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玉因为瑕疵才更完美的一句名言,不是一个成语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疵。—— 唐代诗人 王建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讁。—— 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 吕不韦 《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 节目:树身上的节结。瑕讁(zhè柘):指玉的小疵病。这两句大意是:一尺长的树木一定会有结节,一寸长的玉一定会有小的毛病。绝对纯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像一尺的树木一样的细小事物、像寸玉般的美好事物,其本身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因此,任何事物的美都是相对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也是这个道理。 对瑕疵眼开眼闭吧,因为你还有大错。—— 英国历史学家 托马斯·富勒 眼中只有瑕疵的人无法发现其他的东西。—— 英国历史学家 托马斯·富勒 唯一没有瑕疵的作家是那些从不写作的人。—— 英国散文作家 赫兹里特 在凡人看来是瑕疵的东西,爱神却能从中窥出美点。—— 盖伊关于瑕疵的名言 艺术上的瑕疵,是天才创造的遗憾!技术上的瑕疵,是混蛋制造的事故。—— 海派清口创始人 周立波 《壹周立波秀》 范爷居然不到十分钟就把歌录完了!每一遍都很投入,几乎没瑕疵!特别厉害。—— 音乐制作人 陈雨黎 任何美的艺术品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小小的瑕疵,但真正的美却一定能够掩盖这些小小的瑕疵。—— 迦迪那 社会只拿小丑取乐,没有其他的要求,一转眼就把他们忘了;不比看到一个器局伟大的人,一定要他超凡入圣才肯向他下跪。各有各的规律:历久不磨的钻石不能有一点儿瑕疵,一时流行的出品不妨单薄,古怪,华而不实。——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瑕疵名言 2.形容美玉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美玉都成泥切(宋·辛弃疾·《念奴娇》)2、美玉明珠(宋·洪适·《朝中措》)3、美玉奠(宋·无名氏·《六州》)4、美玉生盘石(魏晋·曹植·《杂诗》)5、美玉无瑕贵切磋(宋·释心月·《偈颂一百五十首》)6、休记蓝田生美玉(宋·张纲·《临江仙》)7、荆山美玉何须辨(宋·释子淳·《颂古一○一首》)8、美玉缀罗缨(魏晋·繁钦·《定情诗》)9、荆山美玉奚为贵(宋·释智月·《偈》)10、美玉不受焚(宋·陆游·《言怀》)11、劈开美玉洞无痕(宋·释梵琮·《颂古三十一首》)12、精金美玉团堆卖(宋·释从瑾·《颂古三十八首》)13、骊珠美玉未为珍(唐·孙光宪·《南歌子》)14、荆人泣美玉(唐·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15、傥辨美玉(唐·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16、腹 实冲和怀美玉(元·王吉昌·《江梅引》)17、昆岗美玉人难识(宋·邵雍·《首尾吟》)18、美玉曾闻种得生(宋·赵蕃·《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19、怀美玉(元·马钰·《满庭芳 咏和师叔辞世》)20、别山美玉(元·刘志渊·《大江东去》) 3.形容事物很好,但还是有小小的瑕疵的诗句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语译】 一尺高的树一定有树节,一寸大的玉一定与玉斑. 【注释】 节目:树枝交叉处纹理不顺的地方。暇瓋:玉的斑点,瑕疵。 【出处】 《吕氏春秋.离俗览.举难》:“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先王知物之不可全也,故择物而贵取一也。” 贵取一也:贵在取其一长处。 【说明】 《吕氏春秋》 《离俗览》旨在宣扬以理为本、超世离俗的高节厉行,共八篇。《举难》这一篇是阐述北宫黝、孟施舍、漆雕氏学派的学说。所谓“举难”是说举荐人才很难,强调任用人才不要求全齐备。 所节之句的意思是:树高了不能无节,玉大了不能无斑,才再大的人也不能无缺点。这是喻指人无完人,选贤举能应该求其大善,而不应该责其小过。 4.描写美玉、玉器的诗句有哪些1、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繁钦《定情诗》 释义:用什么连接我们的感情呢?缀有罗缨的佩玉。 2、宝金兮委积,美玉兮盈堂。——王褒《九怀》 释义:金银珠宝委积四处堆放,华美的宝玉摆满在庭堂。 3、荆人泣美玉,鲁叟悲匏瓜。——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释义:卞和因为无人赏识美玉而哭泣,孔子悲叹葫芦固守一方而不能志在四方。 4、傥辨美玉,君收白珪。——李白《万愤词投魏郎中》 释义:如果能够识辨美玉,请你魏郎中将我白珠收月。 5、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释义: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6、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李白《玉阶怨》 释义:玉砌的台阶夜里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久伫立露水便浸湿了罗袜。 7、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释义:可笑泸溪地小如斗,不知道您肯不肯在那里小试牛刀?赠送给您两只玉瓯作为寿礼。 8、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释义:闺阁内玉碗中盛着莹洁的寒冰,碗边凝聚的水珠若露华欲滴。 5.形容美玉却无人识的诗词自嘲 【宋】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感遇 【唐】岑参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 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感遇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6.诗经名句中形容玉的诗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诗经·卫风·淇奥》) 这是《诗经》的名篇“淇奥”的诗句,“匪”在这里作“斐”解释,即有文才的人。诗句解释为:那文采焕发的君子,如切磋、琢磨后的玉器一般俊美;那文采焕发的君子,耳垂上悬着晶莹的玉坠,鹿皮帽子上的缀玉如同星光闪烁;那文采焕发的君子,精神如同金锡,品格如同圭璧。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磋,佩玉之傩。(《诗经·卫风·竹竿》) 这是《诗经》“竹竿”中的诗句,傩,举止优雅,行有节度。诗句解释为:淇水在右边奔流,泉源在左边流淌,美人巧笑时露出洁白如玉的牙齿,身上挂着配玉显得是那样的婀娜多姿。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经·卫风·终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