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中的安阳

1.宋词中三首安阳好的词

1.《送熊九赴任安阳》唐王维

魏国应刘后,寂寥文雅空。漳少如朝日,之子继清风。阡陌铜台下2113,闾章金虎中。送车盈灞上,轻骑出关东。相去千余里,西园明月同。

2.《登古邺城》唐岑参

下马登5261邺城,城空复何见。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城隅4102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3.《望江南安阳好》 宋韩琦

安阳好,形势魏西州,曼衍山川环故国,开平歌吹沸高楼,和1653气镇飞浮。回笼画陌,乔木几春秋,花外轩窗排远幽,竹闭门巷带长流,风物更答清幽。

4.《邺城》唐罗隐

台.上年年掩翠蛾,台前高树夹漳河。英雄亦到分香处,能共常人较几多。

5.《早发安阳桥》清仝轨

风吹残月远天西,细草平铺望欲迷。万柳压城城不见,长烟漠漠乱鸟啼。

2.韩崎诗词中说的安阳是否今日河南安阳

不是的。

因韩琦的籍贯在安阳,就把这首词叫《安阳好》,其实就是《望江南》。而《望江南》本名叫《谢秋娘》,系唐朝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而作的。

据唐朝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记载:始自朱崖李太尉镇浙西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

亦曰《梦江南》。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江南好》、《春去也》、《望江梅》、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

此词到了宋代开始改为双调,因韩琦之故,名《安阳好》,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但《白香词谱》却认为是因王安中词有“安阳好,曲水似山阴”句,故名《安阳好》。

3.赞美安阳的诗,词,曲,对联有哪些

上联:洹水悠悠名不虚

下联:三千年前是帝都

上联:中国文字博物馆

下联:世界遗产有殷墟

上联:老槐树旁天宁寺

下联:钟楼高阁文峰塔

《思安阳》

作者:张万立.

书童放学再放羊, 河边钓鱼野泳光。

暑假割麦学扬场, 喂马喂骡垫圈常。

骡粪出圈排车装, 一个下坡地头旁。

脸挂红汗献晨阳, 头脑清醒神气爽。

上学干活不闲长, 最忙还是爹和娘。

五彩童年留故乡, 重阳未到思安阳。

诗歌《我爱安阳》

我对西风犹整冠

爱日轻明新雪后

安能蹀躞垂羽翼

阳和二月芳菲遍

我言秋日胜春朝

爱把鸳鸯两处笼

安得春莺雪儿辈

阳和自态低回首

4.有关“大美安阳”的诗歌形的作文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家乡安阳,我是今天的小导游张嘉益,很高兴能带领大家来游览古都安阳,希望您在安阳游得尽兴、游得开心。

安阳史称相州、彰德,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她东接华北大平原,西依巍巍太行山。可以说我们安阳,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山水。

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写诗盛赞:“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安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景观,有“一片甲骨惊世界”的殷商博物苑,有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羑里城,有人文始祖二帝陵,有精忠报国的岳飞庙,有中西合璧的陵墓袁林,有中原新发现的魏武曹操高陵,还有位于安阳中轴线上的中国文字博物馆。

安阳又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有千山突兀,雄奇峥嵘的林虑山太行大峡谷,有夏季结冰,冬天桃花开的冰冰背,有山水一色的小南海胜景,有深谷幽远的黄华神苑、洪谷金灯,有柏门珠沼珍珠泉,还有被国际友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各位朋友,让我们一同走进千年古都,寻找“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去领略她那迷人的风采吧!

5.安阳的历史与历史人物

在安阳的故土上,发生过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家喻户晓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韩陵定国寺等等关于中华文化的伟大传说,都跟这个地方有密切联系。一 大禹治水 禹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创建者,但他在历史上最为人称道的事迹是治水。大禹治水的故事几千年来已家喻户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大禹治水给后世留下很多传世佳话,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的这种精神激励着世代的中华儿女,永远为人们所怀念。二 苏秦拜相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的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苏秦少时学习刻苦,后来拜鬼谷子为师,学习纵横术。学成之后,游说天下。经苏秦多年游说,终于说服六国合纵功秦。为了统一行动,六国任命苏秦为六国宰相。公元前333年,六国会盟于恒河,授苏秦六国相印,宣誓共同抗秦,这就是著名的苏秦拜相的故事。拜将台就在安阳市西郊,台高6米多,方圆约50米。三 西门豹治邺 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家,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无神论者。魏文侯在位时任邺(今安阳)令,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魏文侯时,西门豹任邺县令。他来到邺县,发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落。后来,他汇集地方上年纪大的人,问清楚情况,就有了后来的《西门豹》的故事(故事小学课文学过,这里就不再叙述)。

西门豹让老百姓开挖了十二条渠道,把黄河水引来灌溉农田。从此,邺县又恢复了生机,西门豹也因此名闻天下。四 岳母刺字 岳飞,安阳人,字鹏举,南宋初期著名的抗金将领。青年时代,岳飞目睹了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立志收复故土,统一祖国。1140年,高宗派抗金老将韩世忠、岳飞抗击金国,并取得几次胜利,失地相继收回。岳飞乘胜追击,一直进入中原之地。就在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转机时,南宋朝廷给岳飞下了“十二道金牌”,下令撤军,可一回到临安,岳飞就以“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杀害。岳飞死时年仅39岁,实在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遗憾。岳飞死后,歌颂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流传开来。

相传,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将此篇文章设为精华文章

6.我国古代以安阳为建都得朝代有哪些

商朝的都城 商王盘庚自奄迁都于殷,安阳遂为殷商国都。

殷商王朝,在此历8代12王。周灭殷后,分畿内地为3国,安阳隶属卫。

魏文侯七年,建都于邺,以西门豹为邺令,安阳为都畿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称东阳。

战国时,秦昭襄王五十年为安阳,安阳之名始见史册。秦始皇统一六国,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

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邺。隋大业元年,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

唐高祖武德元年,复改魏郡为相州。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

金章宗明昌三年,彰德升为府。明、清亦称彰德府。

民初,沿清制。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