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小题1:词的上片通过对往事的追忆,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对幸福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小题2:全词表现出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对幸福的追求、向往、期盼到怨恨、悲伤、懊悔的心理转变,表达了对爱情生活中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和背叛爱情的负心男子的谴责与批判。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赏析的题目,首先写出上面的内容,和人物形象特征,然后是手法,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是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描写,本词上片主要是女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形象是追求爱情的幸福,手法主要是动作、心理描写,抓住词中的“记得”“攀”“执手”“卜”“寻”“争先去”等关键词语。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和主旨的题目,女主人公心态的变化从词中的词语“执手”“暗卜”“双朵”可见对爱情幸福的向往,从下片词中“相辜负”“轻拆轻离”“诉”“空”等词语可以看出爱情的追请落空内心的失落、懊悔、怨恨,情感主要是对女子的同情和对男子的批判。 2.关于卷珠帘的诗词卷珠帘/蝶恋花 [宋] 张元干 祥景飞光盈衮绣。流庆昆台,自是神仙胄。谁遣阳和放春透。化工重入丹青手。云璈锦瑟争为寿。玉带金鱼,共愿人长久。偷取蟠桃荐芳酒。更看南极星朝斗。 卷珠帘/蝶恋花 [宋] 魏夫人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摸鱼儿·卷珠帘 [宋] 赵崇嶓 卷珠帘、几番花信。轻寒犹自成阵。一年芳事如朝梦,容易绿深红褪。寒食近。惟自有、断肠垂柳禁春困。琐窗深静。悄叠损缕衣,凝尘暗掩,金斗熨清润。章台恨。准拟芳期未稳。旧游细把重忖。鉴鸾钗凤平分久,留取年时心印。谁与问。待试写花笺,密寄教郎认。妒香怜粉。欲写却还羞,轻颦浅叹,字字揽方寸。 3.您好卷珠帘·蝶恋花 卷珠帘·蝶恋花 词牌名 代表作·宋·张元干 祥景飞光盈衮绣。 流庆昆台,自是神仙胄。 谁遣阳和放春透。 化工重入丹青手。 云璈锦瑟争为寿。 玉带金鱼,共愿人长久。 偷取蟠桃荐芳酒。 更看南极星朝斗。 卷珠帘 魏夫人 魏夫人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4.蝶恋花 赵令畸 古诗词赏析 山西太原一模蝶恋花赵令畸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注:①止:通“只”。 ②沉烟:点燃的沉香。③恼:撩惹。 ④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1.结合词意,简要赏析“啼痕止恨清明雨”一句。 (5分)2.全词表现了词中人物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几朵残存的红杏,依稀还带着雨痕,就像啼哭的人儿一样,正在憎恨那残酷无情的清明雨。 (1分)这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借花写人,(2分)写出了词中人物对青春将逝的感伤之情。(2分)2.①感叹青春将逝之情(或:伤春惜春之情),如“啼痕止恨清明雨”写惜春伤春之情;②孤独寂寞之情,如“人在深深处”和“尽日沉烟香一缕”写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③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如“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写出对远人的思念。 二:① 止:犹“只”。② 沉烟:点燃的沉香。 ③ 宿酒:昨蜍所饮的酒。恼:撩惹。 恼破:恼煞,极尽烦恼。④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1、结合词意,简要赏析“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两句。(5分)2、全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多少?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被这清明时节的细雨(打落)。(2分)这两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2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对雨打花落、春之将逝的感伤之情。 (1分)2、(1)感叹青春将逝之情(答惜春伤春之情亦可)。如“啼痕止恨清明雨”,借写清明雨打落红杏,含蓄地表达对美好的时光易逝的嗟叹。 (2)孤独寂寞之情。如“人在深深处”,写主人公一个人在深闺闲居,“尽日沉烟香一缕”写整日对着一缕袅袅沉香出神。 (3)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如“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主人公只好空对屏风怅望,而小巧的画屏上画的正是爱人所去的西江之路。 (感情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每点2分,共6分)注释①不卷珠帘:王昌龄《西宫春怨》:“西宫夜景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②人在深深处:语出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③红杏枝头花几许:化用宋祁《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句。 ④啼痕:泪痕,此指杏花上沾有雨迹。止恨:只恨。 ⑤沉烟:点燃的沉香。⑥宿酒:隔宿之酒,即昨晚睡前饮的酒。 ⑦恼:撩惹。⑧飞燕又将归信误:古有飞燕传书的故事。 ⑨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参考译文想要脱掉厚重的外套,怎奈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寒气尚未完全消歇。 门上的珠帘懒懒地垂着,闷在闺阁深处的人儿,实在是无心卷起帘儿,就这样独自闷坐在家中。余寒未消,那枝头的杏花,又能绽放得了多久?深闺思妇的青春就如这凋零的杏花一般,韶颜易逝,红颜不觉已老,清明的雨淅淅沥沥,淋雨的花瓣儿就像那花儿啼哭的泪痕。 她惆怅难安,不由得怨恨起这不眠不休的细雨来,恨它过于无情,寒气袭人,苦雨摧花。昨夜借酒浇愁以忘忧,宿酒过量而醒来很迟。 酒醒后的她,终日只有一缕沉香相伴。本已百无聊赖,她又被这恼人的天气撩得愈发心烦意乱。 空中有燕子飞过,她不禁欢喜雀跃,以为传来了夫君归家的喜讯,谁知却是空欢喜一场,着实让人烦恼难堪,她不由将一腔恼怨都发向飞燕。这莫名的怨恨正表达了她对离人的深切相思。 她想象着离人在异乡的种种来排遣寂寞,就像他仍在自己身边一样。【译文】 想要减掉罗衣,可是寒气还没有退去。 珠帘也无心卷起,一个人在深闺中闲居。红杏枝头的花不知还剩多少?美丽的面庞尚有啼痕,只恨被这清明时节的细雨(打落)。 终日无聊闷坐,看着沉香的轻烟一缕。昨夜喝闷酒而大醉,今早醒来得太迟。 被惜春的情怀所困,心中充满了愁绪,飞回的燕子又耽误了带来回信,我泪眼凄迷,呆呆地望着小巧的屏风,那上面画的是遥远的西江的水路。作者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 宋太祖次子燕王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 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 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绍兴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 赏析《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是北宋词人赵令畤创作。这首词描写春日闺中怀人。 全词情测缠绵悱恻,造语却深婉空灵,意象迭起,境界迷潆.细腻地传达了思妇内心复杂的情感起伏。首句别开生面,不以景语起兴,而纯以陈述语气,描写闺中女子心绪:“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寒未去”说明此时尚是早春,春寒料峭,乍暖还寒。受天气影响,女子的心情必定也起伏无常。 “深深处”点出女子忧闷之深,渲染出一种深重、孤寂的氛围。“不卷珠帘”的原因,可能是女子愁绪萦怀而心生恹懒;也可能是她害怕卷起珠帘之后,望见满目春色,更添愁绪。 愁之深沉难去,可见一斑。春来,百花盛开。 本来是春光骀荡,美景无限,“红杏枝头花几许?”红杏满枝,繁花怒放,可是她却想到,它究竟能开多久呢?“惜春长怕花开早。”既盼又怕,对花是如此,对自己的青春又何尝不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