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守其初心,始终不变”的诗句大意是怎样的“守其初心,始终不变”的诗句大意是:坚守本意,始终不改变。可用来形容始终坚持自己主张的人。 初心:本意,本来的宗旨。 出处:宋·苏轼《杭州召还乞郡状》,节选如下: 臣若贪得患失,随世俯仰,改其常度,则陛下亦安所用。臣若首其初心,始终不变,则群小侧目,必无安理。虽蒙二圣深知,亦恐终不胜众。所以反复计虑,莫若求去。 扩展资料: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苏轼 2.形容“坚持不懈”的诗句有哪些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出处:战国时期苟子的《劝学》。 释义:以千里马(骐骥)的一跃,却还不到十步,而老马走一步没多远,却不舍,相比之下,当然老马走的更远了。这样比喻作学问,说明我们应该持之以恒。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出处:东汉班固的《汉书·枚乘传》。 释义:用绳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水珠滴落,天长日久也可以把石头滴穿。喻指只要坚持不懈,力量虽小也能守成艰难的事情。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处:唐代诗人李白的《行路难三首》。 释义: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出处:宋代苏轼的《稼说送张琥》。 释义:广博读书而简约审慎地取用。粮食要囤积充分,以备不时之需,每次取的时候要少取避免浪费。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喷薄而出。厚积薄发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出处:秦朝李斯所著《谏逐客书》。 释义: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戍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出自《史记,李斯列传》,意思是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大海不放弃细小的流水,所以能成就它们的深邃。 3.描写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诗句有如下两句: 1、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 《读山海经·其十》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行路难》 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浪淘沙》 7、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论治体札子》 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1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5、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还有谚语也是描写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努力奋斗的诗句(五) 1、《留诲曹师等诗》【唐】杜牧 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 2、《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3、《送安惊落第诗》【宋】苏轼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4、《观书有感》【宋】朱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长歌行》汉乐府民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关于描写初心的古诗1、初心不可忘。出自《咏古二首有所寄》,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 2、歆然初心会。歆然初心会的出处《谒柱山会禅师》《谒柱山会禅师》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之一。 3、咬定青山不放松。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4、我唱呵,唱自己的歌,直到世界恢复了史前的寂寞。 ——顾城 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出自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译文: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赏析:陶渊明因无法忍受官场的污浊与世俗的束缚,坚决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脱离仕途的那种轻松之感,返回自然的那种欣悦之情,还有清静的田园、淳朴的交往、躬耕的体验,使得这组诗成为杰出的田园诗章。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一篇议论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沈希颜在雩都善山与建濂溪阁,请周敦颐题词。周敦颐作此文相赠,表明了他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赞美。 7、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西厢记》意思是:抛弃我的人儿现在何方?想当初对我是何等相亲。还应当用当时对我的一番情意去爱怜眼前的新人。 5.描写初心的诗句有哪些比如: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释义: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②“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唐-魏扶《贡院题》 释义:这里是我们当年集众人之力辛苦奋斗而建立的地方,今天我们的所作所为不能辜负当日同我们一起奋斗的那些人。③“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宋-晏几道《风入松·心心念念忆相逢》释义:若是没有改变当初的心意,你现在的心情多半应该与我相同。 ④“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寒菊》释义: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现在引申为:坚守高尚节操,不屈不移、忠于信念的情怀。 ⑤“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五代-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释义:痴情反问,曲尽怨恨,而怨愈重,情弥深。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释义: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 ⑦“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马一浮《旷怡亭口占》释义:比喻见识过纷繁复杂的世界,心中仍有一泓清泉在流淌 ⑧“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释义: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燮《竹石》释义: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 ⑩“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四》释义:出于对当时诗坛雕琢粉饰、矫揉造作诗风的反感,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前两句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 ①《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作者: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②《贡院题》作者:魏扶 梧桐叶落满庭阴,锁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初心。 ③《风入松·心心念念忆相逢》作者:晏几道 心心念念忆相逢。别恨谁浓。 就中懊恼难拼处,是擘钗、分钿匆匆。却似桃源路失,落花空记前踪。 彩笺书尽浣溪红。深意难通。 强欢殢酒图消遣,到醒来、愁闷还重。若是初心未改,多应此意须同。 ④《过凤山有感二首》作者:周文璞 当年准拟作家林,溪墅楼居意已深。隐者自应寻别业,凤兮何肯负初心。 参差一段囊中玉,激烈三更月下吟。若不速来相就饮,定应从此失知音。 ⑤《满宫花·雪霏霏》作者:魏承班 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醉时想得纵风流,罗帐香帷鸳寝。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 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⑥《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作者: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⑦《旷怡亭口占》 作者:马一浮 流转知何世,江山尚此亭。 登临皆旷士,丧乱有遗经。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长空送鸟印,留幻与人灵。⑧《归园田居·其一》作者: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⑨《竹石》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⑩《论诗三十首·其四》作者:金好问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参考资料 古诗词文网:http://www.gushiwe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