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用于形容画面的诗句

1.写景色画面的古诗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

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

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

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榈庭:榈巷庭院。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

亭亭:远貌。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

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

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

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

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落照:夕阳西下。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刘禹锡《秋词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宫中的台阶。唐·杜牧《秋夕》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

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

2.形容有画面感的句子有哪些

1. 十里芳菲尽东风,丝丝柳搓金缕;渐次第桃红杏浅,水绿山青,春涨生烟渚。九十日光阴能几?早鸣鸠呼妇,乳燕携雏;乱红满地任风吹,飞絮蒙空有谁主?春色三分,半入池塘,半随尘土!

2. 雾江的夜,美如一则谜。一江逝水衬以渺渺银河,星辰如撒,近的快要坠下来似的……其壮阔与寂静,令人又喜又悲。

3. 她和他起身,靠在近旁的那个拱窗前,向外眺望下瞰。凉风习习中,见万山迤逦北去,后湖犹如一块镶在其中的碧绿明珠,而那点点或浓或淡的绽放艳丽,便是漫山正盛的深秋芙蓉。

4. 正是深秋时节,湖畔芙蓉夹岸,山色倒映着湖光,秋色与晴空争妍。

5. 山风激荡,人被吹得好像会掉下悬崖,我用手按着帽子,迎着山风又向前走了几步,眼前云气蒸腾,天地苍茫。那些“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那些“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感觉忽然间就真正明白了,他们已经走了,可他们的思想却在我脑海里复活,这一刻,我是我,我也不是我。

6. 初如柳絮,渐似鹅毛。唰唰似数蟹行沙上,纷纷如乱琼堆砌间。但行动衣沾六出,只顷刻拂满蜂鬓。衬瑶台,似玉龙翻甲绕空舞 飘粉额,如白鹤羽毛连地落。正是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烛生花。

7. 我终于来到这里,我站在天支山的最高峰上,我站在山石筑建的流水亭畔,极目望去,苍茫暮色中,远近皆是朦胧的山影,没有霞云飞鸟没有香花秀树没有琴鸣清歌,百世沧桑已过,万载风流已转,天与地这一刻沉寂如水。

8. 远方的山是朦胧的绯红色,天空是由深及浅的蓝。

9. 淡红的天空中,漫天的星辰逝去,皎洁的月儿隐没,有的,只是那滴滴答答的细雨和遮天蔽日的古树,以及那些雨中孤寂的心绪。

10. 弄堂里弥漫起来的晨雾,被渐渐亮起来的灯光照射出一团一团黄晕。还没有亮透的清晨,在冷蓝色的天空上,依旧可以看见一些残留的星光。气温在这几天飞快的下降了。呵气成霜。冰冻三尺。记忆里停留着遥远阳光下的晴朗世界。

11. 在晚霞飞舞的黄昏,如果沏一杯热茶,缓步在民俗村前的老榕树下看夕阳沉落,听归巢的鸟声,不知道是如何优美的一种景象哩!

12. 天色暗了,满天都是白色的繁星,连月光下的大地都是一片黑白的清冷。

13. 冬天的星星最美,像猫眼睛,在冷的稀薄的夜色里泛着暖色,让人寂寞。

14. 风不止的狂啸,它携带着蒙蒙的细雨。茂密的云层、漆黑的天,原本是星空泛滥,银霜落满地!如今田野的蛙声已渐稀,四处的灯火已渐灭,只剩下一缕寂寞的思念,和一个孤独的自我!

15. 最后的樱花。在树上,它一直在变得越来越美。当它达到完美,它就飘落下去。然后,一旦落在地上,它肯定就会完全零落成泥。因此,只有在它穿过空气踌躇不决地坠落的过程中,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它才是绝对完美。

3.随便一首古诗,感受到的画面用文字表达,

望庐山瀑布水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都是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紧扣题目中的“望”字,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具体细致地描写瀑布的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其中第二首七绝历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可谓字字珠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