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生活极其贫困的诗句

1.有关贫困的诗句

人生莫受老来贫。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本句大意是:人的一生不要遭受年老时的贫困。

人到了年老之时,精力衰竭,要干什么也干不动,对外界困苦的抵抗能力也大大减弱,在这个时候再遭受贫困,定然在精神和肉体上备受折磨和痛苦,这句可用来说明年老时遭受贫困是很不幸的;也可用来说明年轻时不可碌碌无为或享乐糜费,以致年老时遭受贫困。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贫困能造就男子气概。

贫困名言古罗马诗人 卢卡努斯 贫困教会贫困者一切。古罗马戏剧作家 普拉图斯 吝啬鬼永远处在贫困中。

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唐书》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唐书》 《唐书》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人官仓化为土。 关于贫困的名言 唐·张籍《野老歌》。

输:缴纳,献纳。这两句大意是:由于遭到天灾,地里禾苗稀疏,而赋税又极其繁重,秋天所收获的有限的一点粮食,全都要用以交纳租税,送到官仓之中,任其霉烂,化为尘土,而自己却衣食无着。

诗句以平易晓畅的语言,采用强烈对比的方式,表现租税繁重,民不聊生的情形。“苗疏”与“税多”的对比,“不得食”与“化为土”的对比,都加强了表达效果,越发深刻地揭示出赋税之繁重和劳动人民生活处境之艰辛。

可用于表现旧社会农民极端贫困的生活境况。 唐代诗人 张籍 《野老歌》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唐·张碧《农父》。这两句大意是:自己一年到头辛劳耕作,结果田里所收粮食全都用以交纳租税,致使一家人无法维持起码的生活,连自身尚且难以活命,妻子儿女更不知要抛到哪里去了。

可用于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遭受残酷盘剥,生活极端贫困的情形。 唐代诗人 张碧 《农父》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唐·元稹《遣悲怀》。甘:觉得味甜。

藿(huò获):豆叶。仰:依靠。

这两句大意是,采点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觉得味道香甜,添点落叶作柴,全靠那棵古槐。这是元稹回忆当年与亡妻贫困度日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亡妻安于贫困生活的深情赞美。

这两句诗所反映的景况,与杜荀鹤《山中寡妇》中“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相近,后者是直陈劳动人民苦不堪言的生活,前者还反映了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阅读作品或反映生活,应注意这种同中之异。

唐代诗人 元稹 《遣悲怀》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衾:(qīn钦):被子。恶(wù悟)卧:厌恶睡,不愿睡。

这两句大意是:一条盖了多年的破布被冰冷似铁。不懂事的娇儿不愿意躺进既冷又硬的被子里,胡乱踢蹬,把被里子也给踢裂了。

诗句通过“娇儿恶卧”这一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把一个不懂事的小儿不肯钻进冷被窝的稚气动作活画出来,也使我们看到诗人生活已经陷入十分贫困的境地。 唐代诗人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贫困名言 宋·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食破砚:靠一只破砚吃饭,意思是说只靠写作维持生活。

尔来:近来。这两句大意是:我一生没有田产家财,只靠一只破砚维持生活,可是近来连破砚也已枯干,磨不出墨来了。

作者一生不置产业,只凭写作诗文维持生活,后来一贬再贬,处境更加艰难,愁思郁结,连诗文也写不出来了。这是作者要吐露的心里话,可是他却以“食破砚”、“砚枯磨不出”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进行表达,赋予抽象的思想以鲜明可感的具体形象,这种写作方法是能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的。

可用来描写失志知识分子生活窘困的情形。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 贫困不是耻辱,羞于贫困才是耻辱。

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不用劳力而获得的东西,只有“贫困”。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只有贫困才能逼出技艺,它是劳动之师。

古希腊诗人 忒奥克里托斯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关于贫困的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饭:用如动词,吃。疏食:粗糙的食物。

肱(gong公):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位,此处泛指胳膊。这几句大意是:吃粗粮,饮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里面也自有乐趣。

原文是孔子表白自己安于贫困的生活,不贪求富贵,虽生活条件很艰苦,但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现在可用于形容有些人安于艰苦的生活环境。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

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 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富兰克林 贫困,你是人类艺术的源泉,你将伟大的灵感赐予诗人。

贫困名言爱·穆尔 君子之处世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 清·颜元《颜李遗书·颜习斋先生年谱》。

君子道:道德尚的人。甘:心甘情愿。

斯:这样。失:过错,失误。

这几句大意是:君子的处世态度是甘心于穿劣质衣服,甘心于吃粗荼淡饭,甘心于艰苦贵动,这样就不会有什么过错了。这几句是作为君子的道德标。

2.形容生活极其贫困的成语

【安贫知命】:命:命运。

安于贫困的境遇,知道自己的命运,不怨天尤人。【百巧成穷】: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

同“百巧千穷”。【朝趁暮食】:白天挣了钱,晚上才有饭吃。

形容生活十分贫困。【掣襟露肘】:掣:牵接。

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儿就露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吃糠咽菜】:糠:稻、麦等谷物的皮;菜:野菜。指吃谷糠,吞野菜。

形容生活的贫困与艰辛。【垂磬之室】:磐:用石、玉制成的曲尺状打击乐器。

像垂磬一样一无所有的房屋。形容十分贫困。

【鹑衣鷇食】: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箪瓢屡空】: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

形容生活非常贫困。【典妻鬻子】:典:典当;鬻:卖。

典卖妻子。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点金乏术】:术:法术,方法。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

比喻没有最好的方法筹集钱财,解决贫困。【点金无术】:没有点铁成金的法术。

比喻没有最好的方法筹集钱财,解决贫困。同“点金乏术”。

【东门种瓜】:原指秦东陵侯召平在秦灭亡后不仕新主,在长安东青门外种瓜。借指离官隐居务农。

也比喻富贵的人后来贫困潦倒。【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

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指勒紧腰带。

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

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二旬九食】:二十天中仅吃过九顿饭。

形容生活极其贫困。【分文不名】:名:占有。

一分钱一个铜板也没有。比喻非常贫困。

【甘贫苦节】:甘:自愿;贫:穷苦;苦:尽力地,有耐心地。情愿过贫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贞的气节。

【甘贫守分】:守分:守本分。甘受贫困,守住本分。

【甘贫守节】:甘:自愿;贫:穷苦;守:保持。情愿过贫困的生活,也努力保持忠贞的气节。

【甘贫守志】:甘受贫困,守住志节。【沟中瘠】:瘠:通“胔”,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

暴露在山沟的尸体。指因贫困而死无葬身之地的人。

【沟中之瘠】:瘠:腐烂的肉。指因贫困而流落荒野或死于沟壑的人。

【国无捐瘠】:瘠:瘦弱;捐瘠:贫弱以至死。国内没有因贫困饥饿而死亡的人。

【环堵萧然】:环堵:围绕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寒交凑】: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同“饥寒交迫”。【饥寒交迫】:交:一起,同时。

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寒交至】: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同“饥寒交迫”。【积而能散】:积:积蓄;散:散发。

能把自己的积蓄散发给贫困的人。【济困扶危】:济、扶:帮助。

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家道壁立】:家道:家庭经济情况;壁立:四立的墙壁。

形容家贫如洗,一无所有,贫困到极点。【家道消乏】:家道:家境,家庭经济情况。

消乏:贫困,空乏。家境贫寒,经济空乏。

【家徒壁立】: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家徒四壁】:徒:只,仅仅。

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金尽裘敝】:皮袍破了,钱用完了。形容贫困失意的样子。

【居穷守约】:居穷:处于穷困状态;守约:保持节俭。指过着贫困简朴的生活。

【居徒四壁】: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糠菜半年粮】: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

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糠豆不赡】: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

形容生活十分贫困。【乐道安贫】: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

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乐贫甘贱】:甘:甘愿;贱:地位卑贱。

乐于贫困的生活,甘于卑贱的地位。【冷灶清锅】:锅灶都是冷的。

形容没吃没喝,无法做饭,生活贫困。【买米下锅】: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

指生活贫困。【囊匣如洗】:形容异常贫困。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宁愿清白而遭受贫困,决不污浊而享受富贵。【牛衣岁月】:指贫困的生活。

【蓬牖茅椽】:牖:窗;椽: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料。用蓬草、茅柴搭的房屋。

形容住房简陋,生活贫困。【贫不失志】:失:丧失。

贫困中不丧失志气。【贫贱不能移】: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贫贱不移】: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形容意志坚定。【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

【贫贱之交不可忘】: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指人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

【贫贱之知】: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贫困潦倒】:生活贫困,精神失意颓丧。

【樵苏不爨】:柴草做不成饭。比喻贫困。

【樵苏后爨】:樵苏:采集柴草;爨:炊。柴草做不成饭。

比喻贫困。【樵苏失爨】:虽有柴草,却无米为炊。

指非常贫困。【清锅冷灶】:没吃没喝。

常用以形容贫困冷清的景象。同“清灰冷灶”。

【清灰冷火】:没吃没。

3.描写劳动人民贫苦生活的诗句

《诗经》中有一部分就是关于劳动人民的诗歌,比如我们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还有一首也是比较出名的,《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还有杜甫的“三吏”“三别”,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的简称。这六首诗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有计划、有安排写成的作品。当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这六首诗作。这次战争,与天宝年间的穷兵黩武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救亡图存的努力。所以,杜甫一面深刻揭露兵役的黑暗,大骂“天地终无情”,一面又不得不拥护这种兵役;他既同情人民的痛苦,又不得不含泪安慰、劝勉那些未成丁的“中男”走上前线。百姓在难以忍受的残酷压迫下,妻劝夫,母送子,先后走上战场,有的老妪甚至献出了生命。杜甫在揭露统治阶级凶残苛暴的同时,以无限同情和感激的心情,用唯妙唯肖的笔触,歌颂了广大的人民。“三吏”与“三别”,表现手法不尽相同,所谓“三吏夹带问答叙事,三别纯托送者行者之间”。在“三吏”中,因为夹带问答,所以杜甫本人出场;在“三别”中,因为通篇都是人物的独白,所以杜甫没有露面。从文学源流上看,“三吏”“三别”上承《诗经》、汉乐府风格,下启白居易诸人新乐府,是杜甫现实主义创造的一个顶点。

4.形容生活极其贫困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缺衣无食

【拼音】: quē yī wú shí

【解释】: 缺乏衣食。形容非常贫困。

【出处】: 明·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衣无食,到处寻觅。”

2.裙布荆钗

【拼音】: qún bù jīng chāi

【解释】: 以布作裙,以荆代钗。比喻贫困。同“钗荆裙布”。

【出处】: 明·柯丹邱《荆钗记·议亲》:“贡元乃丰衣足食之家,老身乃裙布荆钗之妇。”

3. 穷困潦倒

【拼音】: qióng kùn liáo dǎo

【解释】: 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出处】: 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穷愁潦倒

【拼音】: qióng chóu liáo dǎo

【解释】: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出处】: 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5.家徒四壁

【拼音】: jiā tú sì bì

【解释】: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出处】: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5.容易生活极其贫困的词

挨饿受冻】:遭受饥饿与寒冷侵袭。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同“挨冻受饿”。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嗷嗷待食】: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

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

【嗷嗷无告】:无告:指无处可以告贷和求救。形容身陷饥饿和困境中无处可以求援。

【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蝉腹龟肠】: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比喻饥饿之极。

【担饥受冻】:担:经受。经受饥饿与寒冷。

【箪食与饿】:与:给与。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

【肚束三篾】:篾:薄竹片,可编制成席子。用三根篾条勒住肚子。

指勒紧腰带。比喻忍受饥饿,安于贫困。

【饿莩遍野】: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

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饿莩载道】:莩:饿死的人。

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

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同“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饿虎扑食】: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

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

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饿虎擒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

比喻迅猛贪婪。【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饿虎攒羊】:攒:向一个目标簇拥。

像饥饿的老虎向羊簇拥过去一样。形容动作而猛烈。

【饿狼饥虎】:饥饿的虎狼。比喻极为贪婪的人。

【饿殍遍野】: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

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饿殍满道】:殍:饿死的人。

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觥饭不及壶飧】: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比喻事情很急,不能等待。

【国无捐瘠】:瘠:瘦弱;捐瘠:贫弱以至死。国内没有因贫困饥饿而死亡的人。

【号寒啼饥】: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饥肠雷动】:肚子饿得像打雷一样响。形容非常饥饿。

【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

形容十分饥饿。【饥冻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

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饥而忘食】:食:吃饭。

尽管很饥饿,但也忘记了吃饭。形容极其忧虑的样子。

【饥寒交切】: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虎扑食】:像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迅猛急切。

【饥火烧肠】:饥不可忍,如火烧肚肠。形容饥饿不堪,难以忍受。

【饥驱叩门】:指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饥焰中烧】:犹饥火烧肠。

形容饥饿难忍。【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

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救饥拯溺】:指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面有菜色】:菜色:饥饿的脸色。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面有饥色】:饥色:饥饿的脸色。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民有菜色】:菜色:饥饿的脸色。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鸟面鹄形】:形容由于饥饿而身体软弱,面容枯瘦。【忍饥挨饿】:忍受饥饿。

形容极其贫困。【忍饥受冻】:忍受饥饿与寒冷,形容生活贫困窘迫。

【忍饥受饿】: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食饥息劳】:指使饥饿者得食,疲劳者休息。【啼饥号寒】:啼:哭;号:叫。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枵肠辘辘】:枵:空虚;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辘辘作响。

形容十分饥饿。【众口嗷嗷】:嗷嗷:哀号声。

形容人们因饥饿而嗷嗷哀号。

6.写农人生活贫苦的诗句

悯农》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田家》

——唐·聂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浔溪棹歌》

——清·董恂

米凭转斗接青黄,加一钱多幸已偿。

二月新丝五月谷,为谁辛苦为谁忙?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