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中表示懂得满足的句子有哪些1、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俭欲第四十六》 2、古今千百年,际会几人遇?试把前贤,从头细数:应聘文王,渭滨渔夫,梦感高宗,商岩版筑。——《行香子知足》 3、引个奚童跨蹇驴,竟至皇都。只道功名掌中物,笑取,笑取。——《行香子知足》 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先秦·李耳《老子》 5、君臣上下,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宋·吕祖谦《晋论》 6、蔡福听了;心中暗喜:如此发放;正中下怀。——明·施耐庵《水浒》 7、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宋·朱敦儒《樵歌·感皇恩》 8、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四十六回 9、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 10、前程只有前程路,儿孙自有儿孙福。——《知足》 2.高分求“知足常乐”类的诗词1.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2.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3.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 4.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5.“与其十事九如意,未若三平两满休” 6.“寻常衣食随时度,分外资财莫妄求” 7.能自得时还自乐,到无心处便无忧 8.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 9.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10.“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口乐意莫生嗔” 3.关于满足的成语有哪些安分知足ān fèn zhī zú成语解释: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成语出处: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例 句:这吴推官若是安分知足的人,这也尽叫是快活的了。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十一回)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成语解释: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例 句: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 (《**选集·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成语解释: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 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成语出处:汉·赵岐《三辅决录》:“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 晋·张华《鹪鹩赋》:“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例 句:在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杨献珍《加强党性锻炼》)安时处顺ān shí chǔ shùn成语解释: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例 句:他长期以来安时处顺,缺乏锻炼,因而经不起挫折。 痴男怨女chī nán yuàn nǚ成语解释: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例 句: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聚敛无厌jù liǎn wú yàn成语解释:聚敛:搜刮,盘剥。厌:饱,满足。 尽力收刮钱财,永远也不满足。形容非常贪婪。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王夷甫妇郭泰宁女,才拙而性刚,聚敛无厌,干豫人事,夷甫患之而不能禁。”如愿以偿rú yuàn yǐ cháng成语解释:偿:实现、满足。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例 句: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的北京大学。食不厌精,脍不厌细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成语解释:厌:满足;脍:细切的肉。 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成语出处:《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例 句:“割不正不食”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条令却有些稀奇。(鲁迅《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竿头日进gān tóu rì jìn成语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描写满足的成语有哪些?描写满足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超然自得chāo rán zì dé成语解释: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怡然自得yí rán zì dé成语解释: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例 句:刘厚守听了,怡然自得,坐在椅子上,尽兴地把身子乱摆,一声也不响。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知足不辱zhī zú bù rǔ成语解释: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贪心。 成语出处:《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汉书·疏广传》:“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例 句:常言:“知足不辱。”官人宜急流勇退,为山林娱老之计。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成语解释: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例 句:这在胡景伊自然是踌躇满志,而在尹昌衡则会义愤填膺了。 (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攫金不见人jué jīn bù jiàn rén成语解释:比喻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而不顾一切。成语出处:《列子·说符》:“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描写满足的成语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