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不收外界影响的诗句

1.描写不受外物影响的诗句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之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的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的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2.表示一个人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尘世影响词或成语

表示一个人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尘世影响词或成语:超凡脱俗 、心如止水、超然物外 。

1、超凡脱俗

[]拼音]:chāo fán tuō sú

[解释]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

[ 近义词 ]超尘脱俗

[ 反义词 ]俗不可耐、平淡无奇

[举例]王朔《给我顶住》:“是你把她抬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与尘世欢乐绝了缘。”

2、心如止水

【拼音】:xīn rú zhǐ shuǐ

【释义】: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出处】: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例句】:屡遭情变之后,她已然~,古井无波。

3、超然物外

【拼音】:chāo rán wù wài

【释义】: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出处】:宋·苏轼《超然台记》:“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予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例句】:这一种仪式既经举行,即倘有后患,各部都该负责,不能~,说风凉话了。

3.形容不受旁人干扰的成语

心如止水

(汉语词语)

编辑

心如止水,意指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语出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

中文名

心如止水

外文名

One's mind settles as still water

出 处

《祭李侍郎文》

注 音

xīn rú zhǐ shuǐ

释 义

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4.形容不论外界怎么复杂,但会坚持自我的诗句有哪些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竹石》

作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3.《题画竹》

清代: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4.《小松》

唐代: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5.《南轩松》

唐代: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