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梳头有关的诗词1、起来慵自梳头 宋-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2、日晚倦梳头 宋-李清照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3、日高花榭懒梳头 宋-柳永 《其九》 4、梳头满面丝 唐-杜甫 《遣兴》 5、日晏未梳头 唐-刘禹锡 《相和歌辞·三阁词四首》 6、一月不梳头 唐-杜甫 《屏迹三首》 7、半顶梳头白 唐-杜甫 《入宅三首(大历二年春,甫自西阁迁赤甲)》 8、照水学梳头 唐-王建 《送韦处士老舅》 9、早起怯梳头 宋-周邦彦 《南乡子·晨色动妆楼》 2.关于头发的古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辞)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迟(古诗源) 宿昔不梳头,丝发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从古至今,无论线条粗细的女子,对于与“情思”谐音的满头青丝,总有太多割舍不下的牵挂吧。单是看看那些描写梳头的动词:绾、结、挽,还有那些花样繁多的发髻:盘螺髻,秋蝉髻,倭堕髻,拂云髻,飞凤髻……这么多美丽的名字,记载了多少纷纷扰扰的心情。难怪古代文人会在“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的情调里进退回环。即使英武如花木兰,在代父从军立下赫赫功勋的十二年之后,回到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何况是那些温婉可人的女子呢?她们在良人离别时,会小心地剪下一绺头发,珍重地请他带在身边。而且,自君别后,她们是那样率性地放弃着自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悦己的人不在身边,连头发都乱蓬蓬的懒于梳理了。 3.在古诗词中梳头发怎么表达在古诗词中梳头发一般只需要一个字表示:梳。也可以加上宾语:发、髻、头、云、翠等。 “梳”的字义比较简单,就是梳头发的梳子,用作动词就是用梳子整理头发。《说文解字》:梳,理发也。 古诗文都很精炼,动词“梳”在表示梳头发时不必须带宾语,如果梳理的对象不是头发时才需要加上宾语,如鸟类梳理羽毛,说成“梳翎”。 古诗词中用“梳”表示“梳头发”的例子很多。如: 终日厌厌倦梳裹。——梳裹:梳头、缠脚。 玉容清瘦懒梳妆。——梳妆:梳理头发、化妆打扮。 4.有关梳子的诗句一卷246.【鹧鸪天】 书名:《全宋词》 作者:吕胜己 夜春寒透锦帏。 满庭花露起多时。垒金梳子双双耍,铺翠花儿袅袅垂。 人去后,信来稀。等闲屈指数归期。 门前恰限行人至,喜鹊如何圣得知。 卷246.【鹧鸪天】 书名:《全宋词》 作者:吕胜己 日日楼心与画眉。 松分蝉翅黛云低。象牙白齿双梳子,驼骨红纹小棹篦。 朝暮宴,浅深杯。更阑生怕下楼梯。 徐娘怪我今疏懒,不及卢郎年少时。 朝梳怨 宋 曹彦约 朝梳和叠云,到暮不成雨。 一日变千丝,只作愁机杼。 愁至云成幕,小雨和丝落。 愁去脸成霞,雨霁庭下花。 折花愁雨湿,护惜鲛绡立。 蜂蝶爱花红,花心应未同。 5.男人为自己的女人梳头的诗句娥眉顾盼纱灯暖, 墨香瀑布荡衣衫。 执手提梳浓情过, 却留发丝绕前缘。 《寄题喻叔奇国傅郎中园亭二十六咏柳堤》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柳下湖光净一天,湖边垂柳起三眠。 小蛮自倚腰支袅,照镜梳头晓月前。 《刘常簿席上》 年代: 宋 作者: 盛世忠 近授长生券,从天上绮筵。 潞公专洛日,吕望佐姬年。 坐语风生舌,梳头雪满肩。 上思耆旧用,飞诏到林泉。 《二月一日雨寒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梳头正美睡相催,理尽霜丝梦恰回。 窗隙小风能几许,也吹蛛网去还来。 《画娥眉/忆王孙》 年代: 宋 作者: 张辑 清明小院杏花开。半启朱扉燕子来。晓起梳头对玉台。照香腮。羞睹惊鸿瘦影回。 《陈口华侍儿读书》 年代: 宋 作者: 姜夔 绎句寻章久未休,花房日晏不梳头。 谁教郎主能多事,乞与冥冥千古愁。 6.描写头发的古诗词描写头发的诗句 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 2、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唐·贾岛《山中道士》 3、玉筝弹未彻,凤髻鸾钗脱。 4、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5、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 6、鬓挽乌云,眉弯新月;肌凝瑞雪,脸衬朝霞。 7、鬓似乌云发委地,手如尖笋肉凝脂。分明豆蔻尚含香,疑似夭桃初发蕊。 8、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9、翁妪齐眉妇亦贤。小姑颜貌正笄年。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舵前。——宋·王谌《渔父词/渔父》 10、眼波横秀。乍睡起、茸窗倦绣。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7.描写头发的诗句头发黄绿青兰紫三千青丝用发带束起,头插蝴蝶钗,一缕青丝垂在胸前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唱。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眼波横秀。乍睡起、茸窗倦绣。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当时机成熟之时,你娶我好吗?) 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当你行成人冠礼的时候,愿意来娶我吗?) 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就怕到那个时候,你已经喜欢上别人了) 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当你该娶我的时候,却看到你的怀里是别人在笑) 8.关于头发的古诗句李白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玉壶系青丝, 沽酒来何迟。 ---李白《待酒不至》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 楼上春风日将歇,谁能揽镜看愁发。 ---李白《捣衣篇》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李白《秋浦歌》 当年意气不肯平,白发如丝叹何益。 ---李白《前有一尊酒行二首》 谁能书合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侠客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梨园子弟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白居易《长恨歌》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宝髻松松挽就 铅华淡淡妆成 红姻翠雾罩轻盈 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不如不见 有情还似无情 笙歌散后酒微醒 深愿月明人静 ---司马光《西江月》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贺知章《回乡偶书》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杨慎《临江仙》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木兰辞》 “钗欲溜,髻微偏,却寻霜粉扑香绵” 袅袅云梳晓髻堆,涓涓秋净眼波回。” 学画双蛾苦未成,鬓云新结翠鬟轻” 。。。。..以上选自《周紫芝词集 》 美人浴,碧沼莲开芬馥。 双髻绾云颜似玉,素娥辉淡绿。 雅态芳姿闲淑,雪映钿装金斛。 水溅青丝珠断续,酥融香透肉。 。。。。。。。。.谒金门(阎选) 宿昔不梳头,发丝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可怜。 卫娘发薄不胜梳 。李贺《浩歌》 欧阳修的词: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情落游丝无定,有情还似无情…… 【捣练子】 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 《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载:“鬒发如云,不屑髢也。。“鬒”意为头发浓密而黑,“髢”意为假髻。这句古诗赞美了浓密而漆黑的头发有如天上的乌云,拥有这样一头黑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后人常以乌云代指女人秀发,如“乌云高绾”词语。 古人在称赞妇女的美丽秀发时常以“鬒发”名之。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太平御览》记载“上(汉武帝)观其(卫子夫)发鬓,悦之”。卫子夫的一头秀发一打开,就像黑色的瀑布一样,闪闪发光,马上吸引住了少年天子汉武帝。(据说武帝那时候正为没有后代而苦恼,所以比较注重道家的某些观点,比如头发乌黑浓密者气血旺,气血旺者高寿多子。)《陈书·后主沈皇后列传》附《张贵妃传》记载:“张贵妃发长七尺,鬒发如漆,其光可鉴。”又如《昭明文选·七辨》曰:“鬒发玄髻,光可以鉴。”“鬒”和“玄”都是称赞发黑的词语。而头发亮丽到可以当铜镜照人的地步,令人叹为观止。 9.和梳子有关的诗句1、《锦堂春·坠髻慵梳》宋代诗人柳永 原文: 坠髻慵梳,愁蛾懒画,心绪是事阑珊。 觉新来憔悴,金缕衣宽。 译文:坠乱的头发无心用梳子梳理,紧锁的愁眉懒得描画,心绪凌乱,事事不顺。近来觉得无比憔悴消瘦,身上的金缕衣也显得宽松了许多。 2、《黄金缕·妾本钱塘江上住》宋代诗人司马槱 原文: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望断行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译文:我把犀梳斜插在头上,让头发半垂鬓边,敲响檀板,唱清丽的歌曲。抬眼望高空白云,不知它漂泊何处,梦醒后只见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3、《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宋代诗人李清照 原文: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译文:闺中女子被满怀春愁折磨得无情无绪,只随意地挽起发髻懒得精心着意去梳理。习习晚风吹入庭院,正是春寒料峭经冬的寒梅已由盛开到飘零之时。春愁本就撩人,何况又见花落!淡淡的浮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天边的月亮也显得朦胧遥远。 4、《南歌子·凤髻金泥带》宋代诗人欧阳修 原文: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译文:手持巴掌大小的龙形玉梳,用凤钗及金丝带把头发梳饰成髻。妻子走到窗下依偎在丈夫的怀里,问道“眉色深浅合不合适宜?” 5、《宫词》唐代诗人薛逢 原文: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译文: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香料。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