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二月的诗句1.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唐代:柳宗元 译文:官场上的失意和寄居他乡的忧思一起涌上心头,阳春二月的景象也好像到了寒秋一样,令人心意凄迷。 2.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唐代:柳宗元 译文: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 3.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二月二日》唐代:李商隐 译文: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 4.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二月二日》唐代:李商隐 花蕊如须柳芽如眼婀娜多姿,紫蝶黄蜂盘旋飞舞情意更长。 5.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二月二十四日作》宋代:陆游 译文:棠梨花儿开了,社酒已酿得浓浓,四面的村子里,到处是鼓声冬冬。 2.和农历二月有关的诗句,词句山行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咏柳 年代:【唐】 作者:【贺知章】 体裁:【七绝】 类别:【静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浔溪棹歌 年代:【清】 作者:【董恂】 体裁:【七绝】 类别:【】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戏答元珍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体裁:【七律】 类别:【答谢】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3.描写二月的诗句1、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唐 李商隐《二月二日》译文:二月二日这一天春游到江上,春风和畅阳光送暖乐曲悠扬。2、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唐 白居易《二月二日》译文:二月二日新雨初霁,小草和田畦里的菜都发出了嫩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译文: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4、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唐 韩愈《春雪》译文:新年都已来到,但还看不到芬芳的鲜花,到二月,才惊喜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5、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唐 李峤《风》译文: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6、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 杜牧《赠别二首》译文: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7、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唐 孟云卿《寒食》译文: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4.与二月有关的诗与二月有关的诗有很多,比如: 1.《和子由寒食》苏轼 宋 寒食今年二月晦,树林深翠已生烟。 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尽便。 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 忽闻啼鵙惊羁旅,江上何人治废田。 2.《二月二日》白居易 唐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3.《嘲游使君》卢肇 唐 白帝城头二月时,忍教清醒看花枝。 莫言世上无袁许,客子由来是相师。 4.《湖上杂诗》袁枚 清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5.《观化十五首》黄庭坚 宋 竹笋初生黄犊角,蕨芽已作小儿拳。 试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6.《梅开绝晚有感》陆游 宋 年年踏雪探梅开,二月今年始见梅。 从此逢春心转嬾,小诗不拟觅花栽。 7.《泛舟观桃花》陆游 宋 花泾二月桃花发,霞照波心锦裹山。 说与东风直须惜,莫吹一片落人间。 8.《悲吴王城》杜牧 唐 二月春风江上来,水精波动碎楼台。 吴王宫殿柳含翠,苏小宅房花正开。 解舞细腰何处往?能歌姹女逐谁回? 千秋万古无消息,国作荒原人作灰。 9.《咏柳》贺知章 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0.《春寒》陈与义 宋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 5.形容二月的词语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出处:清·秦味芸《月令粹编》卷五:“《陶朱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残冬腊月 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错过了吉日良时,残冬腊月,未必有好日了。” 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花朝月夕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花朝月夜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南朝·梁元帝《春别应令诗》:“动春心花朝月夜,谁忍相思今不见。” 腊尽春回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出处:唐·孙道绚《菩萨蛮·梅》:“阑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初白。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 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月夜花朝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6.诗句里有二月的有哪些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春。 梁州令 晁补之 宋 词 二月春犹浅。 去年樱桃开遍。今年春色怪迟迟,红梅常早,未露胭脂脸。 东君故遣春来缓。似会人深愿。 蟠桃新镂,双盏相期,似此春长远。木兰花/玉楼春 晏殊 宋 词 朱帘半下香销印。 二月东风催柳信。琵琶旁畔且寻思,鹦鹉前头休借问。 惊鸿去后生离恨。红日长时添酒困。 未知心在阿谁边,满眼泪珠言不尽。临江仙 葛胜仲 宋 词 二月风光浓似酒,小楼新湿青红。 碧琉璃色映群峰。更携金凿落,来赏锦薰笼。 调客旧留□月旦,此花清软纤秾。未饶兰蕙转光风。 赤阑呈雅艳,翠幕护芳丛。河传 司马槱 宋 词 银河漾漾。 正桐飞露井,寒生斗帐。芳草梦惊,人忆高唐惆怅。 感离愁,甚情况。春风二月桃花浪。 扁舟征棹,又过吴江上。人去雁回,千里风云相望。 倚江楼,倍凄怆。关试前送进士姚潜下第归南阳 曹邺 唐 七绝 马嘶残日没残霞,二月东风便到家。 莫羡长安占春者,明年始见故园花。小重山 李壁 宋 词 燕雀风轻二月天。 一枝何处是家园。有花不惜是谁怜。 生嫌怕,不为老人妍。眉黛拥连娟。 高情时载酒、雁湖边。略无雕饰自天然。 新诗好,品第入朱弦。闺怨 周在 明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 应是子规啼不到,故乡虽好不思归。采桑子 吴元可 宋 词 江南二月春深浅,芳草青时,燕子来迟。 翦翦轻寒不满衣。清宵欲寐还无寐,顾影颦眉。 整带心思。一样东风两样吹。 卜算子 新柳 纳兰性德 清 词 娇软不胜垂,瘦怯那禁舞。多事年年二月风,翦出鹅黄缕。 一种可怜生,落日和烟雨。苏小门前长短条,即渐迷行处。 湖上杂诗 袁枚 清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送杨行元赴举 刘商 唐 七绝 晚渡邗沟惜别离,渐看烽火马行迟。千钧何处穿杨叶,二月长安折桂枝。 蝶恋花 史达祖 宋 词 二月东风吹客袂。苏小门前,杨柳如腰细。 胡蝶识人游冶地。旧曾来处花开未。 几夜湖山生梦寐。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 令岁清明逢上已。相思先到溅裙水。 伤春 孟郊 唐 七古 两河春草海水清,十年征战城郭腥。乱兵杀儿将女去,二月三月花冥冥。 千里无人旋风起,莺啼燕语荒城里。春色不拣墓傍株,红颜皓色逐春去。 春去春来那得知,今人看花古人墓,令人惆怅山头路。春日即事 王冕 元 七律 二月三日雨不歇,桃花杏花吹作泥。 积垒可怜飞燕苦,伤春无奈杜鹃啼。关河气转风云合,边塞烽多草树迷。 老我疏狂思舞剑,兴来不待五更鸡。清平乐 赵彦端 宋 词 桃根桃叶。 一树芳相接。春到江南三二月。 迷损东家蝴蝶。殷勤踏取青阳。 风前花正低昂。与我同心栀子,报君百结丁香。 行路难 崔颢 唐 乐府 君不见建章宫中金明枝,万万长条拂地垂。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见。 艳彩朝含四宝宫,香风旦入朝云殿。汉家宫女春未阑,爱此芳香朝暮看。 看来看去心不忘,攀折将安镜台上。双双素手剪不成,两两红妆笑相向。 建章昨夜起春风,一花飞落长信宫。长信丽人见花泣,忆此珍树何嗟及。 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玉墀。只言岁岁长相对,不悟今朝遥相思。 雨中对酒庭下海棠经雨不谢 陈与义 宋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觞恨醉迟。燕子不禁连夜雨,海棠犹待老夫诗。 天翻地覆伤春色,齿豁头童祝圣时。白竹篱前湖海阔,茫茫身世两堪悲。 蜂 李商隐 唐 七律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覆落后呈同年 杨知至 唐 七律 由来梁雁与冥鸿,不合翩翩向碧空。寒谷谩劳邹氏律,长天独遇宋都风。 此时泣玉情虽异,他日衔环事亦同。二月春光正摇荡,无因得醉杏园中。 寄蒋二十四 唐彦谦 唐 七律 代简鸟啭蜂飞日渐长,旅人情味悔思量。禅门澹薄无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墙。 二月云烟迷柳色,九衢风土带花香。大知高士禁愁寂,试倚阑干莫断肠。 赠友人罢举赴辟命 杜荀鹤 唐 七律 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好景采抛诗句里,别愁驱入酒杯中。 渔依岸柳眠圆影,鸟傍岩花戏暖红。不是桂枝终不得,自缘年少好从戎。 送永嘉王令之任二首 方干 唐 七律 定拟孜孜化海边,须判素发侮流年。波涛不应双溪水,分野长如二月天。 浮客若容开荻地,钓翁应免税苔田。前贤未必全堪学,莫读当时归去篇。 虽展县图如到县,五程犹入缙云东。山间阁道盘岩底,海界孤峰在浪中。 礼法未闻离汉制,土宜多说似吴风。字人若用非常术,唯要旬时便立功。 金桥感事 吴融 唐 七律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春郊尚朔风。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水 徐夤 唐 七律 火性何如水性柔,西来东出几时休。莫言通海能通汉,虽解浮舟也覆舟。 湘浦暮沈尧女怨,汾河秋泛汉皇愁。洪波激湍归何处,二月桃花满眼流。 村居 韩偓 唐 七律 二月三月雨晴初,舍南舍北唯平芜。前欢入望盈千恨,胜景牵心非一途。 日照神堂闻啄木,风含社树叫提壶。行看旦夕梨霜发,犹有山寒伤酒垆。 7.形容二月的词语百花生日 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出处:清·秦味芸《月令粹编》卷五:“《陶朱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 残冬腊月 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错过了吉日良时,残冬腊月,未必有好日了。” 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 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花朝月夕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花朝月夜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 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南朝·梁元帝《春别应令诗》:“动春心花朝月夜,谁忍相思今不见。” 腊尽春回 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出处:唐·孙道绚《菩萨蛮·梅》:“阑干六曲天围碧,松风亭下梅初白。 腊尽见春回,寒梢花又开。” 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月夜花朝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