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九年级上古诗词填空答案

1.九年级上册古诗文上下句填空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诸葛亮鞠躬尽瘁地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人们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的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来概括.《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劳动”有关的完整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4、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5、“我爱水,愿以水裁衣,以云织锦,做一条弯弯的川流,在斜晖脉脉时,送千帆天际;愿以山切割,以石磋磨,做一涧高高低低的急流,在猿啼虎啸中,将一叶轻舟,载过万重山。其中画线句子分别化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7、《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割麦农民极度辛苦而又企盼延长干活时间这种矛盾心理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8、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长烟落日孤城闭9、李清照在《 醉花阴》中以生动形象表达“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含义的是:莫道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0、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数风流人物,还今朝。

(用**《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11、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体现其雄心壮志的句子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1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见春花凋谢,燕子归来,心中不禁产生了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1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4、白居易《观刈麦》中表现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而不禁深感惭愧的诗句是: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愧,尽日不能忘。

15、温庭筠《梦江南》中表现思妇失望和怅惘情怀的句子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晕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类似的句子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但愿人长久上,千里共婵娟。1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诗人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句中借用三个具体的动作形象地抒发了赴边抗敌的情怀。17、辛弃疾《破阵子》中描写将军犒劳天下,军中奏乐欢娱,以及校场上列队检阅场景的诗句是:八百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8、范仲淹的《渔家傲》一诗中,表现国家处于贫弱时期,将帅和征夫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_。19、苏轼的《江城子》中运用典故的三句词是:亲射虎,看孙郞,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20、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到梦回阵营的词句是:八百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21、晏殊在《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2、《江城子·密州出猎》写诗人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重用自己的两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23、李清照在《武陵春》中担心船小载不动自己内心哀愁的两句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4、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正面揭示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的句子是: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5、温庭筠《望江南》一词中描写傍晚景色,同时也表达主人公孤独愁绪的句子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6、范仲淹《渔家傲》一词中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防的愤懑不平的句子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7、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去”对比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8、《卜算子·咏梅》中表现梅花即使化为尘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诗句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9、《观刈麦》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心理活动相类似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32、四面边声边角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34、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分享到搜狐微博。

2.九年级上册古诗词默写题

理解背诵 《出师表》 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以大事”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政治愿望):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5.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遂许先帝以驱驰 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0.诸荀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有利的主观条件是: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21.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2.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3.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鱼我所欲也》 ⑴、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⑵、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⑶、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⑷、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⑸、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⑹、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⑺、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⑻、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⑼、“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⑽、《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1)《鱼我所欲也》写出舍生原因的句子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12)《鱼我所欲也》写出取义原因的句子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13)《鱼我所欲也》写出“有所不辟”的原因的句子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生于忧患,死安乐》 1.《生于忧患,死安乐》中苦难所要达到目的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艰苦磨炼的句子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 文中用来警策激励人的名句(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 《诗经二首》 1、《关雎》中描写男子对心爱的人日夜思念的句子是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2、《关雎》中,以欢快鸣叫的水鸟起兴,表明一个男青年已经看准了一个追求目标的诗句是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关雎》中小伙子追求姑娘没有达到目的,他的心情怎样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4、《关雎》中写君子翻来覆去。

3.九年级上册古诗词习题

一、关雎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窹寐求之。求之不得,窹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 _。 3.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 __ _。 4. 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 _。

二、蒹葭 《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阴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

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三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

“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皆为观海所见。 B.“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

C.“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D.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阅读,谈谈你个人对作者曹操的认识。 四 饮酒 (陶源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2.“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 ,诗句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3.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六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

(60左右字内) 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

4.7年到9年上册的所有古诗理解性填空的题,加答案,急用

七年级上册:1、《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老当益壮)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5、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从登山、下山这一曰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9、《如梦令?常记溪亭曰暮》中抒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0、《观书有感》中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八年级第五单元《桃花源记》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是∶ , 。

2.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 ,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 , , , , 。

, 。4.本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 。

6.《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其中的两个 、。《短文两篇》1.《陋室铭》中的主旨句: , 。

2.文中描写环境的句子: , 。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句: , 。

4.从反面表现作者情趣高雅句: , 。5.运用类比表明作者志趣抱负句: , 。

,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7.《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 。

8.《爱莲说》中“ , 。”道出荷花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

, 。9.《爱莲说》中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中 , , 是一般映衬, 和 是重点映衬,菊是 牡丹是 。

《大道之行也》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 , ,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句是: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 , , , , ,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 , 。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全文总结性句子是: , , 是谓大同。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望岳》1.描写《望岳》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2.《望岳》中表现作者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3.细望泰山景色句是: , 。

《春望》1.拟人诗句是: , 。2.忧国思乡诗句是: , 。

3.首联诗句是: , 。4.悲己句是: , 。

《石壕吏》1. 反应官吏残暴对待百姓诗句是 2.说明当时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 。【课外古诗】1.少壮不努力, 。

2.树树皆春色, 。3.乡泪客中尽, 。

4. ,波撼岳阳城。5.黄鹤一去不复返, 。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常恐秋节至, 。

8.相顾无相识, 。9. ,平海夕漫漫。

10.气蒸云梦泽, 。11.坐观垂钓者, 。

12.晴川历历汉阳树, 。 【拓展延伸】1.“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 ”的雄心和气概。

(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2.请写出一句含有 “鸟”的诗句。: , 。

3.请写出一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或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 第六单元 《三峡》 1.分别写出《三峡》中描写春、夏、秋、最具有特色的句子春冬: ,良多趣味。夏: , 。

秋: , 。2.《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 ,不以疾也。

3.《三峡》中扣“素、绿、清、影”句子是: , 。(山河秀丽句)描写泉水瀑布句是: , 。

4.故渔者歌曰:“ , 。” 5.“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句与唐朝李白的 , 。

两句诗一致的。6.文中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短文两篇》1.《答谢中书书》中首句 , 。点题,表达欲与友人交流山川美景的感受。

文中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 , 。2.《答谢中书书》中的描写句是: ,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 , 。3.请写出《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下之景的句子: , , 。

(2)抒发作者心情的句子是: ? ? 。《湖心亭看雪》1.《湖心亭看雪》中的写景句是: , , 。

湖上的影子,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诗词四首》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早晚躬耕句子是: , ;表明自己归隐决心的句子: , 。

2.《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 , 。(诗中有画句)3.《渡荆门送别》诗人通过想象来描绘长江之景的句是: , 。

4.《渡荆门送别》诗人通过长江之水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 。5. ,徙倚湖山欲暮时。

6.万里来游还望远, 。7.白头吊古风霜里, 。

【课外古诗】1.晴空一。

5.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理解性填空

九年级(上)

1、《沁园春雪》主旨句:

2、《陈涉世家》①展现千古壮士之胸襟的语句:

② 陈涉青年时代的远大抱负 :

3、《出师表》

①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②"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文中的两句“ ”一致。

③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④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

⑤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⑥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⑦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⑧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⑨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4、《梦江南》: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

5、《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具体表现:

②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③ 作者壮志难酬句(主旨句):

6、《江城子•密州出猎》:

①主人公“聊发少年狂”的表现:

②用典,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③主旨句(表达作者报效国家的决心):

7、《武陵春》创意独特句:

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①与“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义相近句:

②描写军旅生活:

③战斗激烈紧张:

④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9、《观刈麦》:①劳动的艰辛: ②矛盾心理:

10、《月夜》“春天的脚步近了”句:

11、《商山早行》颔联和颈联:

12、《卜算子咏梅》梅花高洁坚贞:

13、《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 日长飞絮轻。

14、《醉花阴》:抒发了离别的极度悲苦的感情的诗句是:

15、千古兴亡多少事? 。 。

16、赢, ;输, 。

17、《朝天子咏喇叭》讽刺强取豪夺,鱼肉人民的官吏:

6.语文版九年级上 古诗词理解性默写题目

1.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2.杜甫的<<;望岳》中,诗人想像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

3.陆游的《游山西村》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诗是:

4.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沙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 .

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盂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 。

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涵深刻哲理的句子是: ,

8.清代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描绘了一幅听竹的画面,我们学过的陆游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也有一句描绘类似情景的诗句: 。

9.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 旧”的对

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10.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

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观刈麦《中也有反映劳动者这种

复杂矛盾心理的诗句

11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12.在我国古代,很多文人身处逆境还关心着社会,在他们的诗文中表现出了博大的胸怀,如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有:

1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14<<;黄鹤楼》一诗中表达诗人浓浓的乡愁的句子是: , ?1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

是: , 。

16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 。”(论语)) 1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1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运用比喻、融人议论、表明心志的句子是:

19.今年六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郦道元描述的昔日“眠者歌日”的“

”的三峡秋日的凄凉景况将一去不复返了。

20《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

21.王安石在《书湖阴先生壁》中巧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2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插入了一段对往事的回忆,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诗句是: , 。

23.<;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词句是: , 。

2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表达其建功立业的词句是: 。

25《(论语)十则》中,感叹时间流逝的名句是: 。

26理行路难》中,最能表现诗人李白抱负远大、执著自信、勇往直前的诗句是:

2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取譬设喻的方法来阐述道理。其中“ ,

义”这个中心论点。

28陶渊明《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29.曹判认为鲁庄公“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

30.《鱼我所欲也》中可以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 。

31.在刘禹锡的

7.九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十首

课后古诗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族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是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通假字)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旁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而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翻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