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瘦精干的成语成语 解释 柴毁骨立 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革带移孔 形容身体因老病而日惭消瘦。 骨瘦如柴 形容消瘦到极点。 鸡骨支床 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鸠形鹄面 形容身体消瘦,面容憔悴。 形销骨立 销:消瘦。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柴毁灭性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参见“哀毁骨立”、“柴毁骨立” 瘦骨梭棱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瘦骨嶙嶙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瘦骨嶙峋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香消玉减 比喻美女日渐消瘦。 玉减香销 喻美人的消瘦、萎靡。 形槁心灰 〖解释〗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 衣宽带松 〖解释〗形容人消瘦。 2.形容人少却很精干的成语 褒义 就是说出去还不丢面子的词 人多又强一、形容人少却很精干的成语:1、一夫当关,万夫莫敌yī fū dāng guān,wàn fū mò dí【解释】当:遮挡,阻挡。 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出处】郁达夫《出奔》:“东路北伐先锋队将迫近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仙霞岭下的时候,1926年的余日剩已无多。” 【结构】复句式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地势十分险【近义词】一夫当关,万夫莫摧2、万夫不当之勇wàn fū bù dāng zhī yǒng【解释】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 形容非常勇敢。【出处】元·施君美《幽闺记·罔害璠良》:“此子六韬三略皆能,有万夫不当之勇。” 【结构】偏正式成语【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非常勇敢【近义词】万夫不当3、以一当十yǐ yī dāng shí【解释】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 形容军队英勇善战。【出处】《战国策·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 《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于褒义。多用来形容作战英勇无畏;也可形容工作能力强。 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4、以一当百yǐ yī dāng bǎi【解释】当:抵得上。 一个人抵挡百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出处】明·李腾芳《山居杂著·文字法35则》:“大约古人用字,如将用兵,无不以一当百。” 【结构】偏正式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人能力大5、单枪匹马dān qiāng pǐ mǎ【解释】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出处】五代·楚·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结构】联合式。 【用法】一般作主语、定语、状语6、孤军奋战gū jūn fèn zhàn【解释】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 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出处】《魏书·赵瑕传》:“思祖率彭沛之众望阵奔退,瑕孤军奋击,独破仙琕。” 《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奋战,死者十八九。”【结构】主谓式。 【用法】一般作谓语。【正音】孤;不能读作“hú”。 【辨形】孤;不能写作“狐”;战;不能写作“站”。7、锐不可当ruì bù kě dāng【解释】锐:锐气;当:抵挡。 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其锋不可当。” 【结构】主谓式。【用法】用作褒义。 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正音】当;不能读作“dànɡ”。 【辨形】当;不能写作“挡”。【近义词】攻无不克、所向无敌二、形容人多又强悍的成语:1、兵强马壮bīng qiáng mǎ zhuàng【解释】兵力强盛,战马健壮。 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出处】《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结构】联合式。【用法】主要用于军队;有时也用于其他队伍。 一般作谓语、定语。【正音】强;不能读作“jiànɡ”。 【辨形】壮;不能写作“状”。【近义词】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举世无双2、兵多将广bīng duō jiàng guǎng【解释】兵将众多。 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结构】联合式【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兵力强大3、人多势众rén duō shì zhòn【解释】声势力量大。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话说金荣困人多势众,又兼贾瑞勒令赔了不是,给秦钟磕了头,宝玉方才不吵闹了。”【结构】联合式。 【用法】形容因人多而势力强大。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众;不能读作“zònɡ”。【辨形】众;不能写作“重”。 4、众人拾柴火焰高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解释】比喻人多力量大。【出处】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五章:“‘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结构】复句式成语【用法】作宾语、分句、定语;指人多力量大。 3.赞美中年妇女诗句赞美中年女人的话 1、中年女人就这样单调、简单、重复地工作和生活,大街上那灯红酒绿的枚不胜数的休闲场所与她们无缘,她们实在有太多的繁杂事务。正是她们用那看上去并不强壮、甚至很柔弱的臂膀挑起了家庭,挑起了事业,才使我们这个社会看上去很繁华、很稳定。 2、中年女人并不想从社会索取什么回报,她们用宽阔的胸襟去包容着这一切的不公。当你和中年女人相处时,看上去她的脸上已经写了些沧桑,但你却会体验到你从未体验过的一种美。 3、如果把三十岁的女人比作一本书,那么这本书有美丽、精致的封面,也有回肠荡气的故事情节,更有让人潸然泪下、肝肠寸断的温柔,每一页都让人有未知的情节,莫名的惊喜,即使有一天,生命走到了尽头,掩卷沉思,依然可以体会其中蕴涵的丰富的哲理!既如诗也如画的女人呦! 4、美丽于中年女人而言是在漫漫地流失,使她们不知所措。多姿多彩的生活正离中年女人远去,她们日复一日从单位走到自己的家,再从家走到单位,这样年复一年地重复地奔波着,有的只是空虚和寂寞陪伴着她们,有的总是处理不完的家务。 5、我更赞美三十岁的女人,尽管她们不再年轻,不再有少女的天真和纯情,不再有青春的灵巧和活力,不再有浪漫的幻想和追求,却多了成熟和稳重,多了理解和安详。三十岁的女人更象一首精致的诗,诗中流淌着美丽与艰辛、温柔与忍让、善良与沧桑,原以为精致只可以用来形容玉器,那种工艺上的精雕细琢,镂空镶嵌,让人不忍触摸却又爱不释手,而三十岁的女人正是这样,她们的性格内敛而不再张扬,她们的举止沉静而没有狂妄,她们的思想成熟却并不嚣张,她们也许不苗条,却很丰腴,她们也许不漂亮,却多了典雅,她们也许不富裕,气质则更高贵,她们脸上的妆朴素无华,但显示着魅力,她们身上的衣整齐简单,却透着精干,头发柔顺不乱,指甲圆滑光洁、皮肤细腻丰润、谈吐不低俗,为人也谦虚,处事更直捷,她们对人生的理解精致了,对事业的追求精致了,对自身的修养、完善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9663963精致了……如此,还有谁会说,女人过了三十就不美了呢?这样的女人又怎能不说是美到了极致,活到了精致呢? 6、中年女人走过了青春年少的浪漫,也过了如花似玉的季节。中年女人有着丰富的阅历和风情世故,她们经历了阳光明媚,也经历了阴霾黑暗,更见识了那风霜雪雨、电闪雷鸣。 7、中年女人虽然没有当年的青春靓丽,却充满着少女所没有的成熟的风韵,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美呢?中年女人有着沉稳周到、善解人意、活力充沛、精明能干的优点。可是世俗的眼光却常常把这一种美、一种优点湮没了。 8、中年女人是一首久读不厌的诗,中年女人是一首百听不厌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