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财富的古诗词象以齿焚身,蚌以珠剖体。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齿:指象牙。焚:毙命。焚身犹言丧生。蚌(bàng棒):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软体动物,贝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产出珍珠。这两句大意是:大象由于牙齿贵重而丧命,蚌蛤因为可产珍珠而被剖体。“象以齿焚身”是由《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演化而来。贿,即财。晋国范宣子执政时很贪财,常要求诸侯给他送厚礼。郑国子产带信给他,劝他不要过分重视财物,钱财过多会招致毁灭性的灾祸。~两句比喻身边财富过多,就会招祸甚至丧生。 务本节用财无极。 《荀子.成相篇》 注:务本:古时经济以农为本,务本就是搞好耕、织这个根本。简释:务本节用,就是开源节流。一方面致力于生财的根本,努力创造财富;一方面有计划地合理消费,节约开支。这样,财富就会不断积累,无限丰富 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春秋·管仲《管子·牧民篇》不要担心天下没有财富,关键是担心没有人经营管理(而使得财富在无形中流失) 2.给孩子留下财富名言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权修》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 计深远。——《战国策.赵策》始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 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屈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 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 日之计在于晨--萧绎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 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论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 不知之是知也。——孔子《论语·为政》 3.表示"财富"的古诗词有哪些1.《咏怀》 年代: 魏晋 作者: 阮籍 昔闻东陵瓜, 近在青门外。 连畛距阡陌, 子母相钩带。 五色曜朝日, 嘉宾四面会。 膏火自煎熬, 多财为患害。 布衣可终身, 宠禄岂足赖? 2.《满庭芳·标格清高》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标格清高,性姿雅淡,群芳独步惟梅。当年秀气,付作此奇材。不逐东风桃李俗,冰霜里、弹压春回。还应是,崧神降瑞,屈指一阳来。文章,推大手,关征小试,暂费筹财。我殷勤为寿,起舞持杯。鹏翮抟风再整,南枝报、管占新魁。从今看,和羹大用,指日主三台。 3.《偈颂二百零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端公问处来,径直勿迂回。 善财处处逢弥勒,弹指作声楼阁开。 4.《偈颂一百零二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 有服药,甚功效。 不收肘后方书,不入神农本草。 善财采处不识真,文殊用之不得妙。 佛垄信手拈来,百病根源俱扫。 5.《满庭芳·无涯火院》 年代: 元 作者: 马钰 无涯火院,如牢如狱。气财酒色拘束。万苦千辛,来往波波碌碌。因悟回光返照,叹从前、冤苦不足。说不得,便放声痛哭,痛哭痛哭。今日十分识破,妻男是,冤家债主厮督。有甚因情,不可与他相逐。既没攀援爱念,觉心清、易调金木。神光灿,是大罗,仙福仙福。 4.关于“财富”的诗词1、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3、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 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6、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获得“财富”的途径: 每个人对财富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对于获取财富的途径也有这不同的看法。 人们应该在注重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倾向精神财富的获得。精神财富的获得的关键在于个人的本身素质,更重要的就是你如何运用本身具有的资源,又如何一步步扩展自身的优势,这些都要你有非同寻常的胸襟和眼光,而是否成功还在于以下七点: 1、最重要的就是人品。 金融投机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不道德的人没有承担风险的责任感。这样的人不适宜从事负责高风险的投机事业。 任何从事冒险业务却不能面对后果的人,都不是好手。 2、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 3、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犹豫。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取。 4、过犹不及,如果操作过量,即使对市场判断正确,仍会一败涂地。 5、承认错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只有知错不改才是耻辱。 6、人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完整,并由此影响事物本身的完整,得出与流行观点相反的看法。流行的偏见和主导的潮流互相强化,直至两者之间距离大到非引起一场大灾难不可,这才是你要特别留意的,也正是这时才极可能发生暴涨暴跌现象。 7、永远不要孤注一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