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山竹的诗句1、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 元 郑光祖 《蟾宫曲 梦中作》 2、始怜幽竹山窗下 唐 钱起 《暮春归故山草堂》 3、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旧山松竹老 宋 岳飞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5、竹啼山露月 唐 李贺 《黄头郎》 6、竹啼山露月 唐 李贺 《黄头郎》 7、竹石如山不敢安 唐 杜甫 《绝句四首》 8、买山惟种竹 唐 杜牧 《秋日》 9、梁园山竹凝云汉 唐 张说 《安乐郡主花烛行》 10、楚山修竹如云 宋 苏轼 《水龙吟 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11、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 苏轼 《鹧鸪天 》 12、茂林修竹山** 宋 叶梦得 《虞美人·一声鶗鴂催春晚》 13、横吹楚山竹 宋 杨无咎 《解蹀躞》 14、故山松竹应秋 宋 侯置 《临江仙·失脚青云何所往》 15、博山修竹 宋 赵长卿 《御街行·香熏斗帐相逢乍》 16、竹外山亭 宋 张鎡 《柳梢青·一望清溪》 17、要把北山万竹 宋 魏了翁 《水调歌头·天地一大物》 18、有崇山、茂林修竹 宋 林正大 《贺新凉/贺新郎》 19、萧萧笛竹楚山秋 宋 林正大 《虞美人·武昌七十庞眉叟》 20、竹寺小依山趾 宋 黄机 《喜迁莺·平湖百亩》 21、梧竹因依山尽头 宋 黄机 《小重山·梧竹因依山尽头》 22、竹外山童敲臼 宋 方岳 《西江月·茅屋何堪翠袖》 23、满眼家山松竹 宋 陈著 《水调歌头·风骨最魁岸》 24、竹外山光抱 宋 陈著 《洞仙歌·清溪带竹》 25、山童隔竹休敲碎 宋 张炎 《蝶恋花·花占枝头忺日焙》 26、竹边山 宋 无名氏 《糖多令/唐多令》 27、山童隔竹敲茶臼 唐 柳宗元 《夏昼偶作》 28、绿竹山房 元 明本 《行香子·无物思量》 29、际山多瘦梅修竹 金 蔡松年 《水龙吟 余始年二十馀,岁在丁未,与故人东》 30、绿竹山房 元 明本 《行香子·无物思量》 31、好竹连山觉笋香 宋 苏轼 《初到黄州》 32、杜鹃啼苦山竹裂 元 王冕 《有感》 2.关于山竹的诗句竹里馆 作者:王维 8.0(5429人评分) 原文: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枝词二首·其一 作者:刘禹锡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新竹 作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3.山竹(诗)怀千秋功过,笑傲严冬霜雪。 一生宁静淡泊, 一世高风亮节。 意思是: 心中不能常记着功劳与过失, 要平静对待, 要学高山上的松柏那样, 挺立在霜雪严寒之中, 过曰子要安于宁静, 对名利要看得淡泊如水, 一生一世应该象竹那样, 虚怀若谷, " 临风亲近快弯腰, 亮节时分频点头". 竹子挺拔清季、枝叶婆娑、虚心有节、风韵独具,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诵咏,宋代苏轼在《绿竹筠》中咏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表达了文人士大夫清高脱俗的雅趣。**有诗云: 彩笔凌云画溢思,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钱樟明 也写到"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亦空心."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她既具有梅花笑迎风霜雪雨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清峻不阿、虚怀若谷、高风亮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她的美德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风情给人以艺术的美感,更是因为竹的自然天情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竹子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它性质朴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静而怡然,竹也因此升华到一个最优雅的品位,成了一种为人崇尚的精神。 追问是“翠润云山碧,寒枝倒映池”这诗。 4.描写山竹的作文呵,山竹 2013年10月16日8:25:40 初次见到山竹,还是好几年前的事情,大约是沸沸扬扬的非典刚过。应该说山竹的样子有些怪,好像柿子的蒂把,却比柿子的蒂把粗了许多。蜜桔般大小紫红色的圆球形外壳,在绿色的蒂把衬托下,是那样的个性十足。 刚一下来价格很贵,只知道是和莲雾都是来自海峡那边台湾的水果,见到山竹就有一种格外的亲切。 记得蔡澜的食材词典上有山竹的介绍:山竹,热带常绿乔木,原产于马来群岛中的巽他群岛和摩鹿加群岛,由于盛产于南洋热带地区,有“热带果后”之称。后来在一本书上看到,山竹属藤黄科常绿乔木,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因此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水果。山竹树高可达十五米,果树寿命长达七十年以上。叶片椭圆,花似蜀葵,瓣红蕊黄,大多为春花秋实。台湾冬季气温较东南亚低,风土未能适应,因此虽在二十世纪初即开始引种试验已成功,但是台湾尚未实现经济栽培,其关键在于高温为其重要生长因子之一,如气温低于3°C,必遭寒害致死。但是在我国贵州黄果树瀑布附近确产有山竹,而且味道很好。 刚下来的山竹,果壳比较软,剥开半软不硬的紫红色外壳,就可以见到五六个橘子瓣形的雪白的果肉,相互围成一团,在深紫红色的外壳衬托下,果肉越发显得雪雪白白,晶莹可爱。拿下一瓣果肉放在嘴里,果肉雪白嫩软,味清甜甘香,带微酸性凉,润滑可口。仔细品味,解乏止渴,那种感觉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我还听说,山竹底部和果壳同色的星状小花瓣有几个,里面就有几瓣果肉。孩子们听我一说,便找出山竹查看。“爷爷,你看这个山竹是七个花瓣。”小孙女拿着七个星状小瓣的山竹,递给我。我拿过那个山竹,打开一看,果然有七瓣果肉。 小外甥听说也拿着山竹看底部的星状小花瓣:“这个是五瓣,那个是六瓣。”一会儿,就打开了三四个山竹。 购买山竹时一定要选蒂绿、果软的新鲜果,否则会买到“死竹”,可以用手指轻压表壳,如果表皮很硬而且干,手指用力仍无法使表皮凹陷,蒂叶颜色暗沉, 表示此山竹已太老,不适宜吃了,表壳软则表示尚新鲜,可食。 山竹的深紫色外壳还可以作为染料,于是我就找来白色的棉布,用一块块碎的果壳放在棉布上,用锤子砸那果壳,随着锤子落下紫色的汁液四溅,不一会儿,那深紫色的颜色就染在棉布上,不规则的果壳,染出一块块不规则鲜艳的的紫色,天然的图案犹如扎染煞是可爱。 5.描写竹子的诗句题画 竹二首 (清)丘逢甲 (一) 拔地气不挠,参天节何劲。 平生观物心,独对秋篁影。 (二) 此君在今日,大觉无不可。 风雨震诸天,空山自龙卧。 摘自《清诗精华录》 竹石轴 (清)李方膺 人逢俗病便难送,歧伯良方竹最宜。 墨法未干才搁笔,清风已净肺肠泥。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摘自1988年《绝句千家台历》 咏竹 (明)李日华 逗烟堆雨意萧森,峭石摩挲足散襟。 记却洒瓢深草里,醉醒月出来寻。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唐)李贺 一、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 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二、斫取青光写楚辞,赋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三、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 今年水曲春河上,笛管新篁拔玉青。 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 风吹千亩迎风啸,乌重一枝入酒樽。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题刘秀才新竹 (唐)杜甫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斫竹 (唐)杜甫 寺废竹色死,宦家宁尔留。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江南苦吟客,何处送悠悠。 摘自《樊川诗集注》 新竹 刘兼 近窗卧砌两三丛,估静添幽别有功。 影缕碎金初透日,声敲寒玉乍摇风。 天凭费叟烟波碧,莫信湘妃泪点红。 自是子猷偏爱竹,虚心高节雪霜中。 东湖新竹 陆游 插棘掠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沦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初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声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摘自《陆游诗集》第一册 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古诗台历 湘竹词 (唐)李商隐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 只是泪痕多! 酬人雨后观竹 (唐)薛涛 春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竹离亭 唐)薛涛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摘自《薛涛诗笺》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气伶伧学凤凰。 (诗竹) (三国)关羽 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 莫嫌弧叶淡,终久未凋零。 诗谜 想当年幽居深山,绿鬓婆娑, 引多少骚人墨客。 自归郎手,经了多少风波, 受了多少折磨。 到如今, 直落得青少黄多!休提起—提起来, 珠泪满江河! 栽竹 (唐)杜甫 本因遮日种,欲似为溪移。 历历羽林影,疏疏烟露姿。 萧骚寒雨夜,敲鼓晚风时。 故国何年到,尘冠挂一枝。 墨竹图轴 (明)夏昶 闻群初夏尽**,写赠琅环着意看。 但愿虚心同晚节,年年此日报平安。 摘自《中国历代题画诗选注》 题兰竹卷 (明)文彭 西窗半日雨浪浪,雨过新梢出短墙。 尘上不飞人迹断,碧阴添得晚窗凉。 摘自《题画诗绝句百首赏析》 陈 陶 .唐(847-859为仕)。题僧院紫竹 喜游蛟井寺。 复见炎州竹。 杳霭万丈间。 啸风清独速。 竹十一首之一 不厌东溪绿玉君。 天坛双凤有时间。 一峰晓似朝仙处。 青节森森倚绛云。 竹十一首之二 万枝朝露学潇湘。 杳霭孤亭白石凉。 谁道乘龙不得雨。 春雷入地马鞭狂。 竹十一首之三 啸入新篁一里行。 万竿如瓮锁龙泓。 惊巢翡翠无寻处。 闲倚云根刻姓名。 竹十一首之四 青岚帚亚思祖。 绿润偏多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 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十一首之五 迸玉闲抽上钓矶。 翠苗番次脱霞衣。 山童泥气青骢马。 骑过春泉掣手飞。 竹十一首之六 须题内史琅 坞。 几醉山阳瑟瑟村。 剩养万茎将扫俗。 莫教凡鸟闹云门。 竹十一首之七 一溪云母间灵花。 似到封侯逸士家。 谁识雌雄九成律。 子乔丹井在深涯。 竹十一首之八 燕燕雏时紫米香。 野溪羞色过东墙。 诸儿莫拗成蹊笋。 从结高笼养凤凰。 竹十一首之九 一节呼龙万里秋。 数节垂海六鳌愁。 更须瀑布峰前种。 云里栏干过子猷。 竹十一首之十 丘壑谁话碧鲜。 静寻春谱认婵娟。 会当小杀青瑶简。 图写龟鱼反上天。 竹十一首之十一 玄圃千春闭玉丛。 湛阳一祖碧云空。 不须骚屑愁江岛。 今日南枝在国风。 王安石 .宋(1021-1086)。 字介甫,半山, 江西临川人。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其二 京岘城南隐映深,两牛鸣地得禅林。 风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缘阶帖碎金。 竹里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 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春风为扫门。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一 竹根珠胜竹皮冠,欲著先须短发干。 要使竹林有共见,不持方帽御风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二 无物堪持比此冠,竹皮柔脆截皮干。 故人恋恋睇袍意,岂为哀怜范叔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三 玉润明信好冠,错力剜出鲜纹干。 不忘君惠常加首,要使欢盟未可寒。 和耿天 以竹冠见赠四首其四 冠工新意断檀栾,雾。 6.关于竹子的诗句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 堂成 唐·杜甫 桤林碍日呤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咏竹 清·吴昌硕 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 寄罢筼筜当独惆怅,何时归去看新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长竹 唐·陈陶 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 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清·郑板桥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咏竹著 明·陈良规 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 7.关于竹子的诗句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咏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 ――宋.陆游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细看昨夜西风里,若今琅玕不向东。 ――明.徐渭《风竹》 细细的叶,疏疏的节; 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 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 ――清.戴熙《题画竹》 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 空明一片高难掇,寒碧千竿俗可医。 ――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8.赞美竹的诗句赞颂竹子的诗句 赞颂竹子的诗句及其出处: 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 梁·刘孝先 2、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 陈·张正见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 清·郑燮 4、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5、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竹》 唐·郑谷 6、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 ——《竹》 唐·韦式 7、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 唐·陈陶 8、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咏竹》 宋·黄庭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