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落魄的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琵琶行 【宋】白居易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京试落第时所作) 落第【唐】孟郊 一夕九起嗟, 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 空将泪见花。 落第【唐】孟郊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叶上霜。 雕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 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这两首写的是落第的悲伤 落魄) 2.形容“落难”的诗句有哪些1.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明朝《增广贤文 释义:龙在浅水游泳遭到了鱼虾的嬉戏,老虎来到了平原,被狗欺负。 2.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释义:房屋漏水偏偏赶上下了一整夜的雨,船本来就迟到了,但是又赶上逆风航行。 3.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释义: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4. 多福难自求,祸患依前躅。——明·释函可《冬日偶成十首 其九》 释义:福气很难得到,祸患来的时候踟蹰不进。 5. 少年不得意,落魄无安居。——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 其一》 释义:少年时期失意,落难了没有可以居住的地方。 6. 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唐·来鹏《鄂渚除夜书怀》 释义:自叹落难一事无成,到了明日又过了一年。 7.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唐·杜甫《登岳阳楼》 释义:漂泊江湖,亲友们没有寄过来一封书信,年老体弱了,只能生活在这一叶孤舟上。 8.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唐·白居《琵琶行》 释义:兄弟从军妹妹去世了,家道已经破败;一天天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拜访的人稀稀落落,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 9.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 释义:历尽了千辛万苦,白发长满了双鬓,满心都是颓废,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10.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宋·苏轼《江城子》 译文:纵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3.形容落魄到极点的成语五里雾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出处:《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 挨冻受饿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至挨冻受饿。” 挨饿受冻 挨:遭受。 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 白手空拳 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八回:“我从十几岁上,拿了一双白手空拳,和吴继之两个混;我们两个向没分家,挣到了一百多万。” 白屋寒门 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 形容出身贫寒。 出处: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穷困,身居在白屋寒门。” 卑不足道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出处:见“卑卑不足道”。 不名一钱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 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汉·王充《论衡·骨相》:“通有盗铸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 不名一文 名:占有。 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六章:“老兄明白,弟半生书剑飘零,寄食江湖,囊中不名一文。” 不直一钱 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 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出处: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夫无所发怒,乃骂临汝侯曰:‘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不直一文 鄙视之词,犹言毫无价值。比喻无能或品格卑下。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 惝恍迷离 惝恍:也作:“惝况”,失意的样子。 迷离:模糊不清。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掣襟露肘 掣:牵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儿就露出来。 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出处:《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露肘。” 赤贫如洗 赤贫:穷得一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 出处:《先哲丛谈物茂卿》:“初卜居于芝街,时赤贫如洗,古耕殆不给衣食。” 鹑衣鹄面 破烂的衣服,瘦削的面形。 形容穷苦落魄之状。 出处:清·捧花生《画舫馀谭》:“尝见某者,鹑衣鹄面,行泮宫前。” 倒三颠四 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精神恍惚。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倒三颠四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拣上色的与他两套。” 颠颠倒倒 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出处:《朱子全书》卷六:“向时有一截学者贪多务得,要读《周礼》、诸史、本朝典故,一向尽要理会,得许多没紧要底工夫,少刻,自己都恁自地颠颠倒倒,没顿放处。”《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彼此夙缘,颠颠倒倒,皆非偶然也。” 独坐愁城 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 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分文不名 名:占有。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 比喻非常贫困。 分文不值 形容毫无价值。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 割须弃袍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 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寒酸落魄 落魄:沮丧失意。 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昏昏沉沉 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昏头搭脑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出处: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十一回:“一个新年里,弄得昏头搭脑,没些清楚。” 昏头打脑 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同“昏头搭脑”。 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九:“祥子几乎没有力量迈出大门坎去。昏头打脑的,脚还在门坎内,借着街上的灯光,已看见了刘姑娘。” 浑浑沌沌 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 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势》:“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浑浑噩噩 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 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灏灏尔,周书噩噩尔。” 魂不守舍 舍:住宅,比喻人的躯壳。灵魂离开了躯壳。 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出处:《三国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魂不守宅 指人之将死。 也形容精神恍惚。“魂不守舍”。 混混沌沌 迷糊不清的样子,模糊一片,不分明。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3回:“仍然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家徒壁立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家徒四壁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 4.形容人落魄的成语形容人落魄的成语有: 鹑衣鹄面 1、鹑衣鹄面 拼音: chún yī hú miàn 解释: 破烂的衣服,瘦削的面形。形容穷苦落魄之状。 出处: 清·捧花生《画舫馀谭》:“尝见某者,鹑衣鹄面,行泮宫前。” 译文:曾经去面见他人,一身破烂穷酸的样子,来到尊贵的高等学府门前。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落魄。 反义词:脑满肠肥、大腹便便 近义词:形容枯槁、面黄肌瘦 2、金钗换酒 拼音: jīn chāi huàn jiǔ 解释: 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出处: 唐·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译文:看到我没有可替换的衣服,就翻箱倒柜去搜寻;我身边没钱,死乞活赖地缠她买酒,她就拔下头上金钗去换钱。 例句: 归来紫陌东头,金钗换酒消愁。 ——宋·晏几道《清平乐》词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3、割须弃袍 拼音: gē xū qì pào 解释: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成语典故:来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58回,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描写了曹操狼狈逃窜的景象。 例句: 曹操“割须弃袍”的事迹广为流传。 近义词: 丢盔弃甲 用法: 作谓语、定语。 4、没魂少智 拼音: méi hún shǎo zhì 解释: 形容失魂落魄的样子。智:智慧。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回:“晃大舍因一连做了两个梦,又兼病了两场,也就没魂少智的。” 例句: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没魂少智。 近义词: 失魂落魄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同“失魂落魄”。 5、流离失所 拼音:liú lí shī suǒ 解释:无处安身,到处流浪。流离:转徙离散。 成语典故:汉元帝时期,御史大夫薛广德陪同汉元帝外出打猎。元帝忘乎所以,不想停止,严重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薛广德就上书说当地百姓因为皇帝狩猎而流离失所,希望皇帝体恤百姓的疾苦。元帝认为言之有理,就与光禄大夫张猛等立即回宫。 例句:歌词运用了民间歌谣形式叙述了她一生的不幸,第一不幸的是:家庭的不幸,全家因父亲受迫害而流离失所。 近义词:无家可归、流离颠沛 反义词:安家立业、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