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迷失的诗句《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无题》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见欢 秋思》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苑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天问》屈原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闇,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2.描写迷茫的古诗词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象重新再“起”似的。 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 3.描写“迷路”的诗句有哪些1.四郊时迷路(唐·刘允济·《经庐岳回望江州想洛川有作》)2.更有阮郎迷路处(唐·卢纶·《酬金部王郎中省中春日见寄》)3.应怪刘郎迷路、又重来(宋·张景修·《虞美人·春风曾见桃花面》)4.路迷迷路增离索(宋·朱熹·《忆秦娥·云垂幕》)5.桃边迷路(宋·吴文英·《庆春宫/高阳台》)6.闭门避火终迷路(唐·朱湾·《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7.桃源迷路竟茫茫(唐·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8.朱门乍入应迷路(唐·刘禹锡·《和乐天送鹤上裴相公别鹤之作》)9.襄城迷路问童子(唐·舒元舆·《桥山怀古》)10.槲叶晓迷路(唐·温庭筠·《送洛南李主簿》)11.苑吏犹迷路(唐·郑谷·《沙苑》)12.冻云迷路(清·屈大均·《长亭怨 与李天生冬夜宿雁门关作》)13.陶潜迷路已良远(宋·陈与义·《若拙弟说汝州可居已卜约一丘用韵寄元东》)14.行人杖履多迷路(明·唐寅·《山水画》)15.白云迷路合复开(明·张时彻·《天池寺》)16.偶到初迷路(宋·苏辙·《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17.欲归迷路肯留无(宋·苏辙·《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18.欲归迷路肯留无(宋·苏辙·《雪中会饮李倅钧东轩三绝》)。 4.表达迷茫的古诗词形容迷茫的诗句: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而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依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5.有关迷失的句子1. 迷失方向就去找方向,找到方向就要努力,世界不会等你。 2. 多么渴望,萤火虫一样,身后有着暖暖光,漆黑的路上不会迷失方向。 3. 无知的焦虑从来都是错的,而过于忙碌的人一定会迷失方向。 4. 既然选择了远方,又何必贪恋眼前的一缕阳光,刺眼又会迷失方向。 5. 人生的路就像穿越沙漠。七情六欲总像风沙一样让我们迷失方向。 6. 想要的太多容易分散精力迷失方向,我们需要不断地删减自己的欲求,才能把控自己,超着最想要的方向奔跑。 7. 人,要活的理想一点,不然,就会坠入现实的泥潭,失去理想,迷失方向,无法挣脱。 8. 别怕!那些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人们,总有一个人会来到你身边,点燃那盏灯,陪你到天明。 9. 每一个人的生命中总要有个值得停住地方,才能学会如何前进,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10. 如果不让大脑有事可做,有所制约,它就会在想象的旷野里驰骋,有时就会迷失方向。 11. 今天是前所未有的心塞,心凉,心慌,前所未有的迷糊,迷茫,迷失方向,整个人呆了。 12. 有时候太执着反而会迷失方向,退一步,也许会看到事情的真相。 13. 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坚定存在。 14. 当心里想的和行动不一样的时候,说明心变了已迷失方向. 15. 只要向着向日葵的方向努力微笑,就不会迷失方向。 6.表示迷茫的诗句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而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依今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