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陆游关于沈园的诗词1、《沈园二首(其一)》 宋代: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译文:城墙上的画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池阁亭台。 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在此曾见她的倩影如惊鸿飘来。 2、《沈园二首(其二)》 宋代:陆游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译文:离她香消玉殒已过去四十多年,沈园柳树也老得不能吐絮吹绵。 自身即将化为会稽山一抔泥土,仍然来此凭吊遗踪而泪落潸然。 3、《钗头凤·红酥手》 宋代:陆游 红酥手。 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 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译文: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 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莫,莫,莫。 扩展资料 唐琬与陆游 唐琬是陆游的第一任妻子,生得很漂亮,而且是当时有点小名气的才女。 和陆游感情非常好,但是她在家庭中的行为可能属于比较开明的一类,时常令婆婆感到不敬。陆游的母亲虽然经常抱怨和训斥她,但也还是能够容忍的。 但有件事情是她无法容忍的:唐琬婚后数年未育。她不愿意让儿子因为这个女人而绝了后。 当时,生育是家族的大事。陆游母亲以这个理由提出要休唐琬,无论陆、唐两家的谁,都觉得提不出很多有力的理由来反对。 最后,两人终究被迫离婚。 离婚后陆游先娶妇,新娘姓王,过门后很快生了孩子。 唐家愤愤不平,觉得不把女儿嫁出去,面子会失尽。于是将女儿嫁于当时也很有点名气的另外的一个文人。 这文人对唐琬很好。他是唐家的世交朋友,完全知道陆游的文友,对陆游比较钦佩,也很同情唐琬,想尽力令她幸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婉。 2.求陆游关于沈园的诗词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多波折,仕途坎坷,爱情生活也不幸。宋高宗绍兴十四年陆游与从小青梅竹马的表妹唐婉结为夫妻。婚后二人花前月下,感情弥深,功名利禄抛掷脑后。这些都引起陆母不满,觉得陆游应以仕途为重,光耀门庭,不应以儿女私情耽误了前程,屡劝无效,认为唐婉会把儿子的前程贻误殆尽,最后棒打鸳鸯。迫于封建礼教的压制,最后陆游不得以一纸休书结束了这一美满婚姻。十年后陆游在沈园借酒浇愁,偶遇唐婉与其夫君赵士程,如今已物是人非,当年的爱妻已如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真是千般柔情,万般情怀,不仅悲从中来,两行热泪凄然而下,奋笔在墙上写下千古绝唱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第二年春天,唐婉又一次来到沈园,看见陆游在墙上的题词,想起往昔二人一起吟诗作词,泪流满面,不胜心碎,不觉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晚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两阙词出自不同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沈园情梦。唐婉是一个极其重情的女子,与陆游完满的婚姻毁于世俗的风雨中,与陆游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感情世界的最深处,久久回味,难以忘怀。赵士程虽然重新给了她感情的抚慰,但已是曾经沧海难为水。自从看到陆游的题词,终日追忆似水的往昔,叹息无奈世事,抑郁成疾,在秋风萧瑟的季节化作一片落叶悄然逝去。只留下一阕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喟叹不已。此后,陆游北上抗金,想借此忘却与唐婉的凄婉往事,几十年的风雨生涯,唐婉也早已香消玉损,仍无法派遣心中的眷恋,63岁时又写下两首情词哀怨的情诗: 采得黄花做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他73岁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 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怀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浦龛一炷香。 七十五岁时,蒙受金紫绶还乡,浪迹天涯几十年,唐婉的影子始终环绕心头,常常在沈园幽径踽踽而行,追忆这深印在脑海中那惊鸿一瞥的一幕,不能胜情。写下“沈园怀旧诗"两首: 其一: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做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其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无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疑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是陆游怀旧的地方,也是伤心地,风烛残年的陆游虽不能亲至沈园寻觅往昔踪影,然而那次沈园偶遇,伊人那哀婉的眼神,多情而又欲言又止的模样,使陆游牢记不忘,81岁时又写下“梦游沈园”诗: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陆游晚年每年春上必到沈园凭吊唐婉,82岁又作悼念唐婉的绝句: 城南亭榭锁闲坊,孤鹤归来只自伤; 尘渍苔侵数行墨,尔来谁为拂土墙? 陆游85岁春日一天,由儿孙搀扶又至沈园,写下最后一首沈园情诗: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做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不久,陆游就溘然长逝。爱,为什么会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做土”、“红粉成灰”之后六十年里,还让诗人用将枯的血泪吟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的断肠诗句,唐婉若地下有知,今生亦足矣。人间的万事可以消磨殆尽,而情爱的清香却历久弥新。陆游与唐婉千古一爱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久久流传而不衰。 。。(百度知道) 望采纳! 3.描写“沈园”的诗句有哪些1、沈园二首 宋代: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2、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宋代: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田园乐七首·其六 / 闲居 唐代: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4、春中田园作 唐代: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5、田园乐七首·其一 唐代:王维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4.陆游所有的写给沈园与唐琬的诗词《钗头凤》: 其一: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其二:(唐琬作)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晚风干,泪痕残, 欲传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关于沈园的: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林亭感旧空回首, 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醉题尘漠漠, 断云幽梦事茫茫。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是我自己搜集的,了解陆唐的故事,这个视频是个不错的选择,里面也有不少陆游的诗词:/flash_show.php?id=65781 5.求陆游关于沈园和唐婉的诗词 千万不要有错别字 谢谢南宋山阴(今浙江沼兴)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阕《钗头凤》: 其一: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其二: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晚风干,泪痕残, 欲传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这两阂词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成年后,一夜洞房花烛,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从此,陆游、唐婉更是鱼水欢谐、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 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 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 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 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 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 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 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陆游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婉鸳梦重续、燕好如初。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 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 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同科 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 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 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 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 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 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 6.关于沈园陆游和唐婉的题词那座墙是后人仿照当时做的 不是那会留下来的 具体情况你可以看李元洛的《沈园悲歌》 天下的名园多矣,有的是帝王的禁苑,如北京的颐和园;有的是官宦的园林,如苏州的狮子林,或堂皇富丽,或典雅幽深,它们大都是以曲水平湖楼阁亭台的自然与人造的景观取胜。 而浙江绍兴东南隅禹迹寺南洋河弄内的沈园呢,它本来称为“沈氏园”,是南宋越中大族沈家的私人花园,它虽然不乏小桥流水林木假山等必具的园林之盛,但却是因杰出的诗人陆游的一曲悲歌而名动古今,历时八百余年而不废。这在中国的园林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异数,而为其他园林所望“园”莫及的了。 绍兴十四年也即公元一一四四年,年方弱冠的陆游和他的表妹唐琬成婚。一方少年才俊,诗情横溢,一方饱读诗书,秀外慧中;一方是绝世伟丈夫,一方为绝代好女子,何况他们原本青梅竹马,又复亲上加亲,从爱情的**、伦理之爱与审美之爱的三层次而言,他们本应该是天地间的绝配,是真正的所谓“天作之合”。 然而,他们不是生逢自由开放的现代,而是礼教森严的宋代,唐琬没有得到陆游母亲的欢心,被棒打鸳鸯而终告离婚。这一桩个人的哀史与痛史,最早见之于陆游之后不久南阳人陈鹄的《耆旧续闻》。 此书记载汴京故实及宋室南渡后名人言行甚多,其中就说“放翁先室内琴瑟甚和,然不当母夫人意,因出之”,并且记叙了陆游离婚后不久在沈园与唐琬邂逅,唐琬“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陆游悲怅交集,写了有名的《钗头凤》一词,“其妇见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阕。 未几,怏怏而卒”。虽然语焉不详,但我们仍然要感谢他为这一悲剧写出了最早而可信的剧情提要。 陆游之后数十年,周密在《齐东野语》中记载得更为具体详细:“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 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翁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至此,剧情提要已丰富为故事梗概。 不过,比周密大四十多岁的诗人刘克庄在他的《后村诗话》中,却向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令人分外怆然伤感的信息:陆游的老师是诗人曾几,曾几的孙子又受学于陆游。对陆游的《沈园二首》,刘克庄“旧读此诗,不解其意,后见曾温伯言其详”,“其详”的内容之一,就是没有他人所述的遣致酒肴互通心曲的细节,而是“一日通家于沈氏园,坐间目成而已”。 也就是囿于封建礼法,他们根本无法像现代人一样交谈致意,只能眉目传情,只好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陆游十八岁时认识曾几,自称学诗从认识曾几的那一年算起,删定旧作成《剑南诗稿》,第一卷第一首便是《别曾学士》,诗集中多次追述从曾学诗的经过,八十四岁那年还梦见曾几,《梦曾文清公》诗中就有“晨鸡底事惊残梦,一夕清谈恨未终”之句,而诗集中也有赠其孙曾温伯之诗。 曾几祖孙对陆游知之甚详也甚深,曾温伯所言,当得之于祖父和父亲的说辞,乃第一手材料,十分可信。“曾温伯言其详”,如此如此,更符合特定时代特定人物的规定情境,也平添了这一悲剧的凄怆色彩,可惜刘克庄限于诗话形式,同时也未能超前预见后人的好奇心态与求索心理,故记录得十分简略,语焉而不详。 如果是我,就会对曾温伯实行人钉人式的贴身采访,并且一一记录在案,写出详尽的对话录或访问记,让后世的读者一代代接力般地把卷捧读。 绍兴的沈园,我多年前来瞻拜过一次,写有《钗头凤》一文以记其事。 不久前一个秋日的午后,接过八百年前陆游递过来的诗柬与请帖,我又一次远从湘楚而至,旧地再游,重读那至性至情缠绵悱恻的往事,重温作者那刻骨铭心读者感怀不已的诗篇。 一跨进沈园的门槛,恍兮惚兮,我便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南宋。 园中有一泓宋代的池塘,沿岸杨柳依依,枝条垂拂,它们是想从水中捞起遥远的往事和丽人的倩影吗?园内枫叶流丹?叶已黄,红的仍然是她的心血黄的仍然是他的哀伤吗?题写《钗头凤》的那堵粉墙呢?世事沧桑,在陆游题壁之后,沈园多次易主,先变成了许氏园,后又成了汪氏的宅第。据陈鹄记载,淳熙间他弱冠之年来游会稽许氏园,看到壁间有陆放翁的题词,笔势飘逸,而数十年间“寺壁犹存,好事者以竹木护之,今不复有矣”。 陆游与唐琬相见于沈园并题壁,是在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春天,陆游时年二十七岁。“淳熙”,是宋孝宗的年号,从一一七四年至一一八九年,此题诗之壁犹在。 陆游六十五岁回到山阴故里,六十八岁来游沈园,时在一一九二年,他写了一首七律,为《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词一阕壁间。 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枫叶如丹?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从诗中看来,题词之壁四十年后就已非故物而成“坏壁”了,而陈鹄当时就说“今不复有矣”,我又到哪里去寻觅那原壁啊原壁,去摩挲顶礼放翁龙飞凤舞的手泽呢?不过,历史已非当年的原版,后人却可以复制,今日沈园正南的围墙边,。 7.沈园是那首词出现的场景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衰,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沈园位于延安路和鲁迅路之间,建于南宋期间。 提起沈园,人们首先会想到发生在这里的一个爱情故事和那首脍炙人口,传为绝唱的《钗头凤》词。如果不是因为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凄婉的爱情悲剧,也许它早已淹没在时光的烟水之中了。相传南宋年间,一个踌躇满志的诗人在此邂逅了他的前妻,一个美丽聪颖的女子,一个他一生中最为珍爱的人。他们就是陆游和唐琬。 十一年前,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夫妻,婚后俩人琴瑟甚和,情深意重,却由于父母之命,被迫分离。后唐琬改嫁赵士程,陆游再娶王氏。十余年后的一天,他们春游沈园,邂逅相遇。回忆往事,陆游无限悲戚,唐琬也感慨不已。正当陆游默然无语,暗自伤神之际,唐琬送来酒肴,款待陆游。陆游不禁往事重忆,百感交集,就提笔在一堵粉墙上题写了那首《钗头凤》词。唐琬见了不胜伤感,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而死。 唐琬去世后,陆游多次重游沈园,写了许多追念唐琬的诗句。由于封建礼教所造成的爱情悲剧,给陆游的心灵留下不可愈合的创伤,以致抱恨终生。他晚年每入城重游沈园,多有吟捅,以寄托追念唐琬之思。陆游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一生留下了9000多首诗歌。由于与唐琬、沈园的不解情缘,诗人留下了许多有关沈园、唐琬的动人诗作。从这些诗作中,我们可感受到诗人与唐琬之间感人之深的爱情。也使沈园由此而久负盛名。 8.关于 陆游《沈园葫芦池诗》陆游《沈园葫芦池诗》赏析 沈园,这座见证了陆游与唐琬当年爱断情殇的园林,亦因此成了江南千古爱情名园。 陆游《沈园葫芦池诗》用近乎白话一样的描叙,抒发自己的几多凄凉,几多悲怆:“可怜情种尽相思,千古伤心对此池。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 陆游是终老相思。开头一个“可怜”,一个“千古伤心”,直陈胸臆,道尽了陆游和唐琬的爱情悲剧性结局,遗恨千古,留恨千古。 “滴下钗头多少泪”,陆游的“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一曲《钗头凤》,八百多年来,倾倒过无数才子佳人、文人墨客,成为千古名篇。须知,这首“钗头凤”,其中蕴含着多少辛酸的泪水和无尽的悔恨! 葫芦池畔,杨柳依依,一池流水思悠悠,诗人低声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问竹、问梅、问荷、问草,皆不语。它们是和诗人一样悲哀,还是受到了诗人悲情的感染?草木皆悲,诗人更添一段情愁。 老陆可怜相思为唐婉,王氏可怜相思为老陆,好一个可怜情种尽相思! 随手编的,见谅啦! 只希望对你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