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元朝的诗句

1.元朝的代表性古诗

唐诗宋词元曲,元代诗词已不盛行 元诗四大家 “元诗四大家”是指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

他们都是当时的馆阁文臣,因长于写朝廷典册和达官贵人的碑版而享有盛名。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

其实他们的创作成就并不高,不但不能与前代诗坛的大家相比,就是在元代诗坛上也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诗人。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

明人胡应鳞评此期诗风特征,“皆雄浑流丽,步骤中程。然格调音响,人人如一,大概多模往局,少创新规。

视宋人藻绘有馀,古淡不足。”(《诗薮》外编卷六)正道出了“四大家”的艺术共性。

当然,“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 [编辑本段]虞集 “元诗四大家”中最优秀的诗人是虞集。

他擅长律诗,无论是五律还是七律,都写得格律严谨,隶事恰切而深微,意境浑融,风格深沉。例如七律《挽文山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这是元诗中少见的名篇。诗人把深沉的历史感慨溶进严整的艺术形式中,沉郁苍劲,感人至深。

虞集虽然宦途比较顺达,但仍然希望到江南故乡归老田园。他的《风入松》词有“杏花春雨江南”的名句,这种意境也常出现在他的诗中。

[编辑本段]杨载 杨载的诗风劲健雄放,主要体现于七言歌行,其律诗则以谐婉见长。范梈最长于歌行,诗风豪放超迈又流畅自如。

他的五律专学杜甫,颇有杜诗沉郁凝炼之风。如《京下思归》: 黄落蓟门秋,飘飘在远游。

不眠闻戍鼓,多病忆归舟。甘雨从昏过,繁星达曙流。

乡逢徐孺子,万口薄南州。 揭傒斯的诗以清婉流丽见长,有些作品则质朴无华,别有寄托。

如《秋雁》: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此诗暗讽蒙古统治者一面掠夺南人的财富一面又歧视南人的行径,是元代中期罕见的讽刺之作。 [编辑本段]其他 此期黄溍、柳贯、欧阳玄等诗人也较知名,但他们的成就都不如“元诗四大家”。

2.元代古诗有哪些

作为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文,元代与前代相比,显然处于低谷时期。然而,元代的诗文作家和作品的数量相当多,而且出现了许多擅长诗文的少数民族作家。 元代诗人鄙弃宋诗而专学唐诗的风气对明代诗歌有很大的影响;元代散文则沿着 唐宋古文的道路发展,并下启明代文风。

元朝著名的剧作家有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的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等。代表作《汉宫秋》、《倩女离魂》、《墙头马上》等。

《汉宫秋》为元·马致远作的历史剧。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全剧四折一楔子。元曲四大悲剧之一, 《汉宫秋》的主角是汉元帝。作品通过他对文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剖析这次事件。作为一国之主,他连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护,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的悲剧。

《倩女离魂》(全名《迷青琐倩女离魂》)作品是郑光祖的代表作。本是出于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宋代人改编为话本,金代人则编为诸宫调。元杂剧初期作家赵公辅有同名剧本,但本剧改动了传奇小说的若干情节。

《墙头马上》是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的作品。尚书之子裴少俊,奉命到洛阳购买花苗,巧遇总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但为裴少俊之父所不容,后历经坎坷终于夫妻团圆。该剧歌颂了对自由婚姻的追求,虽以爱情为题材,却别具一格

3.宋代 唐代 元代古诗

唐诗300首

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五言古诗一首诗共四句,每句5个字,一般来说第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是押韵的,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就不是押韵了。

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古诗。五言古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古诗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古诗作品。

文人五言古诗始于何时,前人的看法颇不一致。旧传西汉枚乘、李陵、苏武、班婕妤等人的五言古诗作品,实际上不可靠。今存最早的文人的五言古诗当为东汉班固的《咏史》∶

咏史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钟嵘《诗品》说他「质木无文」,这说明文人初学五言诗体,技巧还很不熟练。

继作者有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和赵壹《疾邪歌》等,表现技巧日趋成熟。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古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古诗已「居文辞之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五言古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灵活细致地书行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后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一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二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三 张九龄感遇四首之四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月下独酌 李白春思

杜甫望岳 杜甫赠卫八处士 杜甫佳人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一 杜甫梦李白二首之二

王维送别 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青溪 王维渭川田家 王维西施咏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 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东郊 韦应物送杨氏女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溪居

4.元朝的古诗

叶顒:江南怀古

仗剑出西游,来□帝王州。登高望故国,感慨弹箜篌。长歌四五发,云物惨不收。歌声忽悲壮,江汉不敢流。峨峨天目山,王气今已休。英主从北来,长驱势莫留。浮云卷旌旗,天兵动戈矛。国破佳人死,时危志士忧。遂令歌舞地,夜雨鸣松楸。野殿莓苔古,荒城鸟鼠秋。茫茫古帝魂,千古不可求。神飞故宫远,月出西陵幽。凄凉白云乡,寂寞芳草洲。我欲吊古迹,落日寒飕飕。无言一尊酒,悲风起闲愁。

东门行·张宪作者:张宪 朝代:元

东都门外古今稀,东宫二傅同日归。

百官祖道设供帐,敕赐黄金作酒资。

归来日日会亲友,尽卖赐金买醇酒。

白头刚傅空劳劳,一杯鸩羽不就狱,博得君王祠少牢。

早行·方夔作者:方夔 朝代:元

早起理归装,残灯耿曙光。

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

钟响知云寺,波声认石梁。

修途留不住,去去出山庄。

5.谁有元朝的古诗

您好! 元朝的诗词都叫元曲! [金] 许安仁 望少室 名山都不见真形,万仞盘盘入沓冥。

安得人间骑白鹤,下看三十六峰青。 [金] 许安仁 少室道中 少室峰头晓月沉,千家城郭淡阴阴。

五更鸡唱残星灭,马上看山过少林。 [金] 许安仁 游少林寺 岩壑深严入翠微,少林金碧雾烟扉。

五峰屏簇禅庵小,万仞天开佛日辉。 闻说九年空面壁,得逢二祖便传衣。

千秋少室山灵在,曾见先师只履归。 [元] 杨奂 游少室 方若植巍冠,森若削寒玉。

明月夜中游,谁家借黄鹄? [元] 杨奂 卓锡泉 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元。 至今卓锡地,莹澈有遗泉。

[元末明初] 陈基 轘辕 远游重到洛阳城,又向登封道上行。 路入轘辕秋更险,云收太室雨初晴。

千重灌木满山碧,百道飞泉绕涧鸣。 欲访巢由渺何许,空余颍水照人清。

刘 轘辕关 陡仄轘辕道,翠屏列上巅。 高峰常碍日,密树不开天。

风急摧残叶,洞深锁暮烟。 早行凭眺望,霭霭白云连。

[金] 元好问 少室南原 地僻人烟断,山深鸟语哗。 清溪鸣石齿,暖日长藤芽。

绿映高低树,红迷远近花。 林间见鸡犬,直拟是仙家。

[金] 元好问 少林 云林入清深,禅房坐萧爽。 澄泉洁余习,高鸟唤长往。

我无元豹姿,漫有紫霞想。 回首山中云,灵芝日应长。

6.元代的古诗和诗意

天净沙·秋思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