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木兰山的诗句

1.关于木兰花的诗词

1、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出处】:唐 杜牧《题木兰庙》

【释义】:花木兰女扮男装去参军打仗,一去就是十二年。她在梦乡里,也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只是为了替爷从军、保家卫国,多次想回家时竭力克制着自己与边关将士大碗喝酒。

2、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出处】:唐 白居易《戏题木兰花》

【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紫色的花苞绽开了,吐出了美艳的花瓣,其怒放之态,如同一座精巧玲珑的建筑被“拆”开了;柔嫩、洁白的花朵,如同施了脂粉的女郎细腻丰腴的肌肤,在微风吹拂下轻轻地改变着形态。

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出处】:南北朝 · 佚名

【释义】:织布机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姑娘当门在织布。织机停下来不再作响,只听见姑娘在叹息。

扩展资料

木兰之乡:

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兰之乡”。人们为了纪念花木兰,在河南商丘虞城县内还建有木兰中学、木兰火车站、木兰宾馆、花木兰度假村、花木兰产业集团、花木兰民兵连、木兰巨型雕像等。

商丘市还组建有花木兰武术协会、花木兰盘鼓队、花木兰舞龙队。每年的四月初八,木兰的生日,人们前来祭祀,人山人海,庙会盛大。

2.关于木兰花的诗词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木兰花慢 以上振绮堂刻本赵待制遗稿。朱本》 元代 :赵雍恨匆匆赋别,回首望,一长嗟。

记执手临流,迟迟去马,浩浩平沙。此际黯然肠断,柰一痕、明月两天涯。

南去孤舟渐远,今宵宿向谁家。别来旬日未曾过,如隔几年华。

纵极目层崖,故人何处,泪落兼葭。聚散古今难必,且乘风、高咏木兰花。

但愿朱颜长好,不愁水远山遐。《苏州十咏其二·木兰堂》 宋代:范仲淹堂上列歌锺,多惭不如古。

却羡木兰花,曾见霓裳舞《次韵何伯温三首》 宋代:洪咨夔庭前木兰花,皦皦扶春阳。鹤鸣夜漏午,步花独歌商。

低迷露湿衣,浩荡月满梁。深省渺谁语,中心空自藏。

《春日闲居》 明代:王女郎浓阴柳色罩窗纱,风送炉烟一缕斜。庭草黄昏随意绿,子规啼上木兰花。

《新市杂咏十首》 宋代:华岳朱门粉壁谪仙家,柳外秋鞑衬落霞。一涧碧云流不去,木兰舟系木兰花。

《闽中春暮》 明代:张羽吴山入梦驿程赊,身逐孤帆客海涯。九十日春多是雨,三千里路未归家。

桄榔土润蛮烟合,杨柳江深瘴雾遮。倚遍阑干愁似海,杜鹃啼过木兰花。

《闽中春暮》 唐代:裴廷裕吴山入梦驿程赊,身逐孤帆客海涯。九十日春多是雨,三千里路未归家。

桄榔土润蛮烟合,杨柳江深瘴雾遮。倚遍阑干愁似海,杜鹃啼过木兰花。

《塘下行》 唐代:孟郊塘边日欲斜,年少早还家。徒将白羽扇,调妾木兰花。

不是城头树,那栖来去鸦。

3.古时候有哪些诗人或词人在武汉写了诗词的

木兰山 朱臣颐 未有木兰先有山, 山名偏借木兰补。

木兰与山名俱在, 山并木兰争万古。 木兰山: 位于武汉 黄陂区城北30公里,距市区58公里,最高海拔582米,面积78平方公里,系大别山南麓的高峰之一。

因山中多长木兰树,故名木兰山。 木兰山又因是传说中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出生地和“木兰将军”的传说,使山蒙上神秘色彩。

山上现存“木兰将军之墓”碑。木兰山以其山势嵯峨、群峰攒族、云雾缭绕、古木参天为游客称道。

也是历代佛教和道教的朝圣地。该山山势嵯峨,奇石嶙峋,松柏叠翠,云雾缭绕,自然风景优美独特。

兰山除了自然景观雄伟壮美外,人文景观也有特色。其主要的有玉皇阁、金顶、祈嗣顶3主峰建筑;有朝圣门、南天门、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5道寨门;有玄武殿、娘娘殿、木兰殿、朝天宫、帝主宫等32殿。

山上建筑多用“木兰干砌法”建造,石板大小间压,层层相叠,不用泥浆,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风貌,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卓越智慧。明朝诗人朱臣颐写了一道题为《木兰山》的诗:“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

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明代诗人屠达曾说:“木兰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

木兰山作为武汉市郊的风景游览区,按其地貌和环境特点,逐步建设古寨、石景、花苑、避暑四个小区,以“春秀美、夏艳美、秋丰美、冬壮美”的迷人景致,迎接海内客人前来观光游览。 木兰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位于武汉黄陂三十公里仙河东岸处,有一座美丽的木兰山,原名建明山、青狮岭。传说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曾在山下居住,1609年在山上建寺纪念,山便更名为木兰山。

古建筑分别布于将军坟、东泉庵、水晶宫、古寨四区,以古寨区最为宏大。 古寨环两座主峰一周,长五公里。

寨垣依山就势,就地取石(青石)干砌而成,高四米左右。寨内建筑均,不用沙浆勾缝,历数百年风雨而不倒塌,别具特色。

木兰山现已建成风景区。主要有玉皇阁、金顶、祈嗣顶三个主峰建筑;有朝圣门、南天门、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五道寨门;有玄武殿、娘娘殿、木兰殿、朝天宫、帝主宫等三十二殿。

إ明朝诗人朱臣颐写了一道题为《木兰山》的诗:“未有木兰先有山,山名偏借木兰补。木兰与山名俱在,山并木兰争万古。”

明代诗人屠达还曾说:“木兰为西陵最胜,盖三楚之极观。” 据县志记载,古代有位叫朱异的千户长,住在山北的双龙镇,因为生命已过大半,可是却没有后人,便常登木兰山求嗣,后来生了一个女儿取山名木兰,木兰山上的祈嗣顶相传是木兰父亲求子的地方。

木兰殿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代,殿里的三尊大的塑像就表示木兰的三个阶段。 木兰山山势嵯峨,动雾缭绕,风光旖旎,景色奇特,云雾统统,古刹藏幽,是文人雅士登山览胜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诗文的最佳地点。

4.木兰诗词是什么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夸一个女人能干的诗句

唐代杜牧的《题木兰庙》,是夸女人能干的诗句

【出处】《题木兰庙》——唐代: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译文】手挽强弓南征北战扮做儿郎,但也在梦中像曾经那般给自己画眉。有多少次手持酒杯思念着故乡,到拂云堆上去祭王昭君。

扩展资料

1、《题木兰庙》创作背景

这首咏史诗是杜牧会昌年间任黄州刺史时,游历至木兰庙,触景怀古,为木兰庙题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木兰庙在湖北黄冈西一百五十里处的木兰山。

2、《题木兰庙》鉴赏

本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感人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集中表达了郁结于木兰心中的凄楚与忧伤,可谓“字字客中愁,声声女儿怨”,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

诗人一开头先从人物形象的外部特征落笔,用“弯弓征战”四个字,不但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这位巾帼英雄的非凡气概和神韵,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她征战十二年的戎马生涯。

6.寻求游木兰山的一篇游记游木兰山

木兰山游记 十四日去黄陂出差,当车使入木兰风景区境内的时候,发现民居风格别有特色,灰砖土瓦、琉璃翘檐,仿佛又回到明清时代,那历史的沧桑古朴感扑面而来,让人顿生肃穆之心。

犹如老天眷顾,办事的地点正是木兰天池风景区。展现在我面前的是起伏的群山,纵横的沟壑,随处可见的湖泊,那树木苍翠浓密,点缀其间的有火红的枫叶,还有淡黄的,和黄中带绿的景带,就和平常家中所挂的外国风景挂历那么美,完全给我一种视觉的冲击,原来冬天也可这么美啊! 办完事,已是五点多了,夕阳已下,冷月当空,是回还是留?感觉今后未必还有机会,不如下得车来,到木兰天池游览一番,不枉来此一趟啊。

不顾天色已晚,买票便独自一人进了景区。一个年青的管理员提醒道:“天已晚了,你转到大峡谷就回吧”。

我掏给他一张明片,开玩笑说:“要是我两小时不回来,麻烦你们来找我啊。小伙“嘿嘿”一笑说:“没问题,你小心点哦”。

“我知道”,带着一份畏惧,一份冒险的冲动,我走向了大山。 不远处在半山腰便可看到花木兰那英姿飒爽的雕塑。

我朝上攀去,在一个人工堤坝前出现一个静卧在群山之间的大湖,面积约有五十亩地大,这就是木兰天池中的小天池。湖面如镜,呈现墨绿色,浅处见底,一只小鸟悠闲的划过,泛起丝丝涟漪 。

湖地陡峭处修了人工梯道,有些巨石似乎要砸下,很是惊险。 这些石头有一种金属光泽,我都怀疑是银矿了。

我边看湖景,边向深处走去,想探究湖的水源在哪里,在幽幽陡峭的山道上行进着。诺大的一个山看不到一个活的生物,除了听到树叶沙沙声和掺掺的流水声,四周静溢的可怕,那流水声更像天籁之音。

越往前走,山道越发险峻,湖也缩小成一条沟渠,从山上流下的水经过沟渠便注入了湖中,声声不息也不知流淌多少年,冲刷过的山石显现出水流过的痕迹。 湖中有一座吊桥,横跨湖的正中,我晃晃悠悠的上了桥,也见到了水中的我。

沟渠汇入一个深潭,便无路可走,正找寻发现展现在面前的是一个大峡谷了,须回折从另一段巨石爬上去,才又有了前行的路,我觉得这座山峰最高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爬 上去便可大功告成,再打转回家不迟。 我顿生勇气,时而扶石,时而拉树,走至半山腰,累得气喘吁吁,见有一个休息亭,便坐下喘气。

待静下来,才发觉四周是如此的美妙,近观怪石奇木多多,远眺绿树环山,虽不及华山的险,泰山的雄伟,庐山的秀,但我想此山小而险,小而奇,小而秀是它们的一个缩影吧。 静下心来,我突然联想到,传说中的那些神仙道人妖魔鬼怪,侠客英雄都是以山为家的,远离尘世,在这练就绝世仙魔之功是完全有可能的。

在这静溢的环境中,吸日月之精华,聚山地之灵气,静座修禅,除去凡心,远离世扰,一定可通汇贯顶,顿悟开窍,不成仙也可成通古博今,感知未来的高人。 佛祖释迦摩尼不就是在菩提树下顿悟的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也似乎吸收了山地之灵气,产生了一种心灵愉悦的感觉,缠结心头的郁气也消散不少,自然之美也让我体验到生命之美好,人生如隙,更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享受一切啊。

休息片刻,又沿着蜿蜒山道前行,时而有路,时而攀行,终于登上山顶。此处有一亭阁,彩绘雕刻很是精美,这时我才发现我所登的是一个小山头而已,前面则是更高的山头,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啊! 看表已有六点,算上折返时间,天便要黑下来,我呆不到十分钟,便下山而行。

我按记忆找着下山的路,山谷中回想着我穿着皮靴的脚步声,抬头望,天上圆月发出冰冷的光,山顶云雾缠绕,下着冷气。走到那个深潭前,我跨上一块山石,弯腰掬水喝,直中冰凉泌甜,索性抹了把脸,燥热的脸上立刻感受到了清凉。

很是遐意.不敢久呆,匆匆往回赶,二十分钟后终于走到了出口处,回来再望已看不到路了,先前的苍绿色只剩下漆黑的影子了。 管理员见我出来了,像是舒了一口气,“你胆子够大呢”。

我笑道:“一个人游山才好玩呢啊,没人打扰啊."回到车上,我带着一份对自然的敬畏,和人生的感悟,上了路。远离了静溢,又走向喧嚣,真的希望心依然平静。

木兰山游记 3月16日 星期六 天气晴 按照领导的指示11:40到总部集合,由于总部换了新的地址还是第一次去,到了理工大学西南门口赶紧给[舒马赫]打电话,站在西南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群中间还被[舒马赫]涮了一把,一会指东一会指西,结果就在我头顶看着我,而我抬着头以自己为原点转了好几个圈,估计行人以为我在流鼻血。 。

进入总部绿色的墙壁印入眼帘,好亲切和我房间一样的颜色,看到右墙壁整齐的挂着背包装备,突然觉得自己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拜见过所有前辈领导后我找了张凳子安静的坐了下来,看到[老大],[县长],[舒马赫],[野狼],[方丈]等前辈认真安排出行计划觉得心里很踏实,虽然是第一次真正参加户外活动,但对户外活动的计划严谨性,团体精神早有耳闻。 大概半个小时时间所有队友陆续到齐,有稳重的[桃子"],久闻大名的[老鼠],可爱的[小美女],[老大]钦点的[黑子](老大新的陪酒接班人)和[瑞丽]。

大家准备了一。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