简称.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有计划、有安排写成的作品.当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这六首诗作.这次战争,与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大骂“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百姓在难以忍受的残酷压迫下,妻劝夫,母送子,先后走上战场,有的老妪甚至献出了生命.杜甫在揭露统治阶级凶残苛暴的同时,以无限同情和感激的心情,用唯妙唯肖的笔触,歌颂了广大的人民.“三吏”与“三别”,表现手法不尽相同,所谓“三吏夹带问答叙事,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间”.在“三吏”中,因为夹带问答,所以杜甫本人出场;在“三别”中,因为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所以杜甫没有露面.从文学源流上看,“三吏”“三别”上承《诗经》、汉乐府风格,下启白居易诸人新乐府,是杜甫现实主义创造的一个顶点.悯农》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田家》

——唐·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浔溪棹歌》

——清·董恂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形容一个人富到穷的诗句

1.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 夜 作 〔唐〕高 适

2.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王建)

1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4.描写贫穷的诗句

悯农——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田家》

——唐·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浔溪棹歌》

——清·董恂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5.表达“满足”的诗句有什么

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释义: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2、自问此时心,不足何时足?——白居易《知足吟 和崔十八未贫作》

释义:自己问自己的内心,此时不满足何时能满足?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再一次来品尝菊花酒。

4、有情饮水饱,知足菜根香。——萧统《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释义:有感情时喝水都会饱,在生活上知足时吃菜根也感觉到香。

5、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张英曾《聪训斋语》

释义:富有显贵或是贫穷卑微,总是难以完全符合人的心意,懂得知足就能满足。

6、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林逋《省心录》

释义:人要懂得知足不要贪婪,要懂得礼节而不要妄为。

7、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曾 国藩《家书•谕纪泽、纪鸿》

释义:知道满足的人,觉得天宽地阔,事事都适意;贪得无厌的人,感到宇宙狭窄,处处不得意。

8、异乡薪桂炊苍玉,摩挲经笥须知足。——黄庭坚《醉落魄 》

释义:身在他乡烧着桂枝取暖,喝着苍玉酒;有诗集经文伴在左右就知足了。

9、外物随缘姑泛应,无心仕止常知足。——曹冠《满江红·味道韬光》

释义:外界的荣华富贵都随缘来去,对仕途不感兴趣很满足自己现在的生活。

10、君子贵知足,知足万虑轻。——赵孟頫《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释义:君子贵在有知足常乐的心态,知足就不会被外界的事情所烦扰。

6.描写穷困的诗句

1、贫穷难耐凄凉。清曹雪芹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2、贫穷汲汲求衣食。唐白居易 《闲吟》

3、人生不富即贫穷。唐白居易 《闲吟》

4、贫穷取给行艓子。唐杜甫 《最能行》

5、贫穷老瘦家卖屐。唐杜甫 《可叹》

6、贫穷老乡里。唐元结 《喻瀼溪乡旧游》

7、富贵与贫穷。宋韩世忠 《临江仙·冬看山林萧疏净》

8、贫穷何足嗟。唐孟郊 《借车》

9、贫穷作活似村中。唐张籍 《书怀》

10、所为在贫穷。唐寒山 《诗三百三首》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