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终于还是到了分开的时候的诗句

1.表达分离很久终于要见面了的诗句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注解】: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3、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韵译】: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评析】:

2.形容到了分开的时候的成语

1.劳燕分飞

成语拼音:láo yàn fēn fēi

成语解释: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成语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2.分崩离析

成语拼音:fēn bēng lí xī

成语解释: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割席分坐

成语拼音:gē xí fēn zuò

成语解释: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4.难分难舍

成语拼音:nán fēn nán shě

成语解释:舍:放下;分:分离、分别。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离。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5.依依惜别

成语拼音:yī yī xī bié

成语解释:依依:留恋且不忍分离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成语出处:宋 陆游《舟中对月》:“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3.形容分开的诗句

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20、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2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2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3、嗟君此别意如何,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24、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5、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26、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第二首: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7、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28、《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29、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30、平生闻高义,书剑百夫雄。 言登青云去,非此白头翁。

胡兵屯塞下,汉骑属云中。 君为白马将,腰佩騂角弓。

单于不敢射,天子伫深功。 蜀山余方隐,良会何时同。

31、《金陵歌送别范宣》 李白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 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

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 白马小儿谁家子,泰清之岁来关囚。

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

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32、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 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

33、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34、《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35、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37、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戴叔伦《相思曲》38、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3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4.形容“离别后还会再相见”的诗句有哪些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释义:即使现在各奔东西 天南海北,但江湖闯荡,总会后会重逢的机会.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释义: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高适《别董大二首》

释义: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释义: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释义:河西幕府里我有很多老朋友,老朋友分别以来已有三五春。

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 —— 苏轼《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释义:低下头哪里泉水不能照见我?四方之地都如同这水中天。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释义: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 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释义:别离的凄苦真是难耐,哪有团聚在一起好度时光。”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 苏武《留别妻》

释义:如果我有幸能活着,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如果我不幸死了,也会永远想你。

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 叶清臣《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96361贺圣朝·留别》

释义:明年牡丹盛开的时候,不知我们会在哪里相逢?

5.表示分开的诗句有哪些

表示分开的诗句:

赠别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分别的时候,分明是多情的,总觉得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而感到好似无情。别宴上想要强颜欢笑,却笑不成。宴席上的蜡烛好像也理解我们的惜别之心,替我们垂泪点点滴滴一直到天明。诗人借物抒情,表达了与友人分别时那难舍难分的深沉而真挚的感情。

送兄

七岁女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

这首诗表达小作者送别哥哥时依恋不舍的深情。哥哥要上路了,天边秋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分别处的路亭周围,树叶纷纷飘落,气氛萧索。令人感叹的是人不能跟大雁一样,雁行能一起飞向远方,而此时我们兄妹却不能同去远地。诗中写景的气氛与离别时的心情相应,兄妹不忍分离与雁行齐飞相对照,显得自然,真挚。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青翠的山峦横在外城的北面,静静的白水绕城东潺潺流过。在此地一分别,就像蓬草随风飞转,万里远行。你像天上的浮云飘忽不定,我就如落日依山那样对你依依不舍。我们在马上相互挥手告别,那马儿也不愿分离而禁不住萧萧长鸣。这首诗像一幅油画,人情美与自然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全诗豁达乐观,情意深切。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北国千里,满天的阴云使白日显得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雁在分飞的雪花里朝南方飞去。不要忧愁前面路上没有知心朋友,天下有谁不认识您呢?前两句写的北国风光,所绘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董大时的失意心情,后两句则对友人进行安慰与鼓励,慷慨激昂,落落大方,是一首出自肺腑的感人的赠别诗。

易水送别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当年荆轲在这里告别燕太子丹入秦刺杀秦王,临行时,壮士慷慨激昂,怒发冲冠。如今古代的壮士早已死去,但这里的水还是像当年一样冰冷。这首诗与一般的送别诗的那种伤感情绪不同,诗人对古代壮士的追怀,似乎在激励友人也要学习荆轲去干一番事业。

6.描写离别时的诗句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种激越之情。

后两句寓情于景,景中带比,荆轲精神千载犹存,还有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没有离别的情景也不知所送为谁,纯是抒怀咏志之作,开风气之先。

2、王勃 《别薛华》 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穷和独是传神之笔,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来作伴,第三联同情劝慰对方,也用以**,双方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说明怀友之诚相思之切,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摆脱个人哀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别不必伤感,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间所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间接地表达送走友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夜色深沉冷寂。

融情入景。寒,着此一字境界全出。

3、孟浩然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词藻,语句平淡近乎口语,对偶不工极其自然,言浅意深颇有余味。 4、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首句写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

那寒意不仅在满江风雨中也在离人的心头。次句意境开阔,孤——衬心境,即景生情,情蕴景中,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

含蓄、蕴藉、余味无穷。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读来却词浅情深,含有悠然不尽之意。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饯别,匠心独运,与他诗不同。

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稠密,却只用掩柴扉来表达。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浓厚真挚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别,前两句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气氛,写景色调清新,明朗,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却不黯然销魂,相反,倒是轻快而富于情调。三四句是极丰富内涵的一刹那。

5、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写景兼时令,杨花子规暗含飘零之感,次句写五溪不着悲痛语而悲痛之意自现,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随风而致。

此两句有三层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见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到别无他法。通过想象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将自己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特点和优点之一。

当诗人要表现强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使用这种手法来取得预期效果。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

空灵而有余叹,自然而又情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种深情的体贴,这是充满诗意的离别,所以如此,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

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有诗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烟花,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后两句看似写景却包含一个诗意的细节,友人远去依然目送。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首联交待行踪,次联随和入用语贴切,景中蕴藏诗人开朗喜悦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颈联写了远景和近景,尾联依恋老乡却不说思念,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来,怀着深情,更显出自己思乡的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11、高适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诗作,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涂上。

7.形容分离的诗句

形容分离的诗句:

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形容离别的诗句和作者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送别之作。它曾被谱入乐曲,称为《渭城曲》或《阳关曲》(《阳关三叠》),在唐、盛时代广泛流传。安西指唐代的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境内。渭城在长安附近。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为自中原赴西北必由之路。当时行人到西北去,都要经渭城,出阳关(或玉门关)。此诗所写,即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在唐代,西北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各民族之间也经常有政治上的交涉,军事上的冲突,因此,往来道途的人很多,而在当时,两地的生活水平、风俗习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亲友到这种辽远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人们自然会更多更深地表示自己的殷勤惜别之情,如这首诗所写的。 从诗中可以看出,元二并非离家作客,而是已经游宦长安,这一次,又奉使到更远的西安去。王维也是在游宦之中,并非居家,这一次,乃是客中送客。元二从长安出发,王维送到渭城,置酒饯别,诗即从渭城风物写起。 前两句布景。地是渭城,时是早上,细雨濛濛,沾湿了微细的城土。天气不好,增加了旅途的困难,当然也就增加了别离的怅惋。客舍写明客中送客,并显示远送渭城,暂留复别的情况。古人送别,都要折柳为赠,所以柳色青青,见之不免触目惊心。朝雨画出凄清之景,新柳勾起离别之情,只写景物,而别情已有丰富的暗示。 后两句抒情。使命在身,分手在即,虽然远送,势难再留,这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能劝元二再饮一杯,再待一会而已。用一“更”字,则此前之殷勤劝酒,此刻之留恋不舍,此后之关切怀念,都体现了出来。所以这一个字的容量是很大的。为什么如此地殷勤、留恋、关切呢?因为元二一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象自己这样的知心朋友了,何况他还越走越远,要到安西呢?从此以后举目无亲,还是在故人面前多饮一杯吧。只这廖廖十四个字,就将好友之间的真挚情谊,抒写无余。言简意赅,语浅情深,正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9.描写离别的诗句古诗

离别的诗句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18、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20、南浦凄凄别,西风袭袭秋。

一看肠一断,好云莫回头。————————————————————————————————————1.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把意思写出来就是咯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