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友情的诗句古诗大全检举 1、《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送魏万之京》【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别董大》【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3、《送李端》【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14、《赋得暮雨送李胄》【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5、《送人东游》【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1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骆宾王《萤火赋》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汉.无名氏《别诗四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汉乐府《箜篌谣》 鼋鸣而鳖应,兔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 孔融《诗》 采葵莫伤根,伤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 汉无名氏《古诗》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杜甫《贫交行》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和必先同调。 —杜甫《徒步归行》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杜甫《羌村三首》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称邻。 —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做两家春。—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君子忌苟合,择交如求师。 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二首》 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孟郊《择友》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白居易《方言五首》 酒肉兄弟千个有,落难之中无一人。 ——冯梦龙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冯梦龙 人生当显贵,每淡布衣交。 谁肯居台阁,犹能念草茅。——陆次云《志感》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 ——吴伟业《遇旧友》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赠范晔》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陶渊明《答庞主簿》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李端《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 肝胆一古剑,波涛两浮萍。 ——韩愈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一夜思量十年事,几人强健几人无。 ——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2.关于节日的诗句古诗大全1. 有关除夕的: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有关春节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有关元宵节的: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有关清明节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有关端午节的: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 有关七夕节的: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有关中秋节的: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 有关重阳节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有关李白的古诗词及感悟引用自李白原著《秋浦歌》一首.秋浦歌 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有三千丈那么长,而心中的忧愁好像这白发一样长.看着镜子中的影子,不知道两鬓是什么时候在哪里染上这秋霜的.秋浦,在今天安徽省贵池县西.公元753年李白游历到此,创作组诗《秋浦歌》,共十七首.上面的为第十五首.小小的读后感:李白,酒中仙,文豪,诗中圣者.这里仍然没有要补充的资料.《秋浦歌》同昨天的《静夜思》一样是一首被广为传唱的作品.在曾经的传说中有人因为悲伤而一夜白发,诗里人不知道何时已满头白发,虽然没有一夜白发的沉痛,但是那三千丈的白头发,却比前者更夸张,愁意似乎也比前者更深更浓.这也是李白写诗的一个特点.夸张,甚至夸张到了一种极致的境界.谁见过三千丈的头发?就算是吉尼斯世界纪录里也没有.但是就因为这样的修辞,诗人让人们明白了他心底的忧愁是那样深厚,可是又不会因为这样而使人觉得诗句全是在向人埋怨,这忧愁是诗人自己的,他不愿和读者分担,只是希望你了解罢了.可是文字天生就有影响力,不论作者如何胡言乱语,对看得人总会有影响,就算最后你觉得这个人写得东西根本不值一提,对他的文章根本不屑一顾,这也是作者对你的影响(猜得,只能这样自圆其说了.).可能对忧愁这种情绪诗人也很发愁,所以有了“缘愁似个长”的说法.他心底在奇怪‘我的愁绪为什么那么深那么长呢’吧,连下一句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何处得秋霜”的进一步疑惑.这是一个承递的疑问,也是进一步表达心底的忧愁.或许因为篇幅的局限,古代名诗人中许多都在写诗的时候用递进的逻辑,读得古诗到了一定程度您就会发现.递进明显是一种精炼的写作方法.当然读者也许会说“缘愁似个长”根本不是一个疑问,可是我的古文知识里有关于“缘”字的一种说法,就是有 “缘”字的句子通常都会是疑问句,因此我作出了上面的结论.(况且这样理解好像更文学些.)读者明白了李白大诗人心里的忧愁像三千丈的白发一样长一样深一样浓烈就好,为什么非计较这忧愁如何表露呢?所以这一段您可以认为我完全是在乱讲,是牵强俯会而已.三千丈的白发没有,但是生活中难免有喜怒哀乐,就算在家里也有锅碗瓢盆交响曲,这是人生的常识.所以小女希望人们在过日子的时候别对着镜子发呆,也别像文学作品中的李白一样对着明镜问自己的白头发是从哪儿来的.您应该这样,即使生活让我们落泪了,我们也要在脸上绽开美丽的微笑,即使生活使我们忧心忡忡了,我们也要给别人真诚的温暖.可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我这个人就是看到电视剧里感人的场面也会潸然泪下,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教训别人呢?嘿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