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 楼 台 的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 崔颢《黄鹤楼》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 杜牧《遣怀》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唐 杜甫《登岳阳楼》 何人为依东楼柱,正是千山雪涨溪。——唐 杜牧《寄题宣州开元寺》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唐 李白《游金陵凤凰台》 松寺曾同一鹤栖,夜深台殿月高低。——唐 杜牧《寄题宣州开元寺》 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是哪一首古诗词中的诗句应该是出处 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范仲淹是宋朝时的一位政治家、文学家,他学问很好,能诗能文。他写的《岳阳楼记》十分著名,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 范仲淹曾多次在朝廷担任要职,也曾镇守过地方。有一段时间,他镇守杭州。任职期间对手下的人都有所推荐,不少人得到了提拔或晋升,大家对他都很满意。 这时候,有一个叫苏麟的官员,因担任巡检,常常在外,却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当他见到自己周围的同事,无论职位比自己高的、低的都一个个得到了升迁,而自己却没人理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担心自己一定是被这位范大人遗忘了。怎么办呢?直接去找范大人吧,是去争官位,又不便说。不说吧,心里又很不平衡。为此,他心情非常沉重。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委婉的办法来,这就是写首诗去向范大人请教,实际上去提醒他:千万别忘了自己!想到这里,苏麟高兴起来,他赶忙拿出纸认真地写了首诗,并将诗句呈给了范仲淹,很虚心地请他赐教。 范仲淹读着苏麟的诗,很快就会意地笑了。他吟诵着诗中的“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诗句,完全懂得了苏麟的言外之意。是呀!怎么能把他忘了呢?很快,苏麟得到了提拔。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这两句诗写得很含蓄,它借自然景色来比喻因靠近某种事物而获得优先的机会。范仲淹很有学问,一看这诗句自然明白了苏麟的心思。 这两句诗后来就流传开了,经过压缩也形成了成语“近水楼台”,不过有了些贬义。它往往用来讽刺那种利用某种方便而获得照顾,率先牟利的情况。在流传中“易为春”也常常写作“早逢春”。 3.近水楼台先得月相似的诗句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易为春 [后世演变为“易逢春”、“早逢春”] 一、“近水楼台先得月”出自宋.苏麟的《断句》。意思是——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 二、附原文如下: 断句 宋.苏麟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译文: 靠近水边的楼台(因为没有树木的遮挡),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光照自然好得多,所以发芽就早),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4.有没有关于溪水,楼台,飞禽的成语,古诗,名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 【长恨歌】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 【黄鹤楼】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王维 【清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鸠占鹊巢 鸦雀无声 鸿鹄之志 莺声燕语 鹏程万里 飞禽的成语 琼楼玉宇 楼台亭阁 玉阶彤庭 楼台的成语 波光粼粼 碧波荡漾 掸贰侧荷乇沽岔泰唱骏 万壑争流溪水的成语 其实古诗和名句的差不多的,很多人都拿一些古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本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是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对朋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 5.描写夜晚水中的星空倒影的诗句1. 光照在波纹细碎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亮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锻。 2. 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碧绿的树。 3. 有诗赞曰“晋祠流水如碧玉”,我看这春雨池并不逊于难老泉:泉水是流动的,很难凝成一块碧 玉,而这池水却静静的,柔和而美丽,如一块翡翠。 4.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 ) 译文: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6.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7. 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宋代:柳永) 译文:水边荷叶菱角,汀洲杨柳飘絮,水面上倒映着拱桥的身影,小舟飞快地前行,游人聚集在一片湖光山色里。 |