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现知识的重要性的名言警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形容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古诗句有哪些1、《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译文:努力学习就像是用力气去耕田,勤劳、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即便书的 种类很多,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3、《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4、《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5、《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光,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已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译文: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如果不学习,知识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时期就应趁早努力,一个人难道能够永远都是“少年”吗? 3.形容人文 的成语【彬彬文质】:彬彬:配合谐调。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掇拾章句】: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风流儒雅】: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能文善武】:能:能够,信任。指人文武双全。 【搜章摘句】:搜:寻求;摘:选取。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 【文武兼资】:资:具备。具有文才和武艺。指人文武全才。 【文章星斗】:是文章之冠首,形容人文章写得漂亮,超群出众。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文质斌斌】: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同“文质彬彬”。 【摘句搜章】:摘:选取;搜:寻求。指抄袭他人文章的词句。 【智名勇功】:有谋略、有胆量和功夫。形容人文武兼备。 4.形容学习古诗的诗句关于学习的名言学无止境。 ——荀子2.学者先要会疑。——程颐3.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4.活到老学到老。——谚语5.学习永远不晚。 ——高尔基6.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8.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9.单学知识仍然是蠢人。 ——歌德10.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11.师以质疑,友以析疑。 ——李惺1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13.学问难穷,帮亲师取友。 ——汤斌1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15.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陆佃16.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袁牧17.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蒙田18.爱学出勤奋,勤奋出天才。 ——郭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361326337沫若19.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20.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李嘉图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22.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佚名2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佚名2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25.刀要磨才锋利,人要学才聪明。——越南谚语26.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27.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魏源28.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29.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3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31.学者观书,每见每知新意则学进矣。——张载32.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 ——弗莱格3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3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35.不向前不知道路远,不学习不明白真理。——谚语36.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佚名37.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38.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 ——蔡尚思39.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40.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佚名41.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42.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43.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44.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 ——巴甫洛夫45.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东西。——洛克46.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郑板桥47.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48.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佚名49.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50.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孙中山51.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 ——培根52.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5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佚名54.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55.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56.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57.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58.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59.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60.应当随时学习,学习一切;应该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知道一切。 ——高尔基6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2.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培根63.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缀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64.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65.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 他们的独创精神可能来自他们的博学。——贝弗里奇66.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67.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68.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69.知识不是某种完备无缺、纯净无瑕、僵化不变的东西。 它永远在创新,永远在前进。——普良尼施尼柯夫70.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71.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72.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 ——高士其7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 5.形容基础重要的名言都有什么1、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周《北冥有鱼》 释义:水的聚集不厚,那么它浮载大船也就没有力量。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释义:千里的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3、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荀子《劝学篇》 释义:如果不一步一步的走,无以至千里。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老子》 释义: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 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王充《论衡》 释义:冰冻三尺,这不是一日之寒。 6.形容有学问的古文,形容一个人满腹经纶很有才华的诗词一、《国风·卫风·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二、《留诲曹师等诗》 万物有丑好,各一姿状分。 唯人即不尔,学与不学论。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孝友与诚实,而不忘尔言。 根本既深实,柯叶自滋繁。 念尔无忽此,期以庆吾门。 三、《剑客》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四、《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五、《寄兴》 长愿人人意,一生无别离。 妾当年少日,花似半开时。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淇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留诲曹师等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冬夜读书示子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寄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