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少女活泼的古诗句1、《采莲曲》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译文: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2、《点绛唇·蹴罢秋千》宋代: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译文: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 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 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3、《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清代:纳兰性德惊晓漏,护春眠。 格外娇慵只自怜。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译文:窗外屋檐在滴水,在演奏着大自然的鸣奏曲。滴滴答答,那是春天的声音。 这一首新曲,是谁谱就?每一个少女,都是一本唤不醒的日记。因为春暖花开,因为有些事情,她们喜欢少女闭上眼睛。 满脸的睡意,也是芳龄十八岁,无法抗拒。还是起床吧。 先打开你的眼睛,她的眼睛,万物已为我备好,少女的眼睛才缓缓打开。趁着明媚春光,和园中的花朵都打声招呼。 告诉她们不能贪睡,要早些开放。推开碧纱窗,让那古琴的琴声再优雅一点,飘得再远一点?4、《南乡子·乘彩舫》唐代:李珣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译文:乘着五彩画舫,经过莲花池塘,船歌悠扬,惊醒安睡的鸳鸯。 满身香气的少女只顾依偎着同伴嫣然倩笑,这些少女个个姿态美好,她们在娇笑中折起荷叶遮挡夕阳。5、《南乡子·画舸停桡》五代:欧阳炯画舸停桡,槿花篱外竹横桥。 水上游人沙上女,回顾,笑指芭蕉林里住。译文:彩饰的小船停下船桨,槿花篱笆外,横着一座小竹桥。 水上的游人问沙岸上的姑娘家住何处,(姑娘)回过头来,笑着指向芭蕉林深处。 2.形容女子 性格 的诗句貌美如花 窈窕淑女 清水芙蓉 绝代佳人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环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长恨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平词》其一 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浣纱石上女》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 词语:小家碧玉,大家闺秀,秀外慧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秀色可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千娇百媚,如花似玉,眉似远山,眼如秋水,唇如涂朱,顾盼生辉,霞裙月帔,楚腰卫鬓,吹气胜兰,蛾眉曼睩,皓齿明眸,皓齿青蛾,柳腰莲脸,雾鬓风鬟,婉兮清扬,眉清目秀,语笑嫣然,花容月貌,艳如桃李,冷若冰霜,楚楚可人,亭亭玉立, 3.形容“女生开朗”的古诗有哪些1、《有女同车》 先秦:佚名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2、《听张立本女吟》 唐代: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3、《蝶恋花》 宋代:欧阳修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 4、《巴女谣》 唐代:于鹄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5、《越女词》 唐代:李白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4.描写女子性格的诗句.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2.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3.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4.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5.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6.翩若惊鸿,婉若游龙7.美人既醉,朱颜酡些8.冰肌自是生来瘦,那更分飞后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1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1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13.届笑春桃兮,云堆翠髻;唇绽樱颗兮,榴齿含香14.娴静犹如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扶柳15.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16.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17.芳容丽质更妖娆,秋水精神瑞雪标18.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1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0.花心定有何人捻,晕晕如娇靥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22.脉脉眼中波,盈盈花盛处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5.君还知道相思苦,怎忍抛奴去26.不辞迢递过关山,只恐别郎容易、见郎难27.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28.芸芸众神赞,飘飘仙子舞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30.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31.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32.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33.柳腰春风过,百鸟随香走34.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35.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36.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37.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38.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39.温柔几许缘何散,爱恨声声怨40.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41.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42.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43.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44.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45.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46.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4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48.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49.荣曜秋菊,华茂春松50.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51.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52.爱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53.羡彼之良质兮,冰清玉润54.美彼之态度兮,凤翥龙翔55.慕彼之华服兮,闪灼文章56.其静若何,松生空谷57.其艳若何,霞映澄塘58.其神若何,月射寒江59.纤腰之楚楚兮,回风舞雪;珠翠之辉辉兮,满额鹅黄6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61.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62.柔桡轻曼,妩媚纤弱63.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64.顾盼生辉,撩人心怀65.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66.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67.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68.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 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69.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70.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71.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72.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73.翩若轻云出岫,携佳人兮步迟迟腰肢袅娜似弱柳74.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75.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76.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77.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78.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鸿波79.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80.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81.共道幽香闻十里,绝知芳誉亘千乡8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8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84.有美一人,婉如清扬85.【穆】然回首,【婷婷】玉立86.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87.灿如春华,皎如秋月88.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语离情翠黛低8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90.盛服浓妆韶颜雅容9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92.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93.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比春“红”9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95.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96.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97.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98.螓首蛾眉,巧笑倩兮99.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100.静若处子,动若脱兔101.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102.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103.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两颊笑涡霞光荡漾104.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105.丽质仙娥生月殿106.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107.满搦宫腰纤细,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举措多娇媚108.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5.形容开朗的诗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夏花之绚烂,秋叶之静美 表达豁然开朗的诗句,比如: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豁然开朗后而劝学) 3.“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后有所领悟,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4.“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形容经人一点拨,顿时豁然开朗的诗句) 表达豁然开朗的词语 比如:室始洞然、洞若观火、洞开、别有洞天。 6.描写女生活泼的句子有哪些1. 姐妹俩手拉手跳着,笑着,花裙子迎风摆动,活像一对活泼、愉快的花蝴蝶。 2. 你看,她那明亮的大眼睛,那天真活泼的笑脸,多么像一株茁壮成长的向日葵呀!她那红润润的圆脸蛋,像溢满浆汁的苹果。 3. 她高兴得嘴角上翘,变成一弯月牙儿。 4. 她的眼睛里有了神采,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似乎也蓄满了笑意,连一举手一投足都带着一种轻快的节奏。 5. 她的眼睛、眉毛乱动,得意得像是在他脸上跳舞。 6. 她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就像山坡上绽开的山丹丹花一样。 7. 那姑娘脸上冷不丁地绽出了笑意,满脸绯红,像一朵醉了的芍药花。 8. 在黎明的亮光中,我看见他那孩子气的面孔,因激动而像火一样的红润起来了。 9. 像是喝了清醇的酒,嘴角也露出了笑。 10. 她高兴得嘴角上翘,变成一弯月牙儿。 7.形容“开朗”的诗句有哪些1. 南国多佳人,莫若大堤女。玉床翠羽帐,宝袜莲花炬。魂处自目成,色授开心许。迢迢不可见,日暮空愁予。——张柬之《相和歌辞。大堤曲》 2. 开心暖胃。最爱门冬水。欲识味中犹有味。记取东坡诗意。笑看玉笋双传。还思此老亲煎。归去北窗高卧,清风不用论钱。——杨无咎《清平乐》 3.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4.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向来吟橘颂,谁欲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5. 万里飘零十二秋,不堪今倚夕阳楼。壮怀空掷班超笔, 久客谁怜季子裘。瘴雨蛮烟朝暮景,平芜野草古今愁。酣歌欲尽登高兴,强把黄花插满头。——殷尧藩《九日》 6.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7. 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杜审言《重九日宴江阴》 8. 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苏轼《行香子》 9. 大华积秋雪,禁闱生夜寒。砚冰忧诏急,灯烬惜更残。正遂攀稽愿,翻追访戴欢。更为三日约,高兴未将阑。——吴融《和诸学士秋夕禁直偶雪》 10.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李世民《仪鸾殿早秋》 8.描写孩子活泼可爱的诗句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儿童的诗句:“童子佩觿”(《卫风·芄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之一.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论是涉及儿童的诗句,还是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富有诗意,颇具童趣.涉及儿童的诗句,出色的有: 宋·叶绍翁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以儿童挑灯篱边捉蟋蟀的无忧无虑反衬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 宋·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 清·高鼎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拿放纸鸢上蓝天的活泼儿童来衬托春光的明媚.这些涉及儿童的诗句,在全诗中主要起衬托作用,诗中的儿童尚不能算是主角. 南宋·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儿童的心理也更为传神,儿童在诗中已成为主角.这里,诗人借儿童扑蝶、蝶戏儿童的描写,使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谓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唐·施肩吾的《**词》:“**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寥寥数语,便使一个弄巧成拙、天真烂漫的**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明·毛铉的《**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写**学小姑成婚时拜堂,既知“着新衣”,又知“羞见人”,并懂得以“双手结裙带”来掩饰自己的羞态,就使一个情窦初开而稚气未脱的**形象栩栩如生.这两首诗都是以儿童的稚态见其童心.唐·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前两句,着重写牧童的神态,突出一个“傲”字;后两句,突出一个“智”字,也即其“傲”的资本:既能驱牛耕田,又会吹笛.显然,此诗是以儿童的傲态见其智心. 唐·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农村男孩学钓鱼,突出“专心”二字,他怕“鱼惊”,专注于钓,其“侧坐”、以草隐身的形态显得天真、机灵,而“路人借问”、他“遥招手”而不应答的细节则使此儿童应急的情态更为逼真如画,个性也更为鲜明.这首诗可谓以儿童的智态见其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