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战斗激昂的诗句

1.描写战争激烈的诗句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4、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陈毅《梅岭三章》)

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8、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10、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11、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1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1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形容“战斗”的诗句有哪些

1.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译文:美人虞姬自尽在乌江岸边,战火也曾焚烧赤壁万条战船,将军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门关。

2.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3.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译文:将士们不辞辛苦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4.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译文: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5.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译文: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6.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

译文: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7.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译文:战士手持吴戈身披犀甲,敌我战车交错刀剑相接。

8.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译文:林中昏暗风吹草动令人惊,将军夜中搭箭拉弓显神勇。

9.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10.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译文: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注释: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涕(tì):眼泪。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李贺《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⑸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3.形容心情随意,斗志激扬的古代诗句有哪些

1. 激扬思壮志,流落叹颓龄。----温庭筠《过孔北海墓二十韵》

2. 临别一取醉,浩歌神激扬。----陆游《古别离》

3.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

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

7.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8.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0.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宋史·王安石列传》

11.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孟子·告子下》

12.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3.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张岱《长歌行》

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论语·子罕》

1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描写战争的句子带上慷慨激昂 快

那整队骑兵,长刀高举,伴着慷慨激昂的战鼓声和喇叭声,旌旗迎风飘荡,每个师成一纵队,行动一致,有如一人,准确得象那种无坚不摧的铜羊头,从佳盟坡上直冲下去,深入尸骸枕藉的险地,消失在烟雾中,继又越过烟雾,出现在山谷的彼端,始终密集,相互靠拢,前后紧接,穿过那乌云一般向他们扑来的开花弹,冲向圣约翰山高地边沿上峻急泥泞的斜坡。

他们由下上驰,严整,勇猛,沉着,在枪炮声偶尔间断的一刹那间,我们可以听到那支大军的踏地声。他们既是两个师,便列了两个纵队,瓦蒂埃师居右,德洛尔师居左。

远远望去,好象两条钢筋铁骨的巨蟒爬向那高地的山脊。有如神兽穿越战云。

5.形容战斗的诗句

1、《凉州词》唐-王翰

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和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有关激昂的诗句

1.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2.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4.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5. 洗兵条支海上波, 放马天山雪中草。

—— 李白《战城南》 6.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 杜甫《岁暮》 7.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8.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9.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10.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 杜甫《岁暮》 11.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 李白《古风·其十九》 12.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 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13.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 徐锡麟《出塞》 14.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 杜甫《悲陈陶》 15. 四边伐鼓雪海涌, 三军大呼阴山动。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