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生物的诗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你东南西北风.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鹧鸪 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 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 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 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 苦竹丛深日向西.鹦 鹉?裴夷直?劝尔莫移禽鸟性,?翠毛红嘴任天真.?如今漫学人言巧,?解语终须累尔身.见鹦鹉戏作?王安石?云木何时两翅翻,?玉笼金锁祗烦冤.?直须强学人间语,?举世无人解鸟言.《咏蚕 》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释]1、之:往.2、失:失群.3、渚:水中的小洲.4、矰:(zēng) [评析] 这是一首咏孤雁的诗,作者借此以喻自己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一联写同伴归尽,唯尔独去,写“离群”切题.二联写孤雁神态,先写失群原因,再写失群后的仓皇.三联写失群之苦楚.尽管振羽奋飞,仍然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四联写疑虑受箭丧生,表达诗人的良好愿望和矛盾心情.今人徐培均以为此诗“字字珠玑,没有一处是闲笔;而且余音袅袅,令人回味无穷,可称五律诗中的上品.” 《蝉》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注释]1、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2、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3、薄宦:官卑职微.4、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5、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评析]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咏物”佳绝.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释]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蝉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 2.通过描写动物植物来赞美春季或夏季的诗句有哪些春季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七》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高珩《春日杂咏》 夏季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拓展资料 春季:四季之一。从节气意义上讲,春季的开始是在立春(2月2日至5日之间),春季的结束在立夏(5月5日至7日之间)。在欧美,春季从中国的春分开始,到夏至结束。在爱尔兰,2月~4月被定为春季。气象工作者就研究出一种尽量符合自然景象的四季划分标准,以5天平均气温为标准,把冬季以后五天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时开始进入春季,当温度高于22℃时意味着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 夏季:夏季是一年的第二个季节,是四季之一。在大多数地区夏季是气候炎热、有可能缺水的季节,此外,由于夏季时北半球大部份学生都放暑假,因此也是相当旺盛的旅游季节。在北温带,气象意义的夏季为5月21日(小满)~8月22日(处暑);在南温带,气象意义的夏季为11月21日(北半球的小雪)~次年2月18日(北半球的雨水)。 3.形容“生物”的诗句有哪些形容“生物”的诗句有 1.《和中甫兄春日有感》 年代: 宋 作者: 王安石 雪释沙轻马蹄疾,北城可游今暇日。 溅溅溪谷水乱流,漠漠郊原草争出。 娇梅过两吹烂熳,幽鸟迎阳语啾唧。 分香欲满锦树园,剪彩休开宝刀室。 胡为我辈坐自苦,不念兹时去如失。 饱闻高径动车轮,甘卧空堂守经帙。 淮蝗蔽天农久饿,越卒围城盗少逸。 至尊深拱罢箫韶,元老相看进刀笔。 春风生物尚有意,壮士忧民岂无术。 不成欢醉但悲歌,回首功名古难必。 2.《游山步》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蹇驴渺渺过云边,旋了三生物外缘。 平日视家真逆旅,此行出户若登仙。 饥从野店烹葵饭,困就僧床借枕眠。 所恨暮年交旧尽,佳时无与共联翩。 3.《新年五首》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晓雨暗人日,春愁连上元。 水生挑菜渚,烟湿落梅村。 小市人归尽,孤舟鹤踏翻。 犹堪慰寂寞,渔火乱黄昏。 北渚集群鹭,新年何所之。 尽归乔木寺,分占结巢枝。 生物会有役,谋身各及时。 何当禁结弋,看引雪衣儿。 海国空自暖,春山无限清。 冰溪结瘅雨,雪菌到江城。 更待轻雷发,先催冻笋生。 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小邑浮桥外,青山石岸东。 茶枪烧后有,麦浪水前空。 万户不禁酒,三年真识翁。 结茅来此住,岁晚有谁同。 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 探春先拣树,买夏欲论园。 居士常摧客,参军许扣门。 明年更有味,怀抱带诸孙。 4.《寄题从兄坤载村居》 年代: 唐 作者: 李咸用 邻并无非樵钓者,庄生物论宛然齐。雨中寒树愁鸱立, 江上残阳瘦马嘶。说与众佣同版筑,吕将群叟共磻溪。 覆巢破卵方堪惧,取次梧桐凤且栖。 5.《哭玉碑子》 年代: 唐 作者: 卢仝 山有洞左颊,拾得玉碑子。其长一周尺,其阔一药匕。 颜色九秋天,棱角四面起。轻敲吐寒流,清悲动神鬼。 稽首置手中,只似一片水。至文反无文,上帝应有以。 予疑仙石灵,愿以仙人比。心期香汤洗,归送箓堂里。 颇奈穷相驴,行动如跛鳖。十里五里行,百蹶复千蹶。 颜子不少夭,玉碑中路折。横文寻龟兆,直理任瓦裂。 劈竹不可合,破环永离别。向人如有情,似痛滴无血。 勘斗平地上,罅坼多啮缺。百见百伤心,不堪再提挈。 怪哉坚贞姿,忽脆不坚固。矧曰人间人,安能保常度。 敢问生物成,败为有真素。为禀灵异气,不得受秽污。 驴罪真不厚,驴生亦错误。更将前前行,复恐山神怒。 白云蓊闭岭,高松吟古墓。置此忍其伤,驱驴下山路。 6.《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年代: 唐 作者: 刘禹锡 君言罗浮上,容易见九垠。渐高元气壮,汹涌来翼身。 夜宿最高峰,瞻望浩无邻。海黑天宇旷,星辰来逼人。 是时当朏魄,阴物恣腾振。日光吐鲸背,剑影开龙鳞。 倏若万马驰,旌旗耸奫沦。又如广乐奏,金石含悲辛。 疑其有巨灵,怪物尽来宾。阴阳迭用事,乃俾夜作晨。 咿喔天鸡鸣,扶桑色昕昕。赤波千万里,涌出黄金轮。 下视生物息,霏如隙中尘。醯鸡仰瓮口,亦谓云汉津。 世人信耳目,方寸度大钧。安知视听外,怪愕不可陈。 悠悠想大方,此乃杯水滨。知小天地大,安能识其真。 4.描写“动物植物来赞美春季或夏季”的诗句有哪些1、《游园不值》 作者:叶绍翁 (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轻轻地敲柴门,久久没有人来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2、《咏柳》 作者:贺知章 (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苏轼 (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5、《山亭夏日》 作者:高骈 (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译文:绿树蔽日,遍地浓荫,夏天白昼漫长。楼台影子,倒映池塘,宛若镜中美景。微风轻拂,水波荡漾,好像水晶帘幕轻轻摆动。满架蔷薇,艳丽夺目,院中早已弥漫阵阵清香。 5.描写夏天小动物变化的句子短句1、夏日,动物也耐不住了。小狗热得受不了了,吐出了粉红色的小舌头,知了也耐不住炎热,发出尖叫“知了、知了……”好似在唱着歌儿开着音乐会呢! 2、夏天的动物是生机勃勃的。小狗热得直喘气;知了热得直叫:“知了,知了!”在树上一动不动;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飞去,就像辛勤的园丁在采花粉;蝴蝶张开翅膀在花丛中飞翔,如同一只只小精灵…… 3、夏天的中午,它把眼睛眯成一条缝,趴在树下酣睡,我并不知道猫生下来就怕水,心里想:“温度这么高,它肯定很热吧,不如把它带到村边的小河里冲个凉吧!”也许是天气太热的原因,它乖乖的趴在我怀里一动不动,好像很舒服。来到河边,我把它放进清澈的河水中,它猛然清醒过来,抬起头,一条缝的眼睛变成了铜铃大小,它立刻从水中跳出来,跑道和中央的石头上,使劲甩了甩身上的水,用小爪子抹抹自己的脸,“喵喵”地叫着,好像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我想再次个它洗澡时,可它龇着牙,瞪着眼,警惕的瞪着我,然后三下两下跳上了对岸,一溜烟跑回了家。 4、夏夜,一切都显得朦胧、幽暗,似乎连空气都变得清馥馥的。……在豆棚瓜架,林下水边,在篱前的丛草里,流萤飞起来了:三三两两,忽前忽后,时高时低,那么轻悄、飘忽,好像一些看不见的小精灵提着绿幽幽的灯笼,飞来飞去,那美妙的形象和色彩,确实是迷人的。它们在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仿佛是一大队清幽的乐队,在那里奏着清幽的曲子它一扬一顿,甚至声音的长短,都像含着节拍似的。 5、小宝的身上长着长长的金色的毛,看起来很高贵。它长得高高的个子。它的眼睛圆圆的,像漂亮的黑宝石,它的鼻子一直都是湿漉漉的,感觉上面总是有水。它的耳朵大大的,像扇子是的,总是耷拉着。它的舌头总是伸在外面,尤其是夏天炎热的时候,它总是哈哈地、大口地喘着气,有时还把舌头伸出来放在地上,因为狗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散热的。它的腿很有力量,爪子上还有几个肉垫,中间是一个大的,还有4个小的,摸起来很有弹性,这样它走起路来一点都听不到声音。它的尾巴一边走一边摇,尤其是高兴的时候,尾巴就一直摇来摇去。 6、小宝的习性很特别。给它喂狗粮的时候,它总是狼吞虎咽地,恨不得一口全都吃下去。它喝水的时候,用舌头水舔来舔去,弄得满地全是水。它喜欢玩球,经常是一边撒欢地跑,一边用爪子拨弄小球,满处转悠,把我都弄得晕头转向了。它睡觉的时候就卧在阳台上,侧着脑袋,好像在做美梦呢。 7、小池塘的青蛙身体大部分是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