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一群雁的诗句

1.形容鸿雁的诗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整首词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2.形容“大雁”的诗句有哪些

1.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释义: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2.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释义:大雁都已飞走了,书信再难寄出。愁绪多得让人难以入眠。

3.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唐·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释义: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4.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唐·温庭筠《瑶瑟怨》释义:雁声凄厉远远地飞过潇湘去,十二楼中的明月空自放光明。

5.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先秦·《诗经》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6.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先秦·《诗经》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

7.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先秦·《诗经》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8.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唐杜甫《归雁》释义:最让我悲伤的是,连那江城的大雁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北飞去,而我却挪不动步呢。

9.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唐·崔涂《孤雁》释义:几行归雁消失在遥远的塞外,不知你形单影只要往何处飞?

10.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唐·杜牧《早雁》释义: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3.形容 大雁 诗句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离思>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杠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 温庭筠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温庭筠《苏武庙》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苍壁孤亭立,凋年独上时。帆归空渚早,雁落信潮迟。

烟火连三郡,波澜动两眉。袁宏成绝响,李白厌谀辞。

--------李白 <登蛾眉亭>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4.赞美大雁的诗词

关于雁的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鸿雁在云鱼在水。

--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杜甫《孤雁》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举头忽见衡阳雁。

--陈达叟《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刘彻《秋风辞》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杜甫《孤雁》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韦应物《闻雁》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李煜《长相思·一重山》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操《蒿里行》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刘禹锡《秋风引》关于雁的诗句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杜甫《孤雁》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韦承庆《南中咏雁诗》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王勃《蜀中九日》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古从军行》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雁足无书古塞幽。--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钱起《归雁》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李商隐《霜月》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王恭《春雁》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大德歌·春》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晏殊《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谢榛《渡黄河》风紧雁行高,无边落木萧萧。--纳兰性德《河渎神·风紧雁行高》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章台夜思》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杜牧《早雁》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纳兰性德《浣溪沙·杨柳千条送马蹄》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关于雁的诗句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崔涂《孤雁》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钱起《归雁》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李煜《喜迁莺·晓月坠》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许浑《早秋三首·其一》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马戴《灞上秋居》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刘长卿《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王恭《春雁》雁背夕阳红欲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好把音书凭过雁。--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浮雁沈鱼,终了无凭据。--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渚云低暗度,关月冷遥随。--崔涂《孤雁》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

--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暮雨相呼失,寒塘独下迟。--崔涂《孤雁》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杜牧《齐安郡晚秋》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范成大《霜天晓角·梅》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

5.描写雁的诗句和成语各10句

诗句: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晏殊《诉衷情》)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李师中《菩萨蛮》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谢宗可的《雁字》颇具待色: 芦花月底寄秋情,阵影南飞势不停。 一画写开湘水碧,半行草破楚天青。 云笺冷印虫书迹,烟墨浓模鸟篆形。 题尽子卿心事苦,断文无数落寒汀。

唐代诗人韩愈《鸣雁》也有“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的诗句。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小雅·鸿雁》)

成语 : 沉鱼落雁。

雕心雁爪。

雁影分飞。

雁过拔毛。

鸿雁哀鸣。

雁塔题名。

鸣雁直木。

鱼尾雁行。

断雁孤鸿。

鹰拿雁捉。

谢谢采纳!

6.描写大雁的古诗词

1、孤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2、解连环·孤雁张炎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

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

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

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3、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7.形容大雁的诗词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杠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温庭筠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温庭筠《苏武庙》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苍壁孤亭立,凋年独上时。帆归空渚早,雁落信潮迟。

烟火连三郡,波澜动两眉。袁宏成绝响,李白厌谀辞。

--------李白 <登蛾眉亭>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炎海韶州牧,风流汉署郎。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辉光。

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凉。洞庭无过雁,出疏莫相忘。

------杜甫<潭州送韦员外迢牧韶州>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夜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 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 戴复古<月夜舟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宋 蒋捷<虞美人·听雨>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代高适《别董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唐代贺朝《从军行》十月边塞寒,四山江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

----唐代崔湜《塞垣行》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唐代李益《春夜闻笛》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唐代李颀《古从军行》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宋代梅尧臣《秋雁》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金代元好问《惠崇芦雁》不识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

----唐太宗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王实甫。

8.有哪些赞美大雁的诗句

赞美大雁的诗句:

1.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2.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离思>

3.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4.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温庭筠《苏武庙》

5.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6.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7. 苍壁孤亭立,凋年独上时。帆归空渚早,雁落信潮迟。

烟火连三郡,波澜动两眉。袁宏成绝响,李白厌谀辞。

——李白 <;登蛾眉亭>

8.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9.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10. 夜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11.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唐 赵嘏《长安秋望》

12.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

——宋 戴复古<;月夜舟中>

13.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唐代李益《春夜闻笛》

14.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

15.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16.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宋代梅尧臣《秋雁》

17. 雁奴辛苦候寒更,梦破黄芦雪打声。

——金代元好问《惠崇芦雁》

18. <;归雁>;年代:【唐】作者:【钱起】体裁:【七绝】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19. <;孤雁儿>;年代:【宋】作者:【李清照】体裁:【词】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20. <;孤雁 >;年代:【唐】作者:【崔涂】体裁:【五律】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