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才的诗句为伊消得人憔悴 (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科学使用人才。) 吹尽狂沙始到金 (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千锤百炼的打磨) 千树万树梨花开(谁能汇聚更多的人才谁就能拥有主动权) 唯才是举 思贤若渴 青青子拎,悠悠我心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的千古佳句,网罗人才、建功立业的紧迫感,以及他感到人才难得、岁月磋论的苦闷,把自己对人才的渴望比作少女对意中情郎的追慕,又畅想“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人才济济一堂的情景)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 —— 孙中山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仲 长才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 邵谒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吗虽瘦骨法奇;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肥。 —— 欧阳修 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 康熙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 胡瑗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 —— 孙中山 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 刘向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 杜甫 2.关于人才的诗词论诗五绝 清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满江红 魏了翁 逢著公卿,谁不道、人才难得。 须认取、天根一点,几曾休息。 未问人间多少士,一门男子头头立。 只其间、如许广文君,谁人识。 冠盖会,渔樵席。豪气度,清标格。 要安排稳当,讲帷词掖。 蜀泮堂堂元不恶,犹嫌偏惠天西壁。 嘱公卿、著眼看乾坤,搜人物。 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出都留别诸公 康有为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 康有为 一代才人孰绣丝,万千作者亿千诗。 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正始如闻本风雅,丽葩无奈祖骚词。 汉唐格律周人意,悱恻雄奇亦可思。 3.形容“人才”的诗句有哪些《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雪中书怀》 唐代:杜牧 腊雪一尺厚,云冻寒顽痴。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 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凡称曰治具,小大无不施。明庭开广敞,才隽受羁维。 如日月縆升,若鸾凤葳蕤。人才自朽下,弃去亦其宜。 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斯乃庙堂事,尔微非尔知。向来躐等语,长作陷身机。 行当腊欲破,酒齐不可迟。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折桂令 留京城作》 元代:梁寅 龙楼凤阁重重,海上篷莱,天上瑶宫。锦绣人才,风云奇士,衮衮相逢。几 人侍黄金殿上,几人在紫陌尘中。运有穷通,宽着心胸,一任君王,一任天公。 《重送刘十弟判官》 唐代:杜甫 分源豕韦派,别浦雁宾秋。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经过辨丰剑,意气逐吴钩。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滞留。 本枝凌岁晚,高义豁穷愁。他日临江待,长沙旧驿楼。 《和乐天刘家花》 唐代:元稹 闲坊静曲同消日,泪草伤花不为春。 遍问旧交零落尽,十人才有两三人。 4.形容和相处不累的人才值得交往的古诗形容和相处不累的人才值得交往的古诗 在古诗中,论人才的诗篇很多,今天品读,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求贤若渴为强国。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已有周文王善于求贤的记载:“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见《诗经·大雅·文王》)周文王尊贤礼士,身边贤才济济,在位五十年,国势强盛。战国时期,燕昭王筑台招贤的佳话屡屡入诗:陈子昂《蓟丘览占》诗云:“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李白《古风》:“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可谓求才若渴:“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培养人才要放手在实践中去锻炼。《离骚》中屈原以香草为喻,寄寓了广育人才的理想:“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希望“冀枝叶之峻茂”,主张“举贤而授能。”柳宗元则以树木为喻,对人才的缺乏培养表示忧虑,他在《行路难》中说:“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陆游对人才的培养和放手使用是直抒胸臆:“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宵战风雨。”(见《苦笋》)他主张对人才要在实践中培养。 要善于在一定的环境中识别人才。唐太宗《赐萧踽》:“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以及白居易的《放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主张时间考验人才。左思《咏史》:“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主张从民间发现人才。 在用才上要扬长避短、量才适用。屈原《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其喻意是人才各有长短,在使用上不必求全。清代顾嗣协《杂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以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地阐明了一条重要的用人原则:扬长避短,因才适用。 (据《党建与人才》) 5.描述人才辈出的诗句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出自清代赵翼的《论诗五首·其二》 译文:历史上每一朝代都会有有才华的人出现,各自开创一代新风,领导诗坛几百年。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译文: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3、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出自《增广贤文·上集》 译文:长江的后浪推进前浪一步一步的前进,一浪胜过一浪。世上的新人踏着前人的脚步一代代的更换! 4、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出自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 译文: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这些人物都已经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6.形容招聘的诗句有哪些《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龚自珍(清代) 原文: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扩展资料: 赏析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